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外一首)
作者:雪丰谷
天亮了。草尖上的露珠
仿佛银河里陶冶珍珠的浪花
一尾尾木鱼,念念不忘
天亮了。游客涓涓的足迹
川流不息倒映出人影
打湿了良辰美景
白云如莲的日子,众生普度
在粼粼的波光里慈航
迷途的浪子,潮头伫立
蓦然回首,家居然在体内
就在肝与胆的隔壁
袅袅炊烟已指明了路径
哦,冒着热气的乡音
能在心窝窝孵出红日的鸡鸣
纤尘不染的大厅,四季一样
宽敞。来吧,快来吧
浪迹天涯的游子
风雨在窗外,入门观世音
【九华山上的一只蟋蟀】
那个秋日,心事向晚
九华山的石阶质地齿白
恍若手风琴键
一只洞察秋分的红头蟋蟀
并不在意场景布局
听从了命运安排
那个夜晚,知音难觅
如泣如诉的一只红头蟋蟀
把高高的山风推下山谷
林子里的月光
薄如裙摆,怨我粗心
没去玄奘寺拜一拜
这一切已成往事
如今我一人蜗居斗室
像一只蟋蟀。不为别的
一腔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
亲爱的,不必发呆
也别担心我彻夜而歌
唱哑了声带……
这两首诗《鸡鸣寺》与《九华山上的一只蟋蟀》,均出自诗人雪丰谷之手,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鸡鸣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画面,从草尖上的露珠到木鱼的回响,再到游客的脚步,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生活的平静与内心的安宁。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融合,通过“白云如莲的日子,众生普度”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救赎的渴望。特别是“家居然在体内”的比喻,揭示了无论身在何方,心中有家,便能找到归宿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内在平和。
《九华山上的一只蟋蟀》则以一只红头蟋蟀的视角,讲述了孤独与知音难求的故事。诗人赋予这只蟋蟀以情感和思想,让它成为孤独与追求理解的象征。“那个秋日,心事向晚”与“那个夜晚,知音难觅”两句,勾勒出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寂寞,而“把高高的山风推下山谷”一句,则生动地展现了蟋蟀的坚韧与不屈。最后,诗人将自己的处境比作“一只蟋蟀”,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尤其是“一腔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一句,更是凸显了诗人即便孤独也要坚守自我信念的勇气。
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生命、孤独、归宿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雪丰谷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