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浦》阅读有奖征文012
穿越童年的时空画廊
——浅谈路也《午后仲宫镇》
文/秦长清

《万松浦》2023年第二期,发表了路也的长篇小说《午后仲宫镇》,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无数记忆就像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徐徐拉开。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商店医院、学校老师和扑鼻的酒糟味,也勾起了我无数缱绻的情思。
路也,本名路冬梅,山东济南诗人,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诗歌散文小说多栖作家。2021年荣获人民文学奖,2022年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其他文学作品奖项众多。
《午后仲宫镇》全文17万字左右,除了简短的前言外,主体分为“酿酒厂”“石头大院”“核桃树小学”“南河滩”四个章节。在这部小说中,路也神归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济南历城南部山区的仲宫镇。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描写了文革后期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南部山区中心城镇的工厂轶事、小学奇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特色。经过反复阅读后,发现有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借鉴。
一、主题鲜明的时代特征
路也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以介乎散文和小说的笔调回望了童年岁月,徐徐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前后北方小镇的生活画卷,也体现了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总体来看,这篇小说以童稚的眼光看世界,以微观视角反射宏观世界,以众多小事映射一些大事,比较系统的书写了一个过往的时代风貌,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命运,展现了一个时期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时代特征,印证了一个诗人向往自由之心的渊源。
这部作品,与其说是长篇小说,不如说是长篇散文,甚至是长篇的散文诗。她以童年的经历为中心,用散文的丰富联想娓娓道来,用电影蒙太奇式的桥段串联一个个故事,用诗化的语言缝缀模糊的记忆碎块。让各个人物鲜活起来,让整个时代构成了一个故事。不仅客观平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也为那段历史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真实材料。
一节简短的前言,瞬间就把读者带进了那个叫仲宫的地方。在这里,作者用似虚似幻、亦真亦假的叙事方式,介绍了仲宫镇的地理坐标,与省城的关系,与当地政府的距离,与路也所上大学的角度以及小镇上的政府机构、县医院、县中学,并用散文式的丰富联想,判定这里可能是一个老县城,曾发生过一些动人的故事。对于那些记忆不是太清楚,或者不太准确故事,则借鉴了蒙太奇式的电影手法,使这些故事紧凑连贯耐读,引人入胜。
这样的叙事方式,反而更容易引起令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也迅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不自觉的跟着作者,看看她眼中的仲宫镇是什么样子,回忆和探索那时候的仲宫镇,那条长长的石板街,那些车站、商店、宾馆、书店和那份生命的过往。体验她定位了“开始”和“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体验她“记忆的后院,那里有一大片午后的空旷,阳光永远懒洋洋的照着,透明却恍惚着。”作品中的仲宫镇,实际上就该是作者的心目中的故乡原点。
二、个性独特的童年主角
这部小说中,童稚无邪的主人公路小路,显然是作者的化身。从她那时时闯祸不断、敢于顶撞大人、经常挨打被骂,敏感又孤独的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成长经历,也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童年的影子和类似的往事。由此可见,路小路的故事,既是那个时期的作者自身经历,也是周边的发小或者同龄人的经历,是各种一个时代同龄人的集合体,一个集体的化身。这些经历过、听说过的故事,在作者笔下统一化作路小路双眼的扫描、亲身的经历、童稚的思考,并由此连缀成主人公从幼小到长大,直到上完小学,离开仲宫镇的一段传奇。
主人公路小路一出场,就是一个蹦蹦跳跳、唱歌跑调、活泼可爱、精力旺盛的孩子。绿色大方格图案的松紧带裤子,两个膝盖处总是先磨破,只好补上两块颜色相近的厚厚的长方形补丁。独特的三条麻花辫,白色绣花的圆领兜兜褂,肩上扛着长长的红缨枪,脸上时常挂着一块块灰尘。这些显然是一个精力充沛到五脊六兽,经常惹祸作业的假小子式的女孩。
这既是作者幼年时记忆中的主体形象,也是那个时期同龄乡镇孩子形象的典型代表。她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做法,都贴着那个年代的典型标签,也为读者逐渐拓展了想象空间。这个精力旺盛到无以复加的小孩子,具有好奇心上来了,恨不得把家里的物品,或者看到的东西都要翻个底朝天。就这样无拘无束的走遍了酒厂,走出了石头大院,走进了核桃树小学,走过了仲宫老街的石板路,走遍了南河滩,直到越过了店子岭,走出仲宫镇。
三、结构精妙的空间布局
这部小说的主体结构是酿酒厂,石头大院,核桃树小学,南河滩四章。作者通过这四章29节大大小小的故事,逐渐巧妙地构建了路小路眼中,那个时代仲宫镇时空关联的画面。
(一)《酿酒厂》是仲宫故事的起点。路小路认识人、认识世界,无拘无束童年,以此为起点。她用童稚无邪的视角,扫描身边的这个最近的世界,构建起最初的生命空间。由于当时年龄尚小,被动因素会更多。但也挡不住她的好奇心,仿佛一个无惧无畏的探索者。
故事从仲宫镇的酒糟气味入笔,的确抓住了仲宫镇的典型特点,恰恰说明这是作者路也的神来之笔。当地人对此或许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什么了。但是,作为外来人的第一感觉,必然惊讶无处不在的酒糟味。的确也会根据酒糟味的浓淡,来判断距离仲宫酒厂的远近。读者本人,哪怕已经离开了仲宫镇,甚至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回想或者交谈起来,还会莫名其妙的想起来,仲宫镇上特有的酒糟味。
回想着酒糟味,跟着路小路走了仲宫酿酒厂,首先知道了酒糟味,“那是带着皮儿和壳儿的谷物在发酵之后,经过了蒸煮,由封闭空间里敞开来时,在从高温到低温的冷却过程中,散发出来的那么一种独特气息,里面还夹杂着酒精味,以及不知从哪里来的泥土味。”于是,不自觉的跟着作者跑遍了酿酒厂的角角落落,宽大的化验室、热闹的制曲车间、高高的酒精塔、参天的大水塔、散酒门市部和酒糟池子,在脑海中构建起路小路最初的生活场景。
就这样,路也在7个小节之间,通过路小路的视觉扫描和无王无法的活动路线,仿佛电影一般,逐渐细致的搭建起了仲宫酿酒厂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宏观的叙事框架。也忠实的记录了“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卖花姑娘”和各种花色的酒标图案等时代标志。还通过爸爸、妈妈、潘姨、张反帝舅舅、何叔叔和那只可爱的小猪“何粉红”的遭遇,印证了相关的人物和发生的一些故事,无不体现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鲜明时代特征。
(二)《石头大院》是作者生长的乐园。仲宫酒厂的职工宿舍大院,是路小路学前六年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逐渐向外探索的坐标原点。路小路在这里,从一个早晨起床开始,审视自己的家。就在靠窗的大棕床上,她幸福的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看贴墙的报纸、小丑图案的被子、床头上方的相框、床尾的箱子、并排的高档家具大立橱;紧挨着床头靠墙而立的三抽桌,桌子上贴的伟人像,缝纫机和半导体收音机都是当时高档家具;红砖铺成的地面上,还有与做饭用的小碗柜、吃饭的小矮桌、取暖的生铁炉子、做饭的墨绿色煤油炉子、木制的脸盆架、漂亮的搪瓷脸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对那个小家的无限深情。
从一家人经常在屋门口巨大的梧桐树下吃饭起,路小路开始逐渐扩展了对这个石头大院的认知。这个大院里,坐北朝南对着柏油路,气派的两扇大铁门上附设一个小铁门,却是个好玩的地方。 石基青砖的四排公寓式平房,两两相对,构成了两个院落。路小路家就在第一个内部院落,坐南朝北房子的最东头。路小路以此为原点,从这个院落自家对门开始,按照小伙伴的远近,一家一家的扫描左邻右舍和后一分院的两户人家。
对门的小慧慧家、斜对门的平平家、再往西的张红心家、再往西的小美人家。还有本排房子的隔壁上海人家、再往西的小英子家,再往西的向东向群家,以及第二个院落的徐黑子家和山西来的小骆骆家,也记录了各家各户的主要成员、特有的生活场景、印象深刻的特点,以及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中既有关联,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通过疼爱呵护自己的姥爷和最喜欢的张反帝舅舅,路小路把生活空间延伸到仲宫镇最偏远的北井村。由于给半岁多的弟弟断奶,给弟弟找了个保姆春倌,于是又把空间延伸到了春倌家所在的西郭村。因为喜欢爬树,爬上了房顶望见了高高的锅儿老山和喜鹊窝里的世界。由于听到的军号声和电影,思维和生活的空间,又延伸到了仲宫镇东部的军队大院。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的活动增多,路小路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直到省城的军区大院,大地震的唐山、发生了重大事件的北京。而一个个在石头大院内外或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人物,自然流畅的展现,主人公的文化认知,逐渐辐射到石头大院之外,建立了有机联系,形成了空间外溢和文化的浸润。
(三)《核桃树小学》是构建的第三活动空间。路小路因为上学,实质性走出酒厂宿舍,从认知的角度拓展了仲宫镇的活动空间。小说从跟着父亲去找马士泉校长开始,构建起酒厂宿舍大院到核桃园小学的街景,仲宫镇政府部门所在的长石墙和标语,路旁大坑对面的石板老街,学校门口对面的农村合作社和派出所,都是上学中的典型标志物。
核桃树小学所在地是一个小山坡,院墙的后面还有一个战争时期的万人坑。校园里有高大的核桃树、柳树、杨树、合欢树,一排排石基青砖的教室以及马士泉校长室的位置。学校的教室里没有课桌,需要自己带着方凳和马扎。老师还鼓励大家四处寻找砖头,垒砌台子安放水泥板当课桌,也是那个时代解决办法,都真实的再现了她曾经就读过得小学的活动场景。
随着去分校上学,路小路持续探索沿途的马路和街道,将其眼中构建的空间,由核桃树小学向南延伸到整个仲宫老街,直到核桃树小学的分部,向北延伸到店子岭下的小水库。又忠实的描绘复原了仲宫老街,那个时候的石板路、狭窄的街巷蓝天、古老的房舍院落。分校对面的肉铺、照相馆、供销社的百货商店和副食店、工农兵饭店、理发店、新华书店、汽车站、三层楼旅馆。石板街南头的小脆脆家,经常路过的“李二嫂”家和一个神秘的寡妇家。
这期间,随着核桃树小学的马士泉校长、班主任兼教语文算数的蓝亦青老师、教音乐的扈春花老师、教英语的知青男老师和女老师,为路小路启蒙,也极大地丰富了她的认知世界。立志解开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她的精神追求。扈老师教的音乐课,启发了她的审美意识。蓝老师念过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和《绿色实体》,成就了她的文学启蒙。新华书店的《动脑筋爷爷》和《小灵通漫游未来》,打开了路小路的心智。尽管也会哼唱着《流浪者》主题歌,独自走在石板路上,但是,她的世界已经丰富多彩,她的心灵已经不再孤独。
(四)《南河滩》是仲宫镇的空间拓展。南河滩是仲宫镇所在地,与锅儿老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构建了东到军队大院,西到县一中的广阔空间。因为一次追着买冰糕,便沿着柏油路往东追去,经过了一段两侧有大杨树和小水沟的土路,走到了县医院的门口。并穿过了县医院西侧菜地往南,经过县医院的太平间,走向了南河滩。从这里往东就是西郭村南边的河滩,那里是路小路捉鱼摸虾的地方。往西有一座仲宫大桥,据说那里的桥墩是捡回路小路的地方,而桥南头不远处的锅老儿山,就是捡回妹妹的地方。路小路经常跟着父母在河坝上散步,还发生过一些不可思议的邪魔鬼祟的事件。
县医院东边不远就是弟弟的保姆春倌家,村东不远处是军队大院,军号声就来自那里。由此,深入到春倌家,这个典型的山村农家院落,构建了那个时候的农村生活场景。也因为经常去河滩里玩,构建起对南河滩的认知。菜地,玉米地,麦田,上游的河川,下游的水库山峦。
文化馆陈法国叔叔帮助拍摄的那些微微泛黄的照片,把一家人的身影镶嵌在那片河滩山川,成了作者回望那片南河滩,进而回望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路小路构建的仲宫镇,被妈妈用一把锁关进了记忆的深处,直到翻过了店子岭,远离了那里无处不在的酒糟味。
四、内涵丰富的创作语言
(一)语言诗化,朴实而有张力。 小说的语言颇具诗化的特点,跳跃灵动,张力劲道。
描写酒厂工人劳作,写到“一群工人站成一溜儿,上身半裸,正挥汗如雨,用铁锨或木锨把那些料给扬起来,再扬起来……他们无数次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给它们进行人工散热,常常就这样把一个晚上给一锨一锨地扬没了,接下来再把一个白天给一锨一锨的扬没了,旁边还有一台鼓风机,一直不停的转动,似乎在帮忙加速,把分分秒秒来尽快地转没有了。”
描写何叔叔的小猪逃跑的情节时,写到“何粉红越跑越快,快得竟四蹄腾起,几乎与地面平行了。我隐隐约约地看到,这头小猪后背两侧竟生出了一对粉红色的翅膀,它先是贴地飞行,后来像一架真飞机那样脱离了地面,到了半空中……”这些颇似散文诗的描述,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既有散文一般的丰富联想,也有诗歌一样的跳跃和韵律,读来耐人寻味。
(二)幽默生动,读来过目难忘。路小路说,“我一直没有学会正常走路,总是左右轮换着跳脚,一蹦一蹦,像麻雀那样移动,这样扛着红缨枪一路蹦跳,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写到爬树掏喜鹊窝,“自从吃了西红柿炒蛋里面的喜鹊蛋之后,我动不动就笑,不分时间和场合地笑,无缘无故地笑,而且笑出声来,咯咯咯咯的笑,清脆地笑,婉转地笑,难以止住。我常常笑到失控,有好几次笑得差点把自己给噎着。 ” 寥寥几几句话,一个活灵活现,精力充沛到五脊六兽的假小子形象,活脱脱得跃然于纸上。这样的众多的描述,读来不忍释手。
(三)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说起仲宫镇上浓重的酒糟味,路小路说,“人会忽然醉醺醺起来,说出一些着三不着两的废话,而狗、猫、猪、驴以及鸡、鸭、鹅这样的动物们,走路则会歪歪扭扭的,明显是喝醉了。”甚至一辆路过的卡车“……在穿过镇子时,司机会被这气味熏得上头,方向盘会突然失灵。……一辆解放牌卡车在空荡荡的路上行驶着,莫名其妙地开到路旁的沟渠里去了,导致正趴在沟沿上晒太阳的六只癞蛤蟆遇难,引发沟渠里所有的癞蛤蟆齐声鼓叫,吵得全镇不得安宁,晚上无法入睡,很多人不得不捂上了耳朵。” 当说到自己很馋,而疯狂吃八块豆腐乳的桥段,童稚顽皮活灵活现,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四)方言土语,表达准确生动。路小路的母亲简直就是保存仲宫地方土语的活化石。从头到尾,仲宫话准确而生动。每当我帮着干这些小活的时候,我妈会夸赞我:“比一只小狗强了!”我吃饭时…不停的说。我妈说:“鸡蛋没嘴,鸭蛋没嘴,也没憋死!”掉在厕所里,弄脏了衣服和新鞋子,妈妈急了,“你这个小王八蛋!你这个死孩子!狗娘养的!”…全是骂自己的话。我妈气坏了,把我和舅舅一起骂了,骂我们是“二流八蛋。”我也要闹着弄帐篷来睡,我妈说:“小心晚上有蝎虎帘子钻进帐篷!”姥娘家的人说:“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就走!”
驻军大院要放电影了,听邻居说:“今门儿哄上,放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听说楞赛,紧巴离儿的吃饭,拿着杌撑子去占窝儿。”马校长问我能写多少数字,我充满自信的表示:“我可以写到一千、一万…一簸箩一担”。“五脊六兽”“夹古道子”“囫囵道”“潮巴”“皮嘎”“嘛虎”“河蟆蝌太子”,也都是仲宫典型的土语,仿佛仲宫土语的活化石。这些话读起来,感觉无比的亲切,仿佛一个发小、老乡,在身边絮絮叨叨的述说过往的故事。
五、精彩纷呈的系列故事
(一)以系列故事为线索,记录那个时代的特有的人和事。《午后的仲宫镇》虽有四个板块,但没有明显的刚性骨架,而是用一连串相关的故事,构建了有刚有柔、似窄还宽的空间布局。把曾经的人物,发生过的事件,按照与路小路的关联程度,先后顺序安排进去。看不出有多少牵强、造作、拿捏的成分,仿佛流水一般,一切都显得那么十分自然、合情合理。就像“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打倒在地”“挂牌子游街”等典型的时代用语,也是自然的流露,让人联想到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时代,那些热热闹闹的集体生活,那些震撼人心的大批判会等等的活动场景。
(二)适时出现的特有名词,埋伏下故事的时间线索。小说除了结尾处的1979年7月15日,其他时间都没有明确的表述出来,大多都是若隐若现的隐藏在一个一个的故事之中。由此串联起路小路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特立独行、无惧无畏的性格特征和对那个时代的深切怀念。路小路的妈妈和潘姨工作时,经常哼唱《卖花姑娘》的主题歌,说明是在1972年电影公演后的日子。从家里床围子上贴的“大众日报”,认出了标题中有“西河努克”字样,说明时间是在1972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来山东济南和青岛访问之后,贴上去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从收音机里听到唐山大地震和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暗指1976年夏秋之间。 从观看内参片《决裂》,《三打白骨精》重新上演来看,时间大体都是在1978年。而电影《流浪者》《刘三姐》巡回公演,则指向了1979年的春天。就这样作者,通过故事中的线索,十分隐秘的埋下了《午后仲宫镇》的时间线索。
(三)故事与故事的衔接,采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小说中的故事之间,并不是按照时间线的线性表述,在讲述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刺激或者某人一句话或者某某一件事,就会引出另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平滑的连接起来。切换自如,游刃有余。如路小路爬上了望家里的大梧桐树,着锅儿老山,就引出了太甲不尊父命的故事。一个反复出现的神秘大院,引出了十分与隐秘的寡妇家的故事。而“小皮嘎”引出了自己被仲宫镇上的同学霸凌打骂的往事。家里的一张黑白集体照片,引出了南河滩的陈年旧事。一环扣一环,一岀又一岀的好戏,紧紧地吸引着读者的视线,须臾不忍离开。
(四)精彩故事跌宕起伏,引发了一个个小高潮。小说结构布局合理,随着一个个精彩故事的演绎,读者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或者随之满心喜悦,或随之紧张万分,或随之忧从中来,或随之顿生怜悯之情。路小路狂吃一瓶豆腐乳的故事,令人十分担忧,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而钻进锅炉捡煤核,令人十分紧张,锅炉工会不会工作草率,不做检查就点火,对路小路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小猪何粉红的出现,则从最初的感觉十分可爱,变作担心惹祸,以及担心其命运。其实何粉红的命运也映射了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某些人的命运。宫喜娃的壮举、张反帝舅舅、李二嫂骂街、神秘的寡妇小院,故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步步引人深入,件件引人深思,的确令人手不释卷、一气到底。
路也是一位颇有才华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独立的诗歌“思想”和人格魅力。而《午后的仲宫镇》,与其诗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以诗歌化的灵动,语言散文式的丰富联想,蒙太奇式的电影手法,描绘了童年的仲宫镇难以忘怀的历史,演绎了以路小路为代表的宏大童年叙事,渲染了路小路童年的时光色彩,也彰显了其独立人格形成初期的往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功力深厚。这种创新式的写作方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积极尝试。
清莲子(秦长清)/历城区委党校,写于2024年6月1日至7月10日亥时,修改定稿于7月12日亥时四刻。
附:
《万松浦》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万松浦》由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山东文艺出版社主办并编辑出版。《万松浦》纯粹、雅正、现代,是一本代表中国纯文学水准、具备国际和现代视野的文学双月刊,设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万松浦通讯、访谈录等栏目。自2022年底创刊以来,以纯粹、专业、高品位、高质量的形象,迅速跻身于全国主流纯文学期刊第一方阵,刊发作品多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重要选刊选载,受到广大作家和读者的好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更好地将文艺工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进一步发挥“万松浦”在文学领域的积极作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与能力,经《万松浦》读者俱乐部与《万松浦》杂志编辑部研究商定,即日起,面向全国作家、作者和广大读者,举行《万松浦》杂志阅读有奖征文活动。
一、举办单位
主办:《万松浦》读者俱乐部
承办:《都市头条》 竹庐书院
二、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分散文和读后感两种体裁。围绕《万松浦》杂志的阅读,或整体评价感受,或对某一篇作品谈阅读感悟、体会、评价,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要求3000字以内。
三、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严禁抄袭,若发现抄袭,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万松浦》杂志阅读有奖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四、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4月12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投稿邮箱:1025924131@qq.com
微信:13325115197
五、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刊发推介,或于《万松浦》杂志公号发表,经由作家、编辑、教授等组成评委会,评选出获奖作品。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800元;
优秀奖若干名。
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当年度或下年度《万松浦》杂志。获奖者将优先成为《万松浦》俱乐部会员,优先参加《万松浦》读者俱乐部举行的各种活动。
七、颁奖
将在济南举行隆重颁奖典礼,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万松浦》读者俱乐部
2024年4月12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