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雪莲花
丁保光
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以南约100公里处的天山中,有许多超过五千米的山峰。这里的山峰峻峭,峡谷幽深,在雪线四千米以上的峭壁上生长着高山明珠———雪莲,山脚下湖泊清澈见底,风景美不胜收。
我所在的航空兵某师109团的营区就在这天山北部的怀抱中。
一九八八年的暑假,妻子来队探亲。一天晚餐后,我和她坐在山坡上看夕阳西下:漫天的火烧云,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天空和天山都染成一片金黄,壮丽非凡。这时的世界仿佛被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闲谈中,方知她对新疆的地形、地貌甚是了解。奥,对了,她是一位中学地理教师。
她说:这个季节天山上应该有盛开的雪莲花。我说:对!傍晚,在山下时常能碰到哈萨克、锡伯、维吾尔、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的汉子,拿着从天山上采的雪莲花卖呢。
说到这里,我突发奇想,想带她去天山深处亲自采雪莲花,便问她敢不敢去?她回答干脆:敢!
其实,对进山采雪莲花,我心里也没底,因为我从来没去采过,平时见到的是个别少数民族的壮汉子一早就去山里,天黑前赶回,拿着采来的两三朵雪莲花在叫卖。这情景让人不难预测,去雪线四千米以上采几朵雪莲花回来是很不容易的。
必须邀一位采过雪莲花的战友同往,这么一想,便想起了同年入伍现在机务大队工作的刘福慎。
刘福慎,挺拔的身材,健壮的肌肉和自信的神态,彰显着军人的威严和气势,也诠释着军人的精神风貌。
我把想法和他一说,他爽快答应,我们便决定本周日早上八点出发。
下午,我(本人在团政治处工作,任干事)向团司令部军务参谋借了两把“六.四”式手枪,还要了20发子弹。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数年前场站警卫连的几名战友进入深山,遇到了一头很大的野猪,当野猪向他们扑来时,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枪,迅速扣动扳机,子弹呼啸出膛,直击野猪至死亡。
周六的晚餐后,我从食堂里拿了十来个馒头回来。
星期天一早,我带好手枪、子弹,背上水壶、馒头与妻子一起和刘福慎会合,只见刘福慎带了100余米长攀岩用的尼龙索、小铁铲子和两个空面粉袋。八点钟我们经飞机洞库向东南方向的天山深处走去。
山不见我,我去见山。越往前走,峻俏的山峰越是吸引人。远山知我意,带我到山巅。经过数小时的攀爬,我们艰难的登上了一座很高的山峰,放眼望去,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甚至分辨不出哪里是山,哪里是云。这样的山,围绕上这样的云,这样的云衬托着这样的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阵风吹来,云雾散尽,巍峨的山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脚下满山苍翠。举首可以看见天空那纯净的蓝色,闭眼可以感受到风的轻抚。
当我们看向对面的山峰时,刘福慎手指峭壁间蓝叶托起耀眼的白色说:那就是雪莲盛开的花。呀!这就是雪莲花。我和妻子都是满脸惊喜。平时山下有时也能看到少数民族汉子卖的雪莲花,但那都是蔫巴了的,美感不强。今天,这可是第一次看到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雪莲花,在看看雪莲花周边,到处都是雪,此时的雪莲花在风雪中亭亭玉立,其优雅的花形犹如雪山中的舞者,向世界展示着轻盈舞姿以及顽强和坚韧,真是高寒处的王者!
此时精神大振,我们已顾不上欣赏美景,调动全身的力量,加速奔向对面山峰峭壁上的雪莲花,当爬到距这朵雪莲花约30米左右时,因峭壁奇险,再也爬不上去了,但却闻到了雪莲花散发出的清香味,淡雅却沁人心脾。
放下所有物品,绕到悬崖的阳面(因雪莲绝大部分均生长在山峰的阴面),攀爬到峭壁顶端,这时妻子由于过于新奇和兴奋,坚持亲自去采发现的这第一朵雪莲花。我和刘福顺便把尼龙索紧紧的拴在她的腰间,她手握小铁铲由我俩慢慢将她下滑了20米左右,到达阴面的雪莲花处,当她手触雪莲花时,她的惊奇使她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双手捧着这朵盛开的雪莲花,忘情的欣赏着,只见这朵雪莲花球形花序上集中聚住了上百朵紫色的小花,围绕拢着十多瓣玉白色薄如蝉翼的透明膜质苞片,像一个小温室似的,既抵御了寒风,也让阳光透射进去,从而保障了雪莲花的盛开。
妻子身体悬在半空中,凝视这朵雪莲花足有两三分钟,在我的一再催促下,她才用铲子小心翼翼的将这颗雪莲从峭壁缝隙中铲下。当我和刘福慎将她拉上峭壁顶端时,发现这朵大雪莲的茎足有40公分长。放眼望去,又发现了约200米、600米及一、二公里处的峭壁上生长的雪莲花。我们仨就这样密切合作,无所畏惧、勇敢挑战,一边发现一边采铲,一边采铲一边发现。直到下午五时,采铲的雪莲花(连同茎)已装满了一面粉袋子。此时疲劳感就如同眼前的天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当然,还有缺氧),甚至让人无力挣扎。我们便在融化雪水流淌的小溪边坐下,喝着小溪中的水(水壶里的水早已喝光),吃起馒头、咸菜。刘福慎边吃边说,这大山里有野葱,也有野蒜,咱们找找看。我们仨便放下馒头、咸菜,起身开始寻找,不一会,便在草丛中、大石头边、柏树根旁、小溪边发现了许多野葱和野蒜。
拔回来的野葱长度稍矮家葱,直径只有2至3毫米(很细),奇特的是:野葱的茎是实心的!
野蒜,要比家蒜矮许多,叶子也窄的多,蒜头有山楂大,小的则跟花生米和樱桃差不多。
虽然疲劳,但我们吃着馒头、山中的野葱、野蒜,喝着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也倍感浪漫和快乐!
野餐毕,刘福慎说:翻过东面的这座山峰,就能看见三公里外不知名的一棵大树。据说需十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以前我也是从其它山峰上远远的看到过这棵树,但从未到跟前过。
我和妻子都感兴趣,三人便在未知的山脊上毫无畏惧、兴致勃勃地向着大树的方向奔去。当来到这棵大树跟前,的确被他的大震撼到了:树高约100米左右,遮阴约三亩地,在树下,脚踩在落叶上便会迅速陷下去。行走起来,趔趔趄趄,踉跟跄跄,就像踩在家乡的草垛上。
瞧够了大树,折返西北方向的营区。途经柏树林的时候才有心思观察山中树上的鸟和地面上的动物。由于柏树的树干高耸挺拔,树冠蓬勃优美,浓密茂盛,所以,树上的鸟儿很难看见树下的情况。相反,鸟在树枝间的跳跃、站立,我是看得清清楚楚。于是,我掏出手枪,瞄准了一只鸟,顿时,身心瞬间就沉浸在射击的专注中。扣动扳机,子弹射出,鸟飞走。没有击中!在向前走,又发现树上的鸟,射击,鸟飞,还是没有击中!
刘福慎则是发现了地面上的旱獭,射击,旱獭窜进山林。前行,又遇旱獭蹲在洞口,瞄准一分钟,扣动扳机,旱獭被打了一个跟头,逃进了洞里。
幸哉,今天没有遇见野猪!
由于多年不摸枪,以前的射击能力丢失殆尽。
我们一边往回走着,一边在柏树林里捡着松塔蘑菇。下午九点半时返回到部队营区,清点战利品,战果辉煌:27朵雪莲花、半袋子松塔蘑菇。历时13个半小时(早上八点到下午九点半)。
雪莲花美丽绝伦,是圣洁之物、吉祥之物。天山南北牧民以见到雪莲花为莫大的幸事。晾干的雪莲花有药用价值,被作为珍藏品和珍贵礼品。平生第一次尝试采摘雪莲花就大获成功,当时赢得了不少战友及当地少数民族老乡的称赞和羡慕。高兴之余,隐隐觉得雪莲花这么稀罕,如果大家都去采摘不是将使雪莲花更稀少甚至绝种吗?所以,此后我再也没有采摘过雪莲花。多年后,雪莲被国家列为保护的二级植物。我由衷拥护这一政策。
但愿今天的《植物保护法》能使雪莲花瓣洁白如雪、轻盈若云、静谧绽放、如诗如画,为这个银白世界增添一抹柔美的色彩。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丁保光,1961年出生,山东省临沭县人,大学学历,毕业于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团文书、机械师、政治处干事,某师秘书、团党委委员飞行大队教导员、政治部部委会委员兼理论教研室负责人(副团职、中校),临沭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二级高级警长(正县级)。论文、调查报告、通讯、报告文学、散文等作品见诸军内外多种刊物、报纸、文集、电子期刊及数字媒体。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