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间烟火 赶盛福大集专栏02
盛满幸福的地方
——邂逅盛福大集
张坤堂
小暑与大暑之间是天气最热的时刻,可就在这个时间,我们一行近20人来到了位于花园东路上的盛福大集,这里却看到的是一片热闹清爽的气象。
新乔迁的盛福大集坐落在花园东路中段路南,鳞次栉比大楼,纵横交错的公路彰显出现代城市的气派。而在这个空间处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开阔地,偌大的集市就建在这里。初来乍到还有些惊讶,谁都知道在济南东部。寸土寸金。这里却有着济南东部最大的农贸市场,实属难得。随行的大集总经理告诉我们:“这里原先是一片废墟地,堆放着土石瓦块、建筑垃圾等等,人们走到这污浊的环境里都掩鼻而过、敬而远之。我们经过半年多的苦干整治,仅仅运出这些垃圾,就花费了近30万元。几经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原来,这里是创业者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生态绿洲啊。

当我们刚刚走来,从马路穿过的时候,就看到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而我们从大集的东南门走进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幅井然有序、充满烟火气的场面。市场内近300多个摊位成行成排、整齐划一。摊位与摊位中间的通道显得平坦开阔,便于顾客行进,或者挑选货物。
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有的摆放在架子,有的堆放在地上,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舒服,这才是真正的地摊经济。
看到盛福大集这种场景,我一下子钩沉起童年赶大集的情景。那时,我老家的大集在县城护城河的东岸,岸边摆满了农民种植的各种农产品和常用货物。这些货物随手可选,还会让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绝对没有掩掩盖盖、遮遮挡挡的。农产品来自广袤的大地,在集市上出售时又摆放在大地上,挑选者又站在大地上。这才是真正接地气。
那年我才十一二岁,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挑着十几斤炒得又香又酥的花生,来到护城河边上去卖。当你卖掉了花生,心中会自然喜悦,收到一两块钱,就会悄悄地也放在口袋的底部。当然,也有让你不开心的时候,有些人买花生不是尝一个,而是吃起来没完没了,最后还贬一句花生不太酥,便扬长而去。
突然,一个卖炒花生米的摊位映入眼帘。我敢说,现在不是60年前的情景了,谁都不会借着讨价还价而吃个够。看到那老者在摊位,顿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我毫不犹豫地让他给我称上一斤,不仅让这些花生米打牙祭,还了却我心中那份儿执念:地摊儿经济的确不易。
在盛福大集上,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新气象,比如说,有磨剪子、戗菜刀的,有卖生鸡活鸡的,卖小百货的。因为我有备而来,家中的锅盖把手坏了,经过慎重挑选,我买到了一个锅盖上的把手,心中喜滋滋的。
集市上的长杆秤,渐行渐远了,全是现代化的电子秤,当把货物放在上面的时候,立即就会显示出价钱。我在一位女士的摊位子上买了半兜花生,电子秤上显示出十元一角二分。摊主十分慷慨地说,我就收你十元钱吧,那一角二分不要了。这份儿举动也令人心中温暖需多久。
这位带小女孩的摊主为我称完花生之后,我同她聊了几句。我说:“为你帮忙的孩子是五年级刚刚毕业吧?”她惊讶地说:“还是您的眼力好,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许多人都说俺闺女上初中了,因为她的个子高,”她殊不知,干了几十年的教育,孩子的年龄都在脸上写着。
一位卖猪肉的老汉,也让孙女儿来集市上体验生活。孙女帮着扫码、收取现金,老者只管割肉、称肉。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问老者,孩子给你帮忙,会影响他的学习吗?老汉嘿嘿两声,风趣地笑着说:“现在让她来实践一下,等我们年龄再大些,好让她接班啊。”一阵欢声笑语回荡在大集的上空。
最近几年,为了搞活经济,农贸市场也如雨后春笋遍地生开。我家附近的小区、村庄,也都设立了集市。我也曾经走过不少大集,因为,我愿意去听一下那久违的市场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因为那份烟火气才是人间的清音。
在众多的大集中,像盛福大集这样既热闹又规范、既有序又整洁的,来这里赶集的人都有是兴高采烈的,这样的市场还不多见。
足见管理者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据李震总经理讲,这个集市由于货物齐全,价格合理公道,人人都是销售者,又是这里的主人,所以大集越来越火,摊位也会越来越紧张。可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是残疾人、特别困难的人经营的摊位,还是少收或者是减免摊位费。就是这样一个小小举动,一份管理者与摊主有着共生共存的情怀在这里展现,这不就是让人们感受到是一个充满幸福的空间吗?
盛福这个大集还是一个设置合理高效的运行空间。一大早有早市,白天还有正常的大集,夜间还安排了夜市,满足上班族的文化物质需求。集市的西头还有集装箱式的烧烤,供人们饭后茶余在这里娱乐。这里真正成为了一个绿色生态,全天候的集市。这里也盛满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盛福村这个名字早就印记在心中,50年前经常来这里看望我的老师。那时,老济青公路,在村庄蜿蜒通过。土坯、土墙,土路,古老的村庄一直都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变成了今天的现代大都市。走进盛福大集,仿佛又走进了恩师的老家,坐在他家院子的石凳上嘶溜嘶溜地喝着凉面。
徜徉在新设立的盛福大集上,购买到新鲜的货物,那份儿幸福感油然而生。



2024年7月13日

张坤堂,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作协顾问。参加的征文多次获奖,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2024年3月获得山东写作学会与都市头条颁发的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