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师范,改变我命运的摇篮
文/绿野(湖南祁东)诵/梦锁清秋
1982年8月,我收到了祁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从77年8月当上民办教师,一直在生产队拿工分,受尽了窝囊气。经过几年的刻苦复习,终于拿到了金钥匙,从此,端起了铁饭碗。妻子也为我高兴!
我简单地收拾行李,踏上了去祁阳师范的绿皮火车。由于不能直达,只能从黎家坪坐汽车去祁阳汽车站,然后步行到达祁阳师范。
穿过宝塔街,祁阳师范的校门就出现在我眼前。迎新志愿者把我领到师15班教室。只见班主任坐在讲台报到,她见我到来,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接待了我。我目光注视报到册,不少同学先到了,年龄比我大的有,比我小的不多。大部分已婚,家中有老有少。二年进修学习不带薪,师范学校只包吃住,可见生活的艰辛了。
我从班主任的简介得知,姓周,名菊花,年龄与我差不多,教心理学的。我见她滿脸和谐可亲的样子,心中的疑虑顿时消失了。周老师相信我,安排我担任班干部,负责生活这一摊。
二年的师范培训深造,让我认识了一批好老师,我的语基和现代文讲师杨兴中老师,虽刚从大学毕业从教,但对我们有亲和力,加之又是祁东人。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后,我们又是同乡关系,无话不说。他经常把我的作文拿到作文课当范文传阅,给予我极大的鼓励。音乐教师杨嵩岚,他是落实政策才恢复从教的,年纪较大了,但非常敬业,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京胡、二胡、扬琴等。送我《二泉映月》的曲谱,印象很深。还有生物教师,从不照本宣科,教我们餐餐要喝点白酒,科学养生。政治课讲师蒋和平上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特别是他侧着身子板书,又快又好,叹为观止。
在校期间,校领导与我接触不多,但段老校长,年过花甲,声若宏钟,仰慕在心。后勤主任每月召开一次各班生活委员工作会,会后安排了宵夜,虽然是一碗新鲜猪肉面,但那美滋滋的香味,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校团委书记王红军,与我是高中同学。也特别关照我,二年中,为我在校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空就请我去他办公室喝茶聊天。
在祁师就读二年中,我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浯溪碑林。浯溪碑林不仅因规模和历史价值而闻名,还因其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石刻而受到重视。这些石刻涵盖了楷、草、隶、篆诸体,是唐代以来无数文人学士的题诗作赋的载体。浯溪碑林的起源与唐代诗人元结的《浯溪铭》密切相关,它的核心和精髓是大唐中兴颂碑,并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并镌刻于江边崖壁之上。字迹历经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辨,令后人叹为观止。
祁阳师范建在湘江岸边,只要登上学院附近的文昌宝塔,就可以看到湘水滚滚,江面上白帆点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幅幅壮丽的图画尽收眼底。
文昌宝塔,位于湘江东岸万卷书岩上。始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后因故被毁,至乾隆十一年(公元1744年)重建。塔高36.8米,采用砖石结构,共七级,每级共8门,塔基为双层须弥座,设计巧妙,结构奇特,雄伟壮观。游客络绎不绝,至今仍为祁阳的文化象征。
在校求学期间,文昌宝塔是我常去打卡之地。每逢考试前夕,我总要去文昌塔复习背题目。一去就呆上半天,一科一科地复习,一个一个题目背诵过关。说来也巧,每次大小考试成绩揭晓,我都名列前茅。因此,我越发仰慕文昌宝塔了!
在祁师,活动也丰富多彩。每期都有一周的劳动课。我们凿石垦壤,为学校开出了一个球场,移走了几座小山。提起搞劳动,我们这些民办教师出身的精壮劳力,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学校还特意为我们加饭添菜,正好填饱肚子。偷着乐呵!每期,还开展班级文体活动。我们师15班几次夺得了篮球、排球冠军。我几次上场当过后卫队员,为班上荣誉出力流汗。庆元旦、迎新年,我和雷和民等同学是班里的乐队骨干,自编自演、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受到校领导的好评。
在祁师求学二年,印象最深的是每半月徒步回家一次。从家至校往返百多里路,且是山路多。每到周六,我和同乡的刘望生,龙必权等人,在校吃过中饭,就开始徒步回家。经下马渡,爬枣园岭,过黄马塘水库,然后穿骑龙村路,到达家时已是半夜。第二天(周日),在家吃了中饭又徒步返校,双脚都走痛了。现在都不敢回想了!多年后同学聚会,还成为佳话。
那时期家里确实困难,我身上几乎没有零花钱。妻子要面子,说一个大男人,怎能身无分文呢?于是,她在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灯下赶缝鞋垫,还要带几岁的小孩。我每次回家,返校时妻子让我背上几十双鞋垫,去祁阳宝塔街卖给摊主。可得到十几元钱(每双0.25元),能让我买点必需品和零食充饥。终于度过了二年祁师求学的艰难岁月。这让我终生难忘贤妻的恩情!
1984年7月,我顺利完成了祁师二年的学业,照完毕业照,拿到了毕业证,告别了良师益友,走出了祁师的校门。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妻子抱着儿子早早地来祁东东站接我,看着妻儿那清瘦的面容,我实在愧欠他们太多。
2024.7.12
周绿森,笔名绿野,湖南衡阳祁东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祁东县作协常务理事,《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常在微信平台、都市头条和纸刊《兰亭书画》《西南文学》《夔州文学》《诗词月刊》《老年人》《湖南教育科技报》《衡阳日报》《祁东时报》《鼎山诗韵》《福苑流韵》《中华文化》《中华诗词》等发表作品。著作有《绿野风韵》《绿野诗词选》《绿野新诗歌词选》。创作歌词已出新歌有巜守民心》《烟雨落红》《江南幽梦》《今世忘不了你》等29首。多次在诗词比赛中获奖。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