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智乐”,他是这样表述的: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现就“智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二)——一心做一事,一举求一得。
一位医生这样对我说,好动的孩子容易患消化不良的毛病。好动与消化不良有什么关系呢?好动不是有益于消化吗?而医生说,好动的孩子,吃饭时也是好动的,三心二意,不能专注吃饭。饭要一心吃,否则,就会影响到对饭粒的咀嚼,咀嚼不完全的饭粒吞进胃里,会增加胃的负担,久而久之,造成消化不良。
饭要一心吃,同样,事也要一心做,否则就会因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不专注、不用心,而生出许多“毛病”和变故来。
一位射击教练这样启发我,人在练习射击时闭上一只眼睛,正是为了更有利于射击,更有利于击中目标。其理由有三:一是拒绝诱惑。闭上一只眼睛,是为了避免另一只眼睛看到目标外的景物,而致使受外界干扰和诱惑影响到对目标的瞄准。二是一心一用。闭上一只眼睛,也是为了避免另一只眼睛也去盯着目标,而致使一心二用妨碍对目标的瞄准。三是专注一点。闭上一只眼睛,更是为了把目光都集中到一只眼睛上,把目光都集中到目标这个点上。
拒绝诱惑、一心一用、专注一点,这射击目标三要素,不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备的心理和素质吗?
读中学时,老师把一块石头放在讲台上,石头上有一个孔。老师问,石头上的孔是怎样形成的?我见孔与石头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刻的痕迹,便说,孔是自然生成的,是跟石头“与生俱来”的。而老师却说,石头上的孔是后天生成的,它是水滴石穿的结果。一滴水滴在石上,多么渺小,多么无足轻重,但一滴又一滴水滴在石上,滴落在同一个地方,静静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地滴落,十年、百年、千年,就会形成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力量,这力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穿透坚硬的石头。
是专注,让一滴一滴柔弱的水,产生了滴水穿石的力量。同样,把专注运用到生活、交际、人际关系中,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唐朝贞观十五年,西域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举行继位大典,唐太宗李世民派使臣前往祝贺。有大臣建议,西域的马好,可以让前往祝贺的使臣顺便买些马回来,一举两得。魏征听说这件事后,对唐太宗说此事万万不可。唐太宗问为什么,魏征说,这样做只会失去前往祝贺的诚意,别人就会以为,您派使臣前往不是专门来祝贺的,而主要是为买马而来,祝贺只是附带的,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前往祝贺的意义。
孟国泰先生在诗中写道:聚焦一件事,全心又全意;千万别转移,一直到胜利。同时捉两只兔子,不但捉不到两只兔子,连一只兔子也捉不到。很多人总是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结果是,不但没有得到最大的回报,连原本的所得也没有得到。一心做一事,一举求一得,事情才能做得从容,做得稳妥,做得周全,做得漂亮,做得让人心悦诚服。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