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其人
文/昭云介迢
听说小风如今躺在床上,除了脑血栓后遗症外,还增加了别的病症,疼的日夜呼号,既没钱医治,甚至连个看护的人也没有。好在他还有一个儿子,现在放暑假了,能给他端点汤水,算是能给他弥留之际的人生,留一点世道人情。
对于小风不到五十岁年纪,已经口不能言、饱受病痛熬煎,甚至可能命不长久,有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却少有的没有多少唏嘘同情,反而心底里生出一句话:“报应不爽,有早有迟而已。”
年轻时候的小风,看似文静,长得也算是白面书生一表人才,而且也确实曾经日进斗金意气风发,只是做的事情让我们觉得太离谱,他把“伤天害理”这四个字几乎是演义的淋漓尽致。他的风光曾经让无数人迷茫:难道世道真的变了,有钱就有一切?如今我必须写出来,希望所有的人都知道,有钱真的不等于一切。敬畏天地、修养品德永远是我们的幸福的保障。伤天害理,只能是自己遭殃。
小风也是70后,农村人,小时候家里很穷。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的土坯房几乎都翻盖了大瓦房,他们家是最后一批翻盖红砖瓦房的,还没有院墙,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去他家里玩是最方便的。
个子不是很高的小风却很有女人缘,初中毕业的文凭,却有一个女同学小卉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这遭到了小卉家庭的强烈反对。毕竟小风那个没有院墙家徒四壁小偷都不敢去的家,在附近几个村庄都已经算是垫底的了。
可小卉却像着了魔一样,非要跟着小风。他那个没有院墙的家肯定藏不下小卉。也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商量的,竟然私奔到了县城。上世纪90年代,刚刚解决温饱的人们,观念还很保守,这种私奔就是现在传播最广的桃色新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几个村庄的主要谈资。小卉的父母很长一段时间出门不敢抬头看人,整日愁眉不展欲哭无泪。乃至后来小卉父亲六十多岁就仙逝,与此也不无关系。
为了生存,小卉在一家服装店打工。上世纪九十年代服装业就像前几年的楼市一样火爆,从花棉裤花棉袄卡机蓝军装绿到各种颜色样式新颖的新式衣服,无论大人小孩,换衣服成了脱贫后首要的消费。大街小巷的服装店都门庭若市,门口的音响替代了农村的大喇叭,每天都80分贝循环播放着《上海滩》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流行歌曲,那个时候的城市嘈杂就象征着繁荣。
小卉很聪明,也很能干,一两年就摸请了服装行业的门道,并且盘下了一个门店,开起了自己的服装店,让小风做起了老板,自己做起了老板娘。而且小卉未婚先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无法得到父母的原谅,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父母公婆都指望不上,小卉只能自己照顾孩子,自然无法兼顾生意。
这个时候小风扩大了店面,在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开了一家已经算上中等的服装店。店面扩大了,小卉要照顾孩子,自然就要聘请服务员。有员工、当老板,在两千年前后的农村,还是凤毛麟角。正当我们以为小卉总算是要熬出头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比电视剧情节还失重的消息:小风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小卉,而是他的一个业务员。
在那个依旧还没有院墙的家里,小风的父母也很羞惭,虽然是办喜事,见人却只能咧咧嘴,真是比哭还难看。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你问小风,都是他自己安排的。小卉的父母连闹得资格都没有,可想而知难受程度要更甚一万倍。
看不下去的还有小风的同学们。按农村习俗,结婚的头一天晚上要吹吹打打有人拿着红毡到宗族里的长辈家里磕头,一般会尾随很多看热闹的孩子和妇女,就会很热闹。由于小风的做法都看在乡亲们眼里,所以有些心直口快的老娘们就放出了话:我可不让他进我家门,到时候我就锁门。虽然不说什么,明显是带着嫌弃。当然作为一个大服装店的老板,也有敞着门等着去磕头的。这磕头也不是真磕,就是做做样子走走程序,毕竟几百年就都是这个风俗。
由于小风这个家族并不是很庞大,还有几户锁门的,所以很快就结束了。然后一直陪着他的几个同学就把他架走了。据说是诳到了南洼地里,几个人狠狠地打了他一顿。第二天小风结婚的时候,脸上是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几处破皮的,大家议论纷纷,还有人说是小卉家人打的。其实真和小卉没关系。也不能说没关系,大家都在替小卉鸣不平。后来知道在小风结婚的时候,小卉躺在医院里,打掉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之后她远走济南,据说再也没有开过服装店,带着个孩子,过得非常不容易,也断了和所有同学的联系。
按说抱得美人归,也有自己的事业,小风应该踌躇满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初中毕业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的他,有点钱不是想着怎样长远发展,怎样更好的生活,或者说他理解的更好的生活的仅限于《上海滩》里许文强那种黑道大佬的生活。他虽然不敢聚众斗殴,可染上了赌博的习惯。完全不顾他老家的房子还没有院墙,与一些人出入所谓的高档场所,请同学吃饭他很小气,但是赌博出手却很大方。
小风的父亲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就认死理,看着小风当了大老板却不想着把院墙大门盖起来,就长吁短叹。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去卖血。那时候我们村虽然物质上还不丰富,但是去卖血的也只有小风的父亲。
卖血的钱加上当年地里的收入,小风家总算是有了院墙大门,只是别人的院墙盖起来,都是嵌缝甚至把整面墙用水泥抹平,小风家的院墙却是深深浅浅敞开的砖缝,就像一个皱纹堆垒的老人的脸,看着非常别扭。别人家的大门洞又大又宽,可以放三轮车,也能放其他农具。小风家的大门却只是墙上加了两个砖垛,能镶嵌住大门而已,虽然是新盖的,看起来却简陋甚至寒酸。
就小风那智商在赌场还能赢?所以很快小风的大店面换成了小店面,好处是员工都辞退了,不用担心再有第三者插足。不好处是这时候的小风增加了一项更恶劣的行为:打老婆。每次赌输了他不怨自己却总拿老婆出气。轻者拳打脚踢,重者拿酒瓶照脑袋上开,甚至是动刀。他媳妇没办法只能是逃到了广州。这可惹恼了小风,他用最恶毒的话骂那个女人,四处打听她的落脚点,扬言一定要杀了她。完全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小卉娶这个女人的。
这个女人也留下一个男孩,只能是让他母亲照顾着。带着一个孩子,做生意好大不小只赔不赚,又好逸恶劳,不想吃苦,所以之后他再也没找上个媳妇。倒是身边的女人不断的换,他的行业也不断的换。卖过保健品、鲜牛奶、化妆品、茶叶,也倒卖过农具、化肥、种子等等。总之你看换女人了就知道他挣钱了,看他这段时间安安稳稳了就知道他又没钱了。
当然他也坑了不少人。一有钱他就会带着鲜亮的女人,拿着上海人才有的大佬的派头,请朋友去高档场所消费。有的人就会被迷惑,以为看到了生活中的大佬,一定会飞黄腾达跟着他分钱就行了,所以总会有人替他担保贷款,最后钱没分着,还得替他还银行贷款。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是的是在他服装店第一次扩大店面的时候,借了同学小五两千元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千元钱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农村人都朴实,也没我借给你钱,你给我打个收据的想法。本以为像小风说的用一两个月就还给他,只是临时救个急。
可是一年不还,两年不还,小五盖房子、结婚、生孩子,每次去要账都说:“我有钱,过两天就还你。”可是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没还。那时候农村都不富裕,两千元钱也能派很大的用处,不管是买化肥农药还是盖房子换家具,每次买东西,小五想到那两千块钱,都疼的撮牙花子。碍于男人的面子,小五还不好意思撕破脸面的要账。但他媳妇可就不管不顾了,为了要账小五媳妇赶着小风回家看孩子的时候,到他家里又打又闹,不但把他祖宗八辈骂的烟尘四起,还把他们家唯一的大衣镜给砸了。
按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不还钱让别人骂也是应该的,但是小风这时候却来了脾气,直接向派出所报案,说小五媳妇讹诈并且恶意威胁,还砸了他们家的东西。小五自然要和警察分辩:不是讹诈,是真借给小风了两千元钱,七八年了一直没还。可小风一句话就把小五噎得说不出话来:你拿出凭据来,我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见证了我借你钱,或者我给你打了借据?当时在小五的房间里,就他和小风两个人,那是国道拓宽的土地拆迁款,父母怕家里人多不好分配,所以才偷偷地给了还没结婚的小五保管。实指望他能拉个女朋友的时候花钱方便。开始他还不敢说借给了小风,后来家里大事不断,父母也要借钱,才不得已和父母说了,但是借钱的时候却没人在场,更没想到写个字据。
警察办案讲究证据,现实的证据是那个大衣柜的玻璃被砸破了。小五媳妇被拘留了一个星期,从此再不敢提那两千块钱的事。用小五媳妇的话说:全当被狗咬了,打狂犬疫苗了。
因为这件事再没有人借钱给小风,更别说担保贷款了。都知道这个人无底线无道德,离得越远越好。因为没办法贷款,他所谓的生意就没办法维持,他就成了一个无业游民。相比之下,农村大部分人都富起来了,每家每户只要肯吃苦,每年总会有几万到十几万的收入。手里有钱心里有道,农村人虽然辛苦,却也有底气在城里买房子安家,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曾国藩说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按说现在这个社会不懒不傲,总会有碗饭吃,糊口是不成问题的。但小风就是太懒。他母亲除了照顾他上高中的儿子,还会去打工,给人家摘草莓、种大棚、苹果套袋等等,一天还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而他除了出去胡吃海喝,就是在家里看手机睡大觉,他母亲自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免不了多说几句,小风竟然做出了更令人发指的事情:打他母亲。
开始他母亲还不好意思说,脸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走路也有时候一瘸一拐的,只说是自己不小心磕的。但是时间长了,农村妇女毕竟承受不了太多,免不了守着外人落泪,把事情说了出来。大家非常震惊,有的说小风是独生子女,是小风母亲把他惯坏了,也有的说小风母亲应该去派出所报案,把小风以虐待老人罪抓起来关禁闭;可母亲的心毕竟还是狠不下来,最后只是说,这孩子是坏到骨子里了,抓起来什么用,关几个月、几年放出来还不把家点了。就这样吧,顶多我不和他搭话了。
俗话说天道有轮回,苍天放过谁?小风在42岁的时候,得了中风,因为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所以救治很不及时,落下了一条胳膊抬不起来,一条腿走路不打弯儿的后遗症。按说他应该知道收敛,从此反省自己的错误,至少可要老老实实的了。可小风真像他母亲说的是坏到了骨子里,手和脚不好使了,嘴却不闲着,上骂天下骂地,从他儿子到他父母再到左邻右舍,他都咕噜咕噜的骂个不停,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当然声音不太大也不太清晰,但是看表情听语气都知道他在骂人。好在是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条恶狗,没人和他一般见识。
如今小风又添病,疼的呼天抢地。可是之前他虽然经营了很多店面行业,有钱就霍霍了,只留下一屁股一屁股的债,他家家徒四壁,一方面没有值钱的东西抵债,另一方面大家可怜他父母带个孩子不容易,所以才不上门讨债。就他父母打工挣得那点钱,维持生活还可以,哪有能力送他去医院,再说就他那德行也不值当的去医院。所以就听凭他自生自灭吧。
没想到的是,小风的这个儿子不错,不但高考考了一个好成绩,还挺孝顺的。暑假回来还能给他端饭喂药,但是一个学生的能力,也就仅限于此了。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