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苏炜、周建平
7月11日,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为来南沙图书馆“大咖人文讲堂”做《中国诗词在海外》讲座的美国耶鲁大学的苏炜教授颁发第二届“读经典 写笔记”征文大赛“特等奖”获奖证书。
第二届“读经典 写笔记”征文大赛是由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羊城晚报社、广东视窗、广州图书馆、南沙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大赛自去年4月21日启动至8月30日截稿,短短几个月内,组委会收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稿件8000余篇,创下了历史新高。
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8名,以及优秀奖132名。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这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苏炜的作品《苏炜:肩头上的道钉之光——我读<道钉传奇>》更是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江冰教授点评称赞“其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造诣。”

此前,苏炜从耶鲁大学发来获奖感言(视频音频原记录如下):
说说我获奖的这篇文章。大家好啊!我是苏炜,我从美国耶鲁大学向大家问好!也祝贺这次世界读书日活动,预祝她的圆满成功!我要首先谢谢这次第二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的征文大赛,给我这个荣誉,让我有点受之有愧啊。也谢谢广东省文化学会、生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晚报社、广州图书馆、南沙图书挂等众多的单位主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我参与征文和评奖的这篇文章,是我为长篇小说《道钉传奇》写的一篇导读。这个《道钉传奇》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最近出版。这是一篇反映一百五十多年以前,中国的劳工就是我们从前称的华工,在美国修筑贯贯通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伟大工程这个壮烈史诗的一个长篇小说。而这样一个中国华工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曾经在整个一百年间都受到了美国官方的忽略和有意的掩盖。一直到我自己作为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研究生,在1984年出席由加州橙县政府主办的一个叫“铁汉金钉”的酒会,才第一次以官方身份,正式肯定和表彰华工百年前的历史功绩。
那是在115年以后啊,美国政府才第一次公开承认和表彰华工100年前对美国做出的伟大贡献。所以这个修筑铁路的故事,首先在那个时候我自己写成了一个舞台剧,就用这个酒会的名字《铁汉金钉》;在2019年,《铁汉金钉》作为一个清唱剧,这是斯坦福大学主办的项目,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和在史丹福音乐厅首演。这个作者全颂今先生,当时在现场听了这个音乐会,很受感动。所以他就开始着手写他的华工题材的长篇小说,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实地勘察,为此写出了这个长篇小说《道钉传奇》,他传给传了初稿给我看,让我很受感动。他希望我为这个这个长篇写上几句话,我就很认真的花时间,浏览了他的长篇,然后就写了这篇关于《道钉传奇》的导读。
没想到我这不经意的这个投稿,就得到了今天这个奖项,我自己其实内心有点惶恐不安。但是我看到有这么多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参加这个世界读书会的征文,我感到很兴奋。在我自己来说,我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视野,也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读书更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基本的素质。所以我认为在这个世界读书日举行今天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衷心的,隔着一道大洋,预祝这个活动的举办成功。也希望我自己能够在未来,仍然能够成为参与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一员。好,谢谢大家!(记者 何金德)



整理发布: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