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的内容,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教育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六)——一沙一世界。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从一粒尘沙里可以看出世界。尘沙是多么渺小,世界是多么浩瀚,怎么可能从一粒尘沙里可以看出世界呢?这不是诗人在痴人说梦吗?我们还是先心平气和下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盯着一粒尘沙细细地看,静静地看,心无旁骛地看,慢慢地,我们就能从这粒尘沙里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看到一个丰富的世界。从一粒尘沙里可以看出世界,关键是要静得下心来,心静不下来,把世界放在你眼前,你也看不清、看不明、看不透。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和世界,都是由“一”和“一粒尘沙”生发出来的,只有静心专注的人,才能以小见大,从“一”看到“万”、从简单看到复杂、从浅显看到深刻。
一只羊身上,有多少个细胞呢?亿万个!无数个!从一只羊身上取走一个细胞,通过克隆技术,这一个细胞就能培育出一只完全相同的羊。克隆技术告诉我们,一只羊可以缩小到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可以放大到一只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羊的细胞可以代表一只羊,可以等于一只羊。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天呢?有一只羊身上的细胞那么多吗?远远没有,仅三万天左右而已。按照克隆原理,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缩小到一天,一天可以放大到一生。一个人怎样度过一天,就会怎样度过一生。所以,看一个人的一天,就能看到一个人的一生。
人克隆羊,让我不由想,如果哪一天,上帝也掌握了克隆技术,上帝从地球上撷取一粒尘沙,通过克隆技术,不就克隆出一个地球来了吗?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细胞无限扩大,当扩大到宇宙那么大时,其形状和构造跟一座宇宙相像;而当一座宇宙无限缩小,缩小到一个细胞那么小时,其形状和构造跟一个细胞相似。其实,生命并不卑微、并不渺小,每个生命都是一座宇宙。
羊身上的一个细胞,有着羊的形体、生命和情感;地球上的一粒尘沙,有着地球的体貌、历史和山水。请珍爱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因为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请珍惜地球上的每一粒尘沙,因为每一粒尘沙都是一个完整的地球。
一粒尘沙、一个细胞,尽管渺小,但请尊重它们,因为它们蕴含的,是一片生命的天空,一座浩瀚的宇宙,正如孟国泰先生所言:一水一海洋,一叶一春秋,一沙一世界,一石一宇宙。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