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有感五一劳动奖章
*陈艳冰
明媚阳光五月天,奖章更比百花鲜。山村富裕仗高手,都市繁华凭铁肩。
歌劳动,赞才贤。江山万里续新篇。行行精进强科技,复兴中华宏梦圆。
封小荣点评:《鹧鸪天.有感五一劳动奖章》,以五一劳动奖章为主题,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国家发展的期许。
“明媚阳光五月天,奖章更比百花鲜”,以明媚的五月阳光为背景,将五一劳动奖章与百花争艳的场景相提并论,巧妙地引出主题,同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山村富裕仗高手,都市繁华凭铁肩”,赞美了劳动者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歌劳动,赞才贤”,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对劳动和才贤的颂扬。同时,与上文的赞美相呼应,增强了词作整体感染力。
“江山万里续新篇,行行精进強科技,复兴中华宏梦圆”,以豪迈的笔触,展望了国家发展未来,強调了科技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
词作语言精练,意象生动,主题深远,情感至深至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吟萱草花
*陈艳冰
又逢驿道几回眸,似见娘亲月倚楼。
萃取橙光何灿烂,也无风雨也无忧。
封小荣点评:《吟萱草花》这首诗,以萱草花为引,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其构思巧妙,语言简洁而优美,意蕴丰富意境深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构思巧妙。体现在作者将萱草花与母亲的形象相结合,并用萱草花巧妙地串连起全诗,使得各种意象和细节互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母爱的世界。萱草花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寓意的花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母爱的象征。诗中,作者把母亲比喻成“橙光何灿烂”的萱草花,表达了对母亲美丽、温暖的赞美,凸显了母爱的光辉和伟大。
其次,语言优美动人。诗中“几回眸”、“月倚楼”、“橙光何灿烂”等动感词语,读来如一幅幅温情画卷,使诗作更加生动和立体。同时,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萃取橙光何灿烂”,把母亲比喻成有如萱草花一样光彩夺目,温暖亮丽;“也无风雨也无忧”,用二个“也无”排比,更增強了情感的表现力。
再次,在意境的营造上,此诗更是达到了深邃的境地。作者通过对萱草花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赞美,还探索了母爱的意义与价值。诗人开篇以“驿道”暗喻为人生旅途,以“又逢”为情感触发点,由“橙光灿烂”转结至“也无风雨也无忧”,让读者顿悟,人生旅途,有母爱的温暖和辉照,将驱散前行的风雨,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这种意境的营造,让诗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意蕴。
综上,《吟萱草花》是首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咏木香花
*陈艳冰
微风浅夏暗浮香,幽梦舒帘画趣长。
无意高台争锦冠,有心深巷伴书房。
晨曦浴露姿容媚,夕照披辉神采扬。
今世结缘常相守,花开花谢入诗行。
封小荣点评:这首《咏木香花》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木香花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感悟。
开篇,作者以“微风浅夏暗浮香”起句,巧妙地用“微风”、“浅夏”及暗浮的香气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氛围,构建了一个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場景,引人入胜。接着,“幽梦舒帘画趣长”一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画卷。绮梦幽幽,是静态美。花蔓舒展,是动态美。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使木香花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画趣长〞既是对木香花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和表达。作者将自己对木香花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融入其中,让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意境。
颔联两句,“无意高台争锦冠,有心深巷伴书房”,作者通过木香花无意出头争艳,却甘愿在幽深的小巷陪伴书房这一对照,凸显了木香花的清雅与高洁。这种品格不仅让读者对木香花产生好感,也使人对作者所表达的生活态度萌生敬意。
颈联两句,“晨曦浴露姿容媚,夕照披辉神采扬”,用拟人手法细致描摹了木香花在清晨和黄昏不同时刻展露的迷人风貌,多方位的显示了木香花的外在美及内里秀。使读者在感受木香花美丽与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最后二句“今世结缘常相守,花开花谢入诗行”,作者通过倾诉自己与木香花之间的深厚情感,寄托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任凭花开花谢,人生起伏,木香花始终与人默默相伴,成为作者笔下的永恒。
这是一首咏物佳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其巧妙的构思,深邃的意境,让人一首读后,味留唇齿。
咏石榴
*陈艳冰
嫣红灼灼夏临津,游客安知此木辛。
雨暴风狂花不败,只为秋后果莘莘。
封小荣点评:《咏石榴》小诗,别开蹊径,言简意深,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仅28字,便将石榴花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开篇“嫣红灼灼夏临津”,用笔精妙,鲜艳夺目的石榴花景象立现满眼。这句,既凸显了石榴花的颜值,又巧妙地交待了季节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承句“游客安知此木辛”,借观赏者的视角,感叹石榴树生长的艰辛和不易。它暗示了石榴树虽外表艳丽,可背后却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这种情感上的铺垫,使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第三句,“雨暴风狂花不败”,这一意象的转折,形象地描述了石榴花在恶劣的环境下的坚韧和顽强。通过对比,加深了石榴花形象鲜明的视觉感,也呼应了全诗主题。
结句“只为秋后果莘莘”,则将石榴花的坚韧和顽强升华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石榴花树之所以能抵挡恶劣环境,是因为它心怀美好目标,要在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令人深思,令人感慨。
此诗意象丰富,语言生动,魅力独特。值得细品。
《如是诗刊》群外投稿信箱:
939962214@qq.com
本《如是诗刊》以质发稿,不收费,亦无稿费。所投稿件,文责自负。投稿即视为同意本规定。
名誉顾问:非 马(美国) 陈铭华(美国) 厉 雄(西班牙)
顾问:刘国芳
总编:黄春祥
副总编:也牛
同题诗主持:白水
编辑部主任:花祥晨 编辑部副主任:温小抚 汪全辉
编辑:米粒、草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