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旧事中的人性善恶圆满
梦在远方
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发布“上谕”
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
所有乡试,会试
各省岁科考试全部停止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
延续了1300年的
“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晚清中国
逢此“数千年未有之巨变”
于政,于学,于国,于家,于人
都出现从未面对过的“局面和变数”
尤其是癸卯(1903),甲辰(1904)
两年的进士
他们寒窗苦读
登上了金榜题名的人生“峰巅之处”
没想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无边落木潇潇下
尽是西风凋蔽树”
“天子门生”在“忽喇喇大厦倾”
的历史震荡中
再无心情“曲江赴宴,雁塔题诗”
1904年,清政府将他们全部集中
在京师大学堂附设的"进士馆”
详定“维新”章程
延聘“西学”名师
放弃五经四书,强化学习
“法律、政治、经济、外交知识”
完成新旧文化交替的“身份过渡”
“科举文化人”大都僵化愚腐
他们的转型几乎需要“脱胎换骨”
状元,翰林、御史等
因“清庭旧衙门”被裁
很多人丢官失业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满朝朱紫贵,云遮失归途
无法统计
有多少人
“与时俱进”完成了身份蜕变
又有多少人
“迂腐僵硬”不得不沦落江湖

郭铭鼎,字勋臣
“河洛科举史”上最后一位进士
公元1864年
出生于偃师县府店乡双塔村
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
反而成长于乡野茅庐
幼时天姿聪慧,勤勉上进
“想做人上人,吃尽人间苦”
都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
公元1893年,29岁中举
出任考城(兰考)县“教谕训导”
品端学优,深得老百姓支持仰慕
及至中年,依然求索不止
终于在1903年,39岁
在清庭殿试中
登科二甲,第39名进士
只可惜时运不佳,适逢乱世
1904年不得不入“进士馆转型学习”
1906年毕业
一介书生,42岁的郭铭鼎
偏偏被授予“陆军部主事”
按理说投笔从戎带兵打仗
照样可以光宗耀祖
只可惜郭铭鼎不通时务
抬望眼,刀枪剑戟都生疏
再回首,日暮乡关在何处?
在北京呆了几年之后
不仅未能找到感觉,大展宏图
反而因为支持“光绪帝新政”
在宫庭斗争中受尽了
许多颠沛流离之苦
最后被罢官削职,贬离京师
郭铭鼎无颜见
偃师县府店镇双塔村家乡父老
悄然退居
河南伊川县鸣皋镇伊川书院
步程颐,程颢之后尘,讲学于私塾
毕竟是在北京见过世面的人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新学旧学,时政洋务
开河洛风气之先
成为伊川县远近闻名的“通才鸿儒”

清光绪年间
伊川县鸣皋镇孟氏“武举”孟标
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曾任清庭御前待卫
后出任山东曹州府参将
与山东“孟子”认宗合谱
河南伊川鸣皋镇孟氏先祖
孟崇德、孟怀德、孟懿德三公
为孟子世家61世
伊川鸣皋镇
现存一处孟氏祠堂建筑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72年)
彰显出孟氏子孙
在洛阳伊川附近,绝对是名门望族
孟标之子孟吉珍
小名孟老七
虽无孟尝君遗风
偏喜欢交接“鸡鸣狗盗之徒”
纨绔子弟,不择良善
多于品行不端之人,同流合污
上至官员,下至乞丐,广泛接触

伊川鸣皋镇曾湾村人王天纵
自幼家贫
常陪父亲在鸣皋街买烤红薯
劳动闲暇喜欢看
孟氏子弟耍鸡斗狗,练拳习武
少年王天纵
对刀枪有与众不同的秉赋
孟家有几支洋枪
王天纵无师自通,拆装娴熟
孟老七对王天纵也有意栽培
让他练习射击
不惜子弹代价,慷慨资助
王天纵
很快练出了“百发百中”的精准功夫
艺高人胆大
从此孟老七携王天纵
崇尚游侠作风
好与人争强殴斗,飞扬跋扈

曾为京官的郭铭鼎
对孟家纨绔子弟子弟的浪荡行为
尤为厌恶
郭铭鼎有一独女被视为掌上名珠
曾被孟老七看上
孟老七上门提亲被拒后恼羞成怒
于是支使其狐朋狗友
在鸣皋镇造谣中伤
说郭铭鼎
假道学,假正经,表里不符
纵容女儿在家里与人通奸有孕
在鸣皋镇伤风败俗
孟郭两家因此结下梁子,对薄公堂
郭铭鼎女儿,性子刚烈
为证清白,当堂剖腹惨死
一个饱读诗书
恪守礼法的六品京官郭铭鼎
怎会受得了这僻野之地
“德行低下粗俗之辈”的侮辱?
加上“心痛女儿”惨死的遭遇
郭铭鼎这个六品京官,河洛鸿儒
竞被孟老七活活气死

惊闻如此变故
郭铭鼎的学生们
从洛阳各地向鸣皋镇聚集奔赴
都想见恩师最后一面
白花花的挽幛纸扎
堆满了伊川鸣皋镇道路
孟老七看不顺眼
又火上浇油,派人烧了灵堂
郭铭鼎的门人弟子再也”忍无可忍"
于是邀请豫西十余县秀才开蓝袍会(秀才穿蓝衫)
学康有为″公车上书″
向洛阳府、河南省各衙门控诉
对孟老七的恶行
要求予以依法惩治!
河南知府奉命查办此案
派人捉拿拘捕孟老七
而此时王天纵却仗其“神枪”之技
掩护孟老七逃脱了追捕......
自此,王天纵也卷入这场人命官司
落草嵩县木植街杨山为寇
结义十兄弟
拉开了河南“镇嵩军”
走进中原豫西文化的历史序幕

啊,中州大侠王天纵
曾经在伊川鸣皋卖过烤红薯
啊,河洛最后一个天子门生郭铭鼎
结果在伊川鸣皋镇死不瞑目
闲读野史,细品掌故
将星豪杰,文曲鸿儒
京城“弱龙”,地方“地头蛇”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
阴差阴错,
碰撞着人性良善
交织着是非曲直
然而真要认真考据
客观评价局中人物
才是真正的“难乎其难乎!”
考证大人物难,考证小人物更难
陈寅恪先生花十年之功
考究柳如是到底值与不值?
茫茫宇宙,漫漫史河
小以见大,大亦窥小
大大小小,是是非非互胶住
都有闪光的人性
都有时代的污浊

王天纵与孟老七
结义杨山,情同兄弟手足
后来孟老七奔走
在山东、天津、上海一带
替王天纵购买弹药、枪支
被官府逮捕。
孟老七在堂上始终一言不发
不乞求、不讨饶,不屈服
恼羞成怒清庭官员
将孟老七杖毙于堂上
消息传回嵩县木植街杨山
王天纵下令
山寨上下全员戴孝,嚎哭三日。
后来王天纵派人通过对官吏贿赂
将孟七的尸身运回伏牛山
进行了厚葬。
盗也有道,侠也有浊
匪也讲义,正邪糊涂
王天纵将豫西的绿林事业
做得如火如荼
王天纵有十四个结拜兄弟
张屏是军阀孙殿英的老师
柴云升、憨玉琨、张治公、范龙章等
在逐鹿中原中
甚至影响了近代史的走势
并且引起了孙中山,袁世凯
冯玉祥陆建章蒋介石张钫等人关注
最后让河南镇嵩军,官匪不分
“功过是非”到现在也掂量不清楚

一代鸿儒郭铭鼎
不得善终的悲惨一生
谁也说不清他心中有多少酸楚
为人类良心招魂的俄国作家:
索尔仁尼琴
在他那著作等身的作品中
一直坚持这样的论述:
文学家史学家唯一不变的坚守
就是追寻历史的真实
他始终在提醒我们:
生而为人,永远不要靠谎言过日子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
索尔仁尼琴说
“一句话真话
比整个世界的分量更有价值"

宇宙中有多少生物
就有多少中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因此每个人
都力求在对历史资料的理解中
将人间真,善,美表达的更加清楚
客观的真实中都有个人的偏执
个人的偏执中
隐藏着客观的真实
当土匪的
不一定“全部都是被逼上梁山”
即是被“逼上梁山”的土匪
他们的自身
也有他们自身的“罪过和短处”
当绅士的
不一定全部都是“劣绅”
他们即然是地方的文人绅士
自然有“文化人的超凡脱俗”

一种名叫“极乐鸟”的鸟
这种鸟一生都在飞行
它必须飞
因为它找不到理想的栖居之树
因为人类有史以来
对实事求是的真理寻求永无停止……
所以我才将诗歌全部写成散文
希望你能在我的散文中
读出人性之善恶,走人间正途
因为人类有史以来
对实事求是的真理寻求永无停止……
所以我才将诗歌全部写成散文
希望你能在我的散文中
读出人性之善恶,走人间正途

歌曰:
陈述事实不裁判
明心见性定良善
文人相轻轻失重
侠士讲义义温暖
快义恩仇武将事
儒者斯文结恩怨
各有所缺各有长
文治武功汇史篇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庸正道求圆满
述而不作信好古
正心诚念讲态度
大学之道明明德
亲民至善中庸路
侠也倡义崇关公
儒也迂腐重礼数
文武鹤鸣鸣皋镇
豫西旧事说章故
2024年7月5日修订于印心书屋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诗婧,如诗如画的有声描绘,表达“清音流韵的哲理,真情描述的段落,激情点点的震荡,轻轻挥洒的情愫”。个人公众号ID:shi_jing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