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感悟】择日(34)
再读《唐诗宋词鉴赏》,重新体会,越来越觉得古人的天才伟大。字字紧扣而非模仿,完全是自己感悟后的创造,一切那么精炼、得体、富有智慧。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显出笔力软弱,也没有地方让后人吹毛求疵,处处闪现出创意与睿智之光。
那些人生的忧郁、失落、沮丧、得意与快乐,都潜在在字里行间,令人反复研读,总有新的感悟。
这种精神使我印象强烈,它那么伟大、威严、崇高,让后人无法超越,到达这样的高度,除了是作者深沉的天才、与生俱来的品性之外,与当时豁达宽容的社会人文背景也密不可分。终于汇成了这部伟大的、独特存在的旷世之作,代代相传。
在这些作品中,世间和人生的经验提供的素材都臣服于诗人的笔触之下。作用是替诗人代言,任诗人驱使。伟大的作品,把我们汇聚到它的身边,细细分享着,这部著作中诗人的见识高度。
其实,世间在置于我们感官之前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己经与当下的人文背景融合了。我们在之后的几百、上千年里,再没有发现有超越的作品。这就说明:那些具有才华卓越的、伟大而纯粹精神的诗人、艺术家们,己永远地故去了。
当下,那些笔于平庸的生活,入世过深的俗念和俗套,让诗人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似乎己降格到了普通人的水准。一些媚俗的作品,却在替达官贵人代言之后,成为了领引时代之风。
这些太重于时事需求,刻意妥协于世俗生存的经验作品,它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而是为了某种利益,曲意承奉的。这种现象,让崇高的诗人,艺术家的天性,沉默无语地集体走向了死亡之路。
那么,那些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的诗人与艺术家们,你们留下了什么作品,值得让后人去宣扬的呢?除了比普通人多拥有几张纸币之外,你到底还有什么值得传承的呢?
晨曦,2024年7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