
《老街口》,马文秀 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诗集简介:
马文秀诗集《老街口》2023年10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该社“美丽中国”系列。长诗《老街口》以百年藏庄的保护与藏文化的传承为叙述核心,选取了不同的横断面,以历史故事及人物、藏庄风物及民俗等为内容。
诗人探访“百年藏庄”塔加村,立足“街口”,从“街口”往里走,探索塔加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从“街口”往外走,探索塔加村的发展变迁及其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老街口》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2023年度“十佳华语诗集”、2023李白诗歌奖新锐奖,是一部自然与社会、现实与心性、情感与理性浑然融合的优秀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以诗性之思把握历史大题材的开拓精神。
名家推荐:
诗人马文秀克服种种困难,以诗人的身份,深入塔加村这一座百年藏庄,像一个探险家一样,探访这个村庄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变化,以锐利的目光,发现历史赋予这个传统村落不一样的深厚文化内涵,将一部长诗《老街口》献给青海这片高天厚土,的确令人敬佩。通过诗人的目光,我们透视到高原的神秘,探寻到藏族人民深刻的生命观和历史观。
——吉狄马加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马文秀以“百年藏庄”为母题创作出这部长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新生代诗人在长诗创作领域的空白。她精心布局,以诗人的身份进入塔加村,寻找历史赋予传统村落深厚的文化内涵;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想象,在虚实结合中呈现出古村落的原始性与神秘性,同时展现出丝绸之路南道曾经的繁荣。
——叶延滨 《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
马文秀的《老街口》深入塔加村这一百年藏庄,以锐利的目光、细腻的感触发掘这一西部传统村落的原始性、神秘性及历史文化内涵。诗集展现出历史的、女性的、文化的书写视角,是近年来新边塞诗歌、尤其是西部长诗写作里的重要成果。
——王山 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文秀作为女性诗人,书写诗史很难得,体现出她的抱负和雄心。《老街口》的写作颇具有创造力,读来让人欣喜。马文秀用一首长诗书写一座村庄,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呈现活灵活现的百年藏庄塔加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她对生活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写作视野的开阔。
——李少君 《诗刊》社主编
马文秀有当代年轻人的感受力、独特的感染力,她的行吟诗史语调很有时代感。《老街口》中有关西部历史、西部风景的想象性抒情,开启了当代诗歌的思考,带给读者很多启发。长诗将历史悠久感、民族文化、信仰神秘性、生活的温度,在独特的叙述语气中融合一起,聚焦藏族元素、民风、民俗、人情和当代生活,很有电影镜头感。马文秀对长诗写作有很强的架构能力,全诗设计108节很巧妙,也符合藏民族传统村落民族特点。
——孙晓娅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者简介:马文秀,回族,1993年生,青海民和人,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社会活动部主任,曾参加《诗刊》社第39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雪域回声》《老街口》《照进彼此》《三江源记》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俄、韩、阿拉伯等多国文字。曾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2023李白诗歌奖新锐奖等奖项。

迁徙:祖先预留给勇者的勋章
马文秀 /诗
1
一场迁徙,立于青藏高原
讲述雄浑壮阔的天地之美
他们穿越山川河谷
一路前行
迁徙吧!
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迁徙
迁徙到骏马的天堂
与日月同辉
迁徙到炊烟自由升腾的地方
让每家每户
拥有人间烟火味
扶老携幼,参与一场
史诗性的活动
毫无波折的记忆没有色彩
年老后更不值得回味
迁徙不再是逃难与角逐
而是与命运的对抗
战马奔腾,焦渴难耐
却来不及饮一 口路边的溪水
铠甲之下
五脏六腑已裂成一束牡丹
藏着未说出口的爱
和来不及绽放的华丽
迁徙的将士
仰起头颅,让汗水顺着
脖颈流下,他们明白
行走就是力量
一步一步留下清晰的足迹
2
翻开陈旧的史册
浩浩荡荡的骏马
以纵横驰骋的雄姿
站立在世界屋脊
再多的苦难一一被淡化
高原一场又一场的风暴
无法阻止迁徙的队伍
男女老少穿越洁白的雪山
在灵动的牧草间载歌载舞
群山阻隔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
吐蕃铁骑
像咆哮的雄狮
将胸腔的热血
洒向干枯的大地
让每一条河流清醒
不停地奔腾
奔腾!奔腾!
让所有的喧嚣在电闪雷鸣前
沉寂
让战马立于悬崖边
向对岸的群山举杯
浊酒一杯,足以咽下所有的
惊险与艰难
4
肌肤是铺开的纸张
记录一生的起伏
五官的走向
暗藏着一生的运势
吐蕃后裔从祖先脚下启程
游走四方的那一刻
太阳已在暗中开启
智慧之眼
目视所走的每一步
行走的轨迹
在行吟诗人的诗句中
起承转合,荡气回肠
也在行走者的心间
翻滚成思念
愈加强烈,无法割舍
迁徙的路途中,弯刀长剑
成了胆量的象征
路途再艰辛,足以考察
一个男子的气魄
跨过泥泞的黑夜
绕过高寒地区强气流的冲击
他们一路打探并记录着
散落各处的青藏文化
多年来,文化丰盈了精神
成为引领他们前进的灯塔
5
丝绸之路的南道
独霸史册的风水宝地
来往的骆驼,成了
迁徙时心中燃烧的图腾
在沙漠中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
用骆驼打赢的战役
已被史册轻轻拂去灰尘
在横撇竖捺间加上书名号
整齐摆放在历史教科书中
古往今来,功名流淌在青史中
映照出奋斗者的伟绩
唯有战役决定
胜负的时代
多少豪情壮志,已化成
攀缘而上的青烟
在空中走出驼队的步伐
6
属于沙漠的图腾——骆驼
带着先祖阿米仁青加
这位“最后”的吐蕃大将
在沙漠戈壁间
走出心中的那片绿洲
我想,有那么一瞬
沙漠尽头,他转身
听到天空的挽留
不禁,轻叹一声:
挣扎、奔波、劳苦、欢乐……
这些迁徙的符号
不也正是所有出生与死亡
最美的诠释吗?
沙漠之舟也曾是一条
流淌战士热血的长河
而今天却被烧成
一片火烧云的形状
奔腾、奔腾,纵使千万滴汗珠汹涌
也不及被淹没的马蹄声
7
遥望荒沙大漠
孤独渐浓,升腾到胸口
任由,驼铃声
和成无名的绝唱
渐渐遗忘远去的脚印
驼队以鹰的目光为坐标
向前、向前……在胸口默念
忽略身后追赶而来的烈日
吐蕃后裔的英勇
挥洒一路
征服了骆驼、牦牛、马匹……
应有的桀骜
从荒漠到达绿洲
在塔加村的村口
征服一只守护村庄的雄鹰
并在太阳的指引下
在山坳处,埋下决心
守护世代子孙
做高原忠诚的守护者
8
站在老街口回望
历史比记忆更加牢固
迁徙的使命
印在阿米仁青加的额头
试想,他跨上马背
紧握缰绳
旋风般的铁蹄
踩着鹰的足迹驰骋于苍穹
奔波天地间
汇集日月与尘土间的精华
此时,透过彼此的光芒
将爱映射到花草树木间
此处的山水透亮无比
那就在这北纬选一处
繁衍之地
放下所有的遗憾
天亮前,让尘世的烦扰
从子孙脚下滑过
等到他们一睁眼
便可享受到化隆山水
给予的恩泽
9
英雄的奔波
掠过火焰,闪现诗意
诗句中起伏的情绪
记录了他们的行迹
数年的迁徙,就此停下吧!
就算是在太阳落山前给自己
最好的回答
阿米仁青加翻腾在马背上
一抬头,瞥见了
踩着火烧云而来的祥瑞
沃土何在?只在马蹄下
他对准火烧云,跺了跺脚
山水化隆,宝地也
他以此生的英勇和智慧
作为赌注
命令将士们
停止迁徙
一壶烈酒下肚
卸下疲惫,踏乐而舞
任由靴子敲击出胜利的乐章
牦牛舞、狮子舞、鼓舞、谐钦……
隔着兽皮,舞吉祥
曲子在半空各色旗帜间缭绕
这一刻,他兑现了将领们的生死盟约
划分领地、牛羊以及500 峰骆驼
一条迁徙之路
在这里成了繁衍生息的沃土
一切奔波,终逃不过宿命
10
拿起史册,轻轻翻到
吐蕃后裔到达
雪域高原的这一页
祖先的坚韧稳稳立于
白纸黑字间
得知祖先的事迹
已被写成一部史书
前来寻根的子孙
络绎不绝
他们翻阅、精读
生怕纸张一颤,错过
祖先英勇的身姿与雄伟的气魄
聚精会神,仿佛此刻
他们在纸上
看到了翻山越岭的身影
翻阅一页,血液更加滚烫
合上书,年轻的扎西
面对风雪,不再躲闪
挥舞起牦牛鞭子
马背开始滚烫
似乎此时他正在征战沙场
等待吹响胜利的号角
他驱赶遍地盛开的牛羊
将满腔的热血甩向空中
发誓要燃烧头顶最美的一朵云
他怒吼:
宿命是牢笼,挣脱后
便能找到祖先预留给勇者的勋章
节选长诗《老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