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的内容,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七)——换个角度看一看、想一想。
孟国泰先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指出,若想看到,就要做到:跳出框框想一想,由此及彼想一想,颠来倒去想一想,以小见大想一想,虚实结合想一想,四面八方想一想……想出一片新天地,想出人生新辉煌。
是啊,很多苦恼,换个角度看一看、想一想,也就不再苦恼。一位朋友曾对我说,他在单位里有好几次都被小人利用了,自己辛辛苦苦做成的事,最后被小人抢了功劳,自己却白忙了一场,弄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我对朋友说,他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呢?因为有用才会被利用。一个人没用,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也就不会被谁利用。一个人被人利用,正说明他是一个有用之人,突显了他的有用,这不是在为他的有用打广告、做宣传吗?再说,被人利用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让自己的有用不断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认可,而最终实现自己有用的价值。
被人利用,这本是令人想不通的事,但换个角度看一看、想一想,也就看明了,相通了,内心也就开朗了。
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大多是因为彼此的观点不同而引发的。观点不同,并不是说一方观点是对的,另一方观点就是错的,而很有可能是,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就拿看一块石头来说,甲乙两人相对而立,中间隔着一块石头,甲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是一头猪,而乙指着石头说,这石头像一只猫,于是甲乙两人围绕这块石头是像猪还是像猫,争执不下。其实,甲乙两人说得都对,站在甲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猪,而站在乙的角度去看,这块石头像猫,如果甲乙两人都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一看,就不会发生这般争执了。
人世间的很多争执,往往是因为不能变化角度、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造成的。
遇事我们总喜欢责备别人,而不检讨自己。比如,别人不尊敬自己,那是别人没有修养,而自己不尊敬别人,那是别人不值得尊敬;别人容不下自己,那是别人心胸狭窄,气量小,而自己容不下别人,那是别人是小人,不值得包容;自己有困难别人不伸手来帮,那是别人缺德,而别人有困难自己不伸手去帮,那是别人在骗取自己的钱财和同情。
而孔子又是怎样看、怎样想的呢?孔子说:“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对照孔子,为人处世,我们是不是多责备了别人,而少检讨了自己呢?
当我们也能像孔子一样,眼睛不是向外看专找别人的不是、专找这个世界的不是,而是换个角度,眼睛向内看,反思自己、内省自己,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过去的很多痛苦和纠结,也就看开了、想开了、释然了,心里也就像石头落地,轻松舒畅了。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