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中庸》
文/桑民强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以“已”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社会关系
像水的波纹水圈一般
一圏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愈推愈簿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
于是从波纹圈子的近远,大小就有了“伦常”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有十伦
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远近、长幼、上下
鬼神、君臣、父子、夫妇是具体社会关系
贵贱、亲疏、远近、上下是模糊抽象的社会关系
《礼记 祭统》大传里说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呜呼,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
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中庸》里把五伦作为下之达道
在这种社会结构里
从“已”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
孔子先承认一个“已”
推已及人的已
对于这已,得加以克服于礼
克已就是修身
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
就可向外推了
从“已”到“家”,由“家”到“国”
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
由“已”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来的
故,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作者简介:
桑民强,1948年12月生于现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高中毕业,曾在企业担任中层干部。1985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杭州市残联委员、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喜欢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东海杂志、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50万字左右,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自强之路》(34万字),2017年出版《随语集》(30万字),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理事,华诗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