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潘望之,中国少年作家学会理事,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省朗诵协会会员。
追忆鲁迅
文/潘望之
从故乡的青石板路,你走过了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或许你那时也没想到,从烟雨苍茫的这里你也跟上了他们的足迹。
你可以趁着朦胧的月色,擎着一艘小船;你可以听着蝉鸣莺啼,给每一朵花标上属于自己的名字;或许你还可以描绣像小说上的春风十里。但听你说:“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受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
缘是你在课桌上刻的一个"早",就是你为父亲起早抓药的印迹。我同你一般恨那位庸医,在那样黑暗与沉寂的社会中,你见证着一个个卑鄙无耻的封建痼疾。印象中的你,有那样锐利的眉毛,像是隶体字般,那鲜明的目光有神而明亮,无时不在说着:是怎样?我就是我。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短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着你对现实社会的不可调和,还有你那素色长衫,风吹起,扬出了中国的新道路。“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报国无门,爱国有罪,生活在这封建社会的你,没有如同两岸峭壁夹峙上的江水,循着既定的轨迹顺从地流淌,写着不及河流辉煌的痕迹,而是如惊涛向两岸的顽石发起了猛烈的冲击,那激浪汇合成震天动地的咆哮。你的诗文像一声声嘹亮的号角,激昂的声调和着悲怆的弦音,穿云裂石,响遏行石:“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们的讲话,也大抵包着绸缎以至草叶子的,假如将这撕去了,人们就也爱听,也怕听。人们给这样的讲话起了一个看起来不是那么有力量的名字--讽刺家。人们这样讲你,但我想你的铮铮铁骨并不能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或许雨中的你,等着我们抛开浮华,走进你的路,读懂你的心。








https://mp.weixin.qq.com/s/bqwkozix-1k0ICwE7-aBuw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橙色网址↑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