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油”白菜汤!
文 /曹丽艳
这件事儿是真的。
那是1974年秋,我刚高中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团结林场,那是当年林口林业局的三个青年点之一,我们是首批上山青年,有六十多人。当时刚建场,条件很简陋,男生住的是帐篷,女生住的是刚盖好的家属房,食堂也在简易的帐篷里。由于我们刚上班,第一年也没有种菜,就是白菜土豆萝卜这老三样,这些也是从外地拉回来的。主食就是大碴子 窝窝头,偶尔有馒头,那时细粮票每人每月才5斤。菜里的油水也很少,每天清汤寡水的汤,配上“大眼”的窝窝头,是我们三餐的标配。
那天早晨,照样是窝头 白菜汤,可是令人意外的是白菜汤的上面一层白花花的“油花”,当时同学们都高兴坏了,奔走相告,互相着:“今早的白菜汤油可大了,上面漂一层油花,一定能好吃了”,一大锅汤,一毛钱一碗,不一会儿的功夫菜盆就见底了。喝着喝着不知哪位同学先说的,这汤里的油怎么“烀”嘴呢?一个人说 , 大家也都附合着说,这汤怎么好像有“外味儿”呢,直到我们班的一个男生,从汤里挑出一根筷子长的白线,大家才惊鄂的放下饭盒,把目光投向了他,只见他用手缕着这根白线,发现线头上有一公分长的黑印,这时一个眼尖反应快的同学大声的说:“是蜡捻” 啊呀 ,是一根蜡烛掉到锅里了,天呐!我们喝的是“蜡油汤”啊。随着这一声“蜡油汤的声音,同学们都放下了饭盒,有的甚至呕吐起来,大家都觉得恶心至极,好像嘴里嗓子里有一种被烀住的感觉。同学们吵吵闹闹的找来了场领导和做饭的同学,大家七嘴八舌,不依不饶,做饭的同学也挺委屈的,她说:“早晨起的早,林场又没有电,点着蜡烛做菜汤,做好后,就把蜡粘在了锅台上,谁知那帐篷四面透风,把蜡吹倒了,掉进锅里,就成了这一锅蜡油白菜汤了”,听了她的解释,领导狠狠地批评了食堂的工作人员,让她们增强责任心,下次一定要注意。由于条件艰苦,风吹灭了蜡烛掉到锅里,谁也没有办法,只当是品尝了这人间“美味”吧,哎,多么难忘的岁月啊!
今年是我们毕业五十周年,前几天同学群里,又有人把喝“蜡油汤”这件事翻腾出来,大家津津乐道的讲起了这件难忘往事。有的同学说,因为当年喝的这个特殊的“汤”,所以我们都快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倍棒,神情气爽,耳聪目明,精力旺盛。
想想年轻时的经历,现在觉得都是财富。是那艰苦的岁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增长了我们的阅历。
礼赞:曾经年轻的这一代。
礼赞:曾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20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