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研学旅行 培养长征精神
作者:曾尚文
为了锤炼学生意志,我带领汨罗二中国防班的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与长征起点江西瑞金来一次“梦”的邂逅!
汨罗市第二中学国防班是在湖南省军分区、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和岳阳军分区、人武部的帮助下筹建的湘北首个高中国防教育特色班,是“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落实。开班已来,国防班以严明的纪律和令行禁止的作风闻名于“市”,引起了汨罗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适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我带领国防一班与长征起点瑞金的缘分由此拉开序幕。
7月7日早上7:00,张小广校长对国防班同学的“红色研学之旅”做了动员,他希望同学们在路途遥远的旅途中做到“不怕困难、一切行动听指挥、踏踏实实的完成研学任务”。周卫东副校长给同学们布置了研学任务,他希望所有的同学在研学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领悟。在两位校长一路平安的祝福声中,国防一班研学旅行的队伍有序的登上大巴车,正式开启“红色之旅”。
680多公里的路程,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对于以前从没坐过那么久的车的国防班新生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一路上学生们表现大大出乎老师们的意料,沿途军歌嘹亮,同学们精神抖擞。部分同学带有教材、错题本和文学书籍在默默地学习,部分同学抓住这个机会和同学交流各学科学习的技巧,部分同学在预测期中考试的题目。放眼望去同学们丝毫没有畏惧这漫长的路途。
红色之旅的第一站到达的是福建长汀,一个能媲美湖南凤凰的小城,体验中国古老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经老师的简单讲解之后,同学们都对扎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由于每个人在捆扎时想法不一、染料浸染程度不一,老师鼓励同学们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别具一格的审美能力,做出自己想要呈现的作品,零零后的他们,即拥有国防班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制作的过程中,每个同学的做法都不相同,每个人选择的颜色都不相同,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一瞬间觉得这个画面好美。半个小时后,同学们的作品陆续出炉,许多同学的作品都出乎老师和同学们的意料,简单的颜料在同学们的手中变幻出最梦幻的色彩,女生手下的如泛着涟漪的清波,男生染出的如波纹滚滚的巨浪,绚丽有绚丽的美,朴素有朴素的雅,引得老师们纷纷拍照留念,很多同学表示要把自己的处女座送给自己的妈妈,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老师们的肯定,他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妈妈接受自己的作品时的自豪。最让扎染老师感动的是同学们完成了自己的制作后把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地毯上也没有留下任何染料的痕迹。
第二站是江西瑞金的华屋,“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红军村’,苏区时期,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上世纪30年代初的扩红运动中,华屋4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送入红军队伍,出征前他们商定在后山各种一棵松树,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可最后竟无一人返回,留下17棵松树……”听到导游的这番话,国防班的同学脸上浮现出对革命年代人们不惧牺牲精神的敬佩,也环顾四周想找到这17棵松树表达对烈士的深深缅怀。华屋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在党中央政策的关怀下,华屋从2018年纯收入不足4000元到2023年已经突破10000元。同学们先参观了华屋革命时期的老房子,与老房子里的老爷爷聊天,听他们讲起那个物质匮乏但信仰坚定的年代,听他们讲在党的关怀下华屋日新月异的变化。随后国防班走到后山,寻访那17棵松树,松树已经高大挺拔,错落在后山的山坡上,同学们在红军烈士亭前脱帽、肃立、默哀三分钟,在这安静的只听得到风声和鸟鸣三分钟里,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在先辈的感召之下,在前行的道路上同学们有了更加坚定信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同学们小学课文里的内容,今天同学们真正到了“红井”所在地,听讲解员讲毛主席打破封建迷信,力排众议为当地村民大打水井的故事,同学们环绕红井,亲自体验打水并试喝“红井水”,感受当地人对毛主席的深深思念之情。
行程的最后,国防班的同学们参观了位于瑞金苏维埃纪念园内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他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下车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是个醒目的大字呈现在眼前,下面是一组人物浮雕。博物馆内通过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呈现了从1921到1949这一段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同学们不时在油画、雕像前驻足观看、讨论,气氛热烈,他们真切的感受这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一路上,国防班同学的表现有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与围观,他们纷纷拿起手机给英姿飒爽的国防班学子拍照,饭店和宾馆的服务人员都竖起大拇指说国防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我们的学生走后留下的是整理好的餐桌和叠好了豆腐块的被子。扎染老师也羡慕的对我说“要是我教的学生都是这样既服从大局又有自己的思想该有多好啊!”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汨罗二中国防班的学子们一定会克服更多的障碍,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沿途掠影
个人简历曾尚文,男,1964年12月2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近10年一直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及时总结经验,近年来,有15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中学语文教学》及《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高中作文指导课策略研究》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创办《蓝墨水上游》校报,为师生提供语文教育教学探究与交流的平台,活跃师生读写文化。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服务社区,体察社情民意,帮扶帮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
2019年11月辅导学生参加湖南省中学生作文比赛,获省级二等奖三项,2022年上学期辅导学生周婉双等同学的作品《三江镇西瓜种植的喜与忧》参加湖南省第31届中学生科普作文大赛获省级一等奖。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