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未央高子良
阳光倾城,沪上少见的持续高温。近日陡变,烟雨了江南,遂心如意有了久违的清凉。
趁着雨后初歇,去闵行博物馆观《大汉未央》之“汉王室精品文物展。”展览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后窦绾墓出土文物。其中以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铜壶等精品出展。遗憾的是刘胜和窦绾俩的金缕玉衣未能隆重登场。取而代之的是展出了考古界最早发掘出的惊鸿一瞥的镏金铜缕玉衣,这就是东汉中山简王刘焉的惊世披挂,虽然和金缕玉衣不可等量齐观,也算圆了史记的缺憾和考古界的纠结。
说到金缕玉衣,史上记载仅有汉代独家葬礼模式,其后历朝历代未见跟风,和所谓的黄肠题凑一样见诸于史实而未有实物印证。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河北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镏金铜缕玉衣,也是此次展出的重点文物,从此历史和现实有了碰撞的火花。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薨逝所用殓服。用金缕、银缕或镏金铜缕连结四孔玉片而编缀而成。同时下葬时还有玉九窍塞,堵住人体九孔可保阳气不泄,肉身不腐。
《后汉书.刘盆子传》如是说:“凡贼所发,有玉匣(玉衣)殓者,率皆好生。”描述凡有玉衣者完好如生,逝者灵魂可归皈,得道飞仙。
皇亲国戚,九五至尊,生前骄奢淫逸,专横跋扈。归去来兮,寂寞如雪,玉匣不是护身符,不怕归于尘埃?事死如生都是笑谈。如今是躯壳都不见,空有金缕玉衣入泥淖,见天日,枉空恍惚了千年岁月。
刘姓汉室四百年,其间匈奴侵扰不绝,特别是文景之治和武帝之时。
唐.王昌龄《出塞》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汉初百年,惟有飞将军幸有李广,凭他的忠诚事君,勇猛和智慧,不教匈奴戎马度阴山,从而侵汉疆,立下赫赫功勋。并且率兵平定七国之乱而委以重任。尽管如此,李广至死没能封侯,进庙堂。因为苟富贵,勿相忘,这种册封可能动了刘姓诸侯的奶酪。所以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一说。
燕赵大地,中山故国,和大汉同沉浮,共兴亡。前后四百年的《大汉未央》!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人文史实。汉唐盛世为华夏一统奠定基础。从此以后,首开万世太平!
金缕衣.唐.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富贵荣华你莫取,年少惜时如金惜光阴,劝学取功名,莫到名落孙山空悲切!
金缕玉衣为旷世奇珍,国之瑰宝,是物化的金玉其身。而《金缕衣》则是弃奢华,图进取的励志小诗,前人尚且惜时惜福,对今人应有新的意义。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时刻矜持点你的清醒。
高子良于上海
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