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张杰论《通村客运班车为群众捎东西收取费用是否合理》
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通村客运班车宛如一条纽带,将村民与外界紧密相连。其中,为群众捎带物品这一服务形式,在偏远地区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关于这一服务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农村道路客运运营服务指南(试行)》明确赋予了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为乘客捎带物品并收取合理费用的权利。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农村道路客运服务的顺畅运行,同时也给予了经营者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使其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设定捎带物品的收费标准。而且,就一般情况下的捎带物品收费行为,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令禁止,所以从法律层面而言,这种收费是合理合规的。
对于通村客运的经营者们来说,他们有着满腹的心声想要倾诉。近年来,通村客运的收益不断下滑,运营状况愈发艰难,甚至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成本的不断上涨,如车辆的维护、燃油的消耗、人员的工资等,都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捎带物品收取一定费用,实则是他们在困境中努力维持生计、保障服务的无奈之举。他们真诚地希望广大群众能够理解他们的处境,明白这并非是为了谋取暴利,而是为了能够继续为大家提供出行的便利。
在此,我们还要重点关注编者的寄语。通村客运为方便群众捎东西,捎带是出于人情,不捎也是本分。“你捎东西我收钱”,这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公平交易,本就合情合理。但要知道,世上人的性格和想法各不相同,难以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就像乘车往返车费 20 元,捎东西 10 元,这么简单的账,相信大家都能算清楚。同时,也要提醒客运行业的同行们,社会复杂多样,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最后,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设身处地地为通村客运着想。理解他们在收益下滑的困境中艰难前行,对他们为了维持现状所做出的努力给予支持。只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村客运才能持续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