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欲
文/魏楚瑜
小小县城,有一间鉴玉斋。
鉴玉斋主人程无尘一生鉴宝无数,资产颇丰,膝下独女程小玉从小聪慧过人,却在前几年遭遇意外瘸掉一腿,走路高低不平一摇一摆,自此封闭沉沦、不愿出门见人,工作和人生大事都成为程无尘心中的老大难题。程无尘手抚美玉,却常因眼前微瑕的“掌上美玉”而长吁短叹。
一日,鉴玉斋来了个贵客,肥头大耳、双眼通红,却是新上任的城关镇党委书记谭澜,程无尘不敢怠慢,赶忙迎了上去;
“谭书记……”
“老同学啊,这么叫你就生分了,就叫老谭不行吗?”
“老~老谭,您工作千头万绪、日理万机,今日如何有空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你啊,从小就是这么书生气,到现在还是这样,说话文绉绉,做事酸溜溜,我侄女的事我听说了。我都调过来几天了,你也不开口,还要我自己上门服务。”
“不敢当,谭~老谭。爱女这个事,确实是我日思夜想的烦心事,但我哪里好意思来打扰你呢?”
“这多大个事啊,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就要我侄女去镇财政所上班,不用考试,直接去!”
“这怎么行,不按程序走,会被人说的,要是闹到网上去,岂不给您带来大麻烦了?”
“放心吧,没问题的。你也别推脱了,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我也还得托你老弟给我办件事呢。”
“但说无妨。”
只见谭澜从手包里拿出一个绸布包,往桌上一放:
“都说你毕业后去了和田和南阳学玉石鉴定,有一双“火眼金睛”。你帮我看看,这玉它真不真,价值几何?”
程无尘定睛一看,长吸一口气,眼前这东西灰雾蒙蒙、质地杂糅,和玉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他抬头再看看谭澜,眼神似笑非笑,也和桌上的“玉”一般灰雾蒙蒙、浑浊不堪。
程无尘不说话,背手围绕着桌子踱步,一圈又一圈。而谭澜安然不动,只是笑眯眯的望着桌上的“玉”,一会又看看程无尘,也不说话。
冻结的空气被一声“爸,我回来了”打破,程无尘的女儿程小玉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看见谭澜不禁一愣:
“谭书记?”
程无尘正纳闷,程小玉说话了:
“爸,你真的和谭书记认识啊,今天我那街道办工作的同学要我出去一趟,到了她那里才知道是谭书记要带我去城关镇财政所。我开始还以为是骗子呢,结果到了财政所,一拨儿人都喊谭书记,把我给整蒙了,跟做梦一样。谭书记要我先慢慢填表,没想到他到我们家来了,你俩真的认识啊?”
“在家里叫什么谭书记,叫我谭叔叔就可以了。”谭澜那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放光发亮,一伸手就要去搭程小玉的肩膀,程无尘眼疾手快,把女儿揽到自己身后:
“谭~老谭是爸爸的发小,中专毕业后他继续深造、从政;爸爸穷,从小去了外地闯荡,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叫谭叔叔。”
“谭书~叔好!”程小玉显然被谭澜吓到了,慢慢的往后面退。
“还不快点进去准备明天上班的东西去。”程小玉得了父亲的赦令,一瘸一拐的走了。
“侄女聪明漂亮,我们镇政府里里外外,都找不出一个这样的。若不是走路不方便,我真想把她放在办公室搞机要接待。”
“不必了,谭书记~老谭,这玉的确是好玉,你都上门服务了,我也来个一条龙服务,这玉我三万收了,小玉不爱抛头露面,大学学的是金融,就在财政所挺好,你给个账户号,我明天就转钱过去。”
“老同学你倒也没别人说的那么迂腐啊,还是挺懂的,哈哈哈哈哈,你的意思我也懂了,为了避嫌,我以后也不去打扰侄女了。”
谭澜大摇大摆扬长而去,只留下桌上那坨灰雾蒙蒙、浑浊不堪的“美玉”和程无尘“面面相觑”。程无尘苦笑一声,把它收了起来。
翌日,程小玉到财政所报到上班,也还顺利。而程无尘的鉴玉斋,生意却出奇的“好”了起来,数月来,城关镇镇长、财政所所长、街道社区的书记主任,接踵而至,都是来找程无尘“鉴玉”。拿出来的“玉”,和谭澜当初带来的仿佛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一样,皆是灰雾蒙蒙、浑浊不堪。他们的眼神,也仿佛和谭澜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一样,皆是灰雾蒙蒙、浑浊不堪。程无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只是私下里叮嘱程小玉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一心要扑在工作上。
程小玉也争气,基础扎实、工作勤奋,一年下来,就在财政所当上了骨干,所长也很信任她,大小事情全交给她一把抓。
而一直亏本收“玉”的鉴玉斋也终于不堪重负,关门大吉。奇怪的是,程小玉放着财政所好好的干部不当,也跟着鉴玉斋一夜蒸发,消失不见。
一个月后,纪委将城关镇上上下下一拨人等全部带走,挪用资金证据确凿,事事有记载、条条有账目。
一时间,县城里传闻四起,有说程小玉是纪委派来暗访的,也有说程无尘一家被谭书记的手下给办掉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千里之外的桃源乡,突然搬来了一户奇怪的人家,一家人足不出户,只有个老人会趁着天晴日朗的时候,搬出一堆灰雾蒙蒙、浑浊不堪的石头来晾晒。
有好奇的过客忍不住发问:您这晒的是什么宝贝啊?价值几何?
老人笑了笑:“这个宝贝啊,有讲究。若是心中有欲,这便是一堆石头;若是心中无欲,这可就是造福一方的无上“美玉!”
作者简介:
魏楚瑜,男,80后,有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作品散见于《湖南作家》《参花》《人民日报》《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