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剧本 第3集
羊 人
———父与子的最后时光
策划 . 出品.编导: 杨 浩 然
第 三 集
时间:现代。
地点:某山区。
人物:
父亲 六十岁左右,农民。癌症患者。干瘦,苍老。
儿子 三十岁左右,在城市打工的农民。高大帅气。
母亲 六十岁左右,家庭妇女。头发花白,一脸愁苦。
媳妇 二十六七岁,美容师,漂亮,精明。
医生 五十岁左右。男性。
老板 四十五六岁,男性。肥头大耳,一幅土财主的形象。
女孩 二十岁左右。
群众演员 年轻民工十几名。
注:父亲、母亲、儿子对话用某方言。其他可用普通话。
(接上集)———
43、日。内。医院大厅里。
父亲整理着行李和提包。
母亲:你着什么急啊,再等等呗。
父亲:别等了,等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能行的话早来了!
母亲:你还说儿子能娶上个城里媳妇是祖坟上冒青烟呢。这可真是冒青烟了冒得是没人味的青烟!
父亲:死老娘们少放屁!走!
说着,提起提包先走了。
44、日。外。医院大门口的路上。
“父亲”拄着棍子提着破包,“母亲”背着装了行李的化肥袋子,二人在路边拦车。
45、日。外。楼顶,楼下。
头缠绷带、满脸挠痕的“儿子”站在楼边上。
由上往下看,楼下站了一群人,站在最前面的是经理。
儿子:姓姜的你说,欠我的工程款到底给不给,你现在敢说一句不给,我就跳下去!
经理:你先下来!下来咱们好商量!
儿子:商量个屁!你他妈不把钱给我送上来,我坚决不下去!
46、日。内。儿子家。
头发蓬乱的媳妇正发短信:
姓杨的,从今天起你他妈给我歇菜吧,我弟买房的事不用你个乡巴佬小土鐅拿钱了,老娘有的是男人出钱!
然后加上一个“老板”吻她的照片,发送。
47、日。外。楼顶,楼下。
头缠绷带、满脸挠痕的“儿子”站在楼边上。
楼下吵吵嚷嚷。
楼下,经理仰头在喊:杨永富,你千万别胡来,我已经打发人给你弄钱去了,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回来。
儿子:那我就等你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以后拿不了钱来,我再也不会等,我立马跳下去!
突然听到短信响,掏出手机看。画面特写:一个丑恶的老板在吻“媳妇”。
儿子随即愤怒地把手机往楼下摔去!
然后飞快地往楼下跑去。楼下的人都愣了。
经理:怎么回事?哪位天神帮了我呀?
48、日。内。汽车上。
父亲和母亲坐在车上。
父亲拿着手机对一位正玩手机的小姑娘:闺女,你会发短信吧?
小姑娘:当然会了!
“父亲”赶紧递上手机:那你帮我给我儿子发条短信行不行?
小姑娘接过手机:发什么,你说吧。
父亲:俺得那儿呀……
49、日。外。大街上。
头上缠着绷带,一脸挠痕的“儿子”骑着摩托拼命地奔跑着。
前面一个路口,对面红灯正亮。
儿子飞跑而来,迎着红灯冲去。
恰好一辆轿车飞来,撞向了他……
50、日。外。山村车站广场上。
一辆客车停下,父亲和母亲下了车。他们看到文化广场上几个老太太正在排练表演唱:
改革开放大发展,
咱们百姓心喜欢,
吃得饱来穿得暖,
年过六十还给钱,
幸福的日子比呀么比蜜甜。
51、日。外。山村外的小路上。
一群羊在啃吃野草。
“父亲”拄着拐棍在前面艰难地走着,“母亲”背着装了行李的化肥袋子,提着破提包在后面跟着……
父亲累了,停下来看着羊群喘粗气。
音乐轻轻地响起,有一只羊在向父亲靠拢,又有一只羊在向父亲靠拢。父亲的周围有了很多只羊。
远景:山路上,一群羊在前面走,父亲在后面拄着拐棍艰难地跟着走……
一条短信发送的特写。
随即片尾曲《爹去当羊了》响起:
俺的那好儿呀,
爹不难为你了,
爹回家去当羊了,
羊在山上吃百草长得多么壮,
谁见它长癌了,
爹也跟着羊吃百草说不定病就好了。
俺的那好儿呀,
爹不难为你了,
爹回家去当羊了,
羊在山上吃百草长得多么壮,
谁见它住院了,
爹也跟着羊吃百草省下钱咱还账。
爹去当羊了。
爹去当羊了。
爹去当羊了。
歌声中,演职员表出现。
剧终
【后记】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剧本,真实的故事,真人真事。
剧中的儿子“杨永富”就是原名,父亲“杨爱国”从医院回家后,第二天临村里正逢大集,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父亲”在集市的每条街道、巷口、广场漫无目的地游走着,不停地游走着,见到每一个熟悉的人都主动热情的上去打招呼,握握手,直到午后三四点钟,集市上都陆续收摊了,他走进“兴农肥料农药专卖店”,买了一瓶百草枯。
他回家的路上,看见牧羊人在青青的山坡上赶着一群雪白的羊儿,悠闲自在的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歌儿《谁不说俺家乡好》,歌声悠扬甜美,蓝天上白云也像山坡上雪白的绵羊游走漂移。
“父亲”杨爱国毫不犹豫昂起脖子,把一瓶百草枯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光了,瓶子落地的同时,他瘫在地上。
“父亲”想努力睁开眼睛,天上的羊群在旋转,模糊模糊,他觉得无比轻松,似乎飞起来跟着羊群走了。
当人们发现“父亲”杨爱国的时候,身体早已僵硬,脸上的每一道皱纹的褶皱里都是微笑,他似乎幸福的睡着了。 (完)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