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丧 失
▢ 刘 欣
凋悲的小河
响彻在通宵的泪水
命丢失的残魂
空荡感念的纯露
在这复杂的人际时代
可否继续
鸣响出雷锋之歌?
在你和我类似的情形下
可否让红色的吻
延接着过去 一路走来?
但如今,你却这般无奈
在当下,你却那般
伤痕累累
是你忘记了时光的抱怨?
还是你的凌乱与不堪
在十字街头
衔接着悲与殇?
老石碣被新石碣压埋
狂动的白霜送葬着
不狂动的昔日
红又专的描白
仅仅是闲暇之间的聊叙
在这创造尤物的亿秒间
有一个生命
还有一百个生命
一千 一万个生命
都坦荡于苍白与无息
都被天空损灭各自的权益
正如你的自由之声
融进入含情脉脉的烂漫后
就守望着一切的全部
这———就是你的一切
但却丢失了躺倒的历史
而你的生命
正如这繁纷复杂的历史一样
在腐烂的时光中
已找不到一脉相承的根
❂ 诗人简介:
刘欣,1980年出生。酷爱诗歌、散文、朗诵。诗歌协会会员。现在北京联合大学人事处任职。2023年12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世界翻译联盟盟员。著有诗歌集《彩虹的微笑》、《嚼不烂的石头》。分别由《作家出版社》和《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其他作品散见于《神剑》杂志、《星星》杂志、《诗刊》、《中国社会科学报》、《诗文化》等刊物。本人还翻译过译著《能不能宽容一些》、《镜中人是谁》、《感谢的艺术》、《体育百科问答》等。
✪诗歌评论家童年点评:
诗即人的灵魂呈现。常言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主要指涉人的元气乃至精神底色。倘若一个人丧失了元气导致精神全面坍塌,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刘欣的这首诗较好地揭示了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当代人的社交、生存、人文以及生命困惑。读来着实发人深思。
✪ 诗歌评论家无忧老师的点评:
《丧失》一诗,主题好—推崇红色记忆。不足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表现和倡导的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社会平等思想,是自墨家(兼爱、平等、尚贤)、法家(奖励耕战、抑制豪强)、兵家(进不邀功,退不避责,唯利家国)、阴阳五行学说(万物存在于阴阳对立统一之中,五行相生相克,与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和辩证统一规律的内在相似)就深刻存在的文化基因;诗经中“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曹刿论战中“何以战”的表述,杜甫对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之广厦的畅想,李白“愿斩月中桂,都付贫者莘”白居易“可怜生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而当下利己主义、个人自由化泛滥,不过是历史前进发展的逆流。
❂ 评论家童年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