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炉观镇
文/耿志平(甘肃)
炉观镇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部,因走亲戚,我在那里待了几天。
从郴州到炉观镇将近四百公里,一路上植被茂盛,降雨量丰沛,去的路上是阴天,到了新化境内, 竟然在下中雨,轿车雨刷一刻也不能停。下车有点冷,没有了往天的闷热,很舒服。
炉观镇的中心不足两公里,街道两旁门市林立,有好几家超市,水果店更多,理发店,药房隔十几米就有一家,买东西特别方便。餐馆里满满的烟火气和香味。
一条叫大洋江的河流绕镇而过,河水滔滔,比我家乡的马连河还要宽阔,水流迅猛,因为天天下雨的缘故,水很浑浊。我扔了一块石头砸在水面,嗵的一声,就没了影子,感觉水很深。有两个人在钓鱼,一个背着电瓶的人,电到了一条两斤多的鱼。
河的两岸住着居民,都是三四层的楼房,空地上种着玉米和豆角、南瓜、红薯、芋头、辣椒、丝瓜、苦瓜等蔬菜,长势很好。只是湖南是丘陵地形,地块都不大,三四米后就成了上坡地,人也只能因地制宜,民以食为天,不能浪费任何可以耕种的土地。
炉观镇村支部是一幢三层的小楼,干净卫生,旁边有健身器材。不远处有一个蓝色的炉观镇镇级河长公示牌,写着大洋江的情况,上面还有负责人的名字和职务,包括河长、监督长、督察长、警长、检察长。看了告示牌我才知道,这条干流的起点是清江村,终点是花园村,长度59.21公里。亲家告诉我他们从小到大都叫这条河为炉观河,以前河水更大,上游建了几个水力发电站,水被截流了一部分,就这我都感觉河水很多。
炉观镇每逢农历三八的集市,早上七点多,赶集的人就来了,街口一个卖牛肉的摊位,生意火爆,价格很便宜,牛排十五块钱一斤,牛肉也只要二十五块钱。卖西瓜的汽车喇叭里喊着:新鲜的西瓜,一块钱一斤,我听了好几遍才听清楚他用方言说的话。旱烟叶被粉成了长长的细丝,几个老年男人在挑选,它永远得到烟瘾大又觉着香烟贵的男人的青睐。卖鸡的女人两个篓子随意放在别人门市前面,她正在拔杀掉的一只鸡毛。路边的服装摊,卖着廉价的衣服和鞋子,有人在挑选,喇叭声很吵。卖麻辣菜的生意兴隆,有荤有素,几十种菜让人很有食欲,我们昨天吃过,辣而不油腻,味道很符合我胃口,难怪生意那么好,南方北方的人都爱吃。
集市上人不是很多,衣着都很随便,几乎没有化妆的人,大概是这里夏天炎热,人往往大汗淋漓,就算化了妆,一会就成了花脸猫,也就省的化妆了。男女老少都是光脚丫,男人穿拖鞋,袜子在这个季节也没用武之地了,我真替卖袜子的老板着急。有几个“摩的”师傅靠在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旁等顾客。
由于地势的限制,镇子中心东边高,西边低。“零食很忙”的连锁店这里也有,几千种商品价格便宜,装修风格与郴州一模一样,店面干净,就算买一个很小的食品也可以称重,老板也不会嫌弃,生意特别的好。隔壁是一家卖冰淇淋的店,左右两边放了七个冰柜,雪糕比零售的便宜,比批发的稍微贵一点,有几百个品种。
这里的人大多数嗓门大,说一口方言,感觉像吵架一样。做生意不强买强卖,服装店旁边就有肉店,店主也不会嫌弃,门口有别的摊位,他们也相安无事。水果价格挺高,品种不是太多,服务倒是很好,我买了葡萄和桃、李子,他问我要不要清洗,柜台旁边就是洗菜池子,在我们那里是没有这种服务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没那么多的客套,每顿饭都做好多菜,他们最爱吃的是三合汤,就是把牛肚,牛肉,牛血烩在一起,我也很喜欢吃。有客人来,就会杀鸡,和板栗一起做,味道杠杠的。餐桌上有油炸青蛙,黄鳝,虾,还有用豆腐干和肉一起炒的菜,一大桌菜,基本上没有凉拌菜,素菜都是用猪油炒的,味道清淡,别有一番风味。他们把吃饭叫恰饭,盛饭叫装饭,爱喝自己酿的药酒和杨梅酒,米酒。虽然饭菜与北方做法不同,早餐是米粉,中餐晚餐都是大米饭,但我这个馋嘴猫每顿都恰的饱饱的,也感觉很好吃。不会做某事他们说搞不赢。
这边的人大多长寿,儿媳妇的奶奶九十岁,耳聪目明,行动自如,见儿孙回来特别高兴,脸上除了老年斑,完全看不出像九十岁的人,皱纹都很少,生活完全自理,实在让人羡慕。我和儿子给老人的红包她执意不收,说是收了晚上睡不着,老想这事,我们也只能作罢,不能让老人有心理负担。老伯母九十岁生日,简单而热闹,看着来的至亲好友,老人特别开心, 毕竟见一面少一面。她还特意走过来告诉我招待不周,让我多多包涵,当然这得我儿媳妇翻译我才懂老人家说的啥。
这里和我们同龄的人大多两个孩子,而他们的子女都三四个孩子,秉承着多子多福的习惯。听说超生的也罚了款,他们可不在乎。他们把女孩叫女儿,儿子叫崽,就算生两个崽还要生,一定要儿女双全。他们把嫂子叫嫂嫂,把姐夫叫太阳,姑父和姑姑也叫太阳。奶奶的读音不是nai nai,叫nie nie,一般把n,l分不清,奶奶的读音是个例外。
第一次见面时要给晚辈红包,我儿子要给,我不用。我们走之前,他们也给红包,儿媳妇的两个舅妈除了给我儿子红包,还给我包了一千元红包,在她家里吃住几天,还给红包,让我很感动,赶紧谢谢,邀请他们来我家玩。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很是亲密,让人羡慕,两个嫂子特别贤惠,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临出门,老伯母让我儿子儿媳拜已经去世的爷爷,他们把爷爷叫公公,说是公公会保佑的。她说我亲家是他老爸最爱的儿子,他很孝顺,心地善良,这句话我听懂了。还嘱咐我儿子好好照顾她孙女,路上小心。老人尽管放心,她女儿在我家一家人都很宠她,不会让她受委屈的。老人家脑子真清楚,说话干事一点不糊涂,真是儿孙的福气。
亲家两口子留在老家照看老人,没和我们一起回来。儿媳的大舅妈给我们摘了玉米和豇豆,二舅妈给了几十个土鸡蛋。亲家母卤了好多牛肉,买了豆腐干和红薯粉,让我带回郴州吃。雨又在下,车驰骋在路上,山,树,人都远远的在身后了,这几天遇见的美好,是那么让人感动和难忘。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