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文化赋能 助力装饰行业提升
文/张玉芳 李志华.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2024.7.7
2024年7月5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偃师夏都文明十二家张玉芳会长和自由之家李文应偃师区装饰协会会长李小龙的邀请,去到偃师区首阳山御城温泉酒店20楼会议室,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偃师区装饰协会企业赋能交流会。这是偃师夏都文明十二家第一次接受行业协会邀请,并作为协办单位参加,这对于她们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为了成功开好这次会议,并帮助该行业建立起长效学习机制,张玉芳会长从会议策划到课程设计,从流程安排到如何谋划建立常态化行业共学机制,都给予了非常具体的指导。
下午两点半是会议开始时间,当她们步入会场时,偃师装饰行业的老板和业务骨干人员早已提前签到入场。现场特别有序,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期待。
会议由李小龙会长主持。根据议程安排,
第一项:升国旗,唱国歌。
或许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这种仪式了,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都对我们繁荣昌盛的祖国深怀感恩之情,一旦国歌声响起,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升起一股崇高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恭恭敬敬行注目礼,共唱国歌。
第二项议程是会长致辞。李会长言辞恳切地说,作为会长有三点是必须要去考虑和做的。第一,装饰行业员工共同成长问题;第二,同行企业的共同发展问题;第三,企业员工的共同幸福问题。他的这种理念跟我们国家的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他说,要想解决现有的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愿景,需要建立常态化共学机制,以后不仅要经常安排类似的赋能交流会,更要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他说,既然我们偃师区委宣传部领导都认为“文明十二家”共学互助模式好,要向偃师区各镇街道办推广,我们装饰行业为什么不能引进这个共学互助模式呢?
李会长对夏都文明十二家的指导团队非常信任。夏都文明十二家也是完全值得信赖的,而且会毫不保留全力支持。在未来,装饰协会将加大共学互助力度,在满足员工素质提升、满足员工家庭幸福需求的同时,助力企业发展,行业提升,更好地服务偃师人民。
偃师夏都文明十二家张玉芳会长结合当前小微企业困境,就如何实现逆境突破,给出了她的建解和方案。演讲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直面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第二,通过思维改变,实现逆境突破;第三,活用整学借变,抱团取暖,彼此赋能。 张玉芳老师从企业现状着手,层层解析,导向企业文化的植入问题。张老师用真情的呼唤和感召,希望各位企业老板能够认识到管理者应该从之前的利润思维,转变为使命思维,最终达到利他的道思维经营模式。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获得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讲明成功之道在利他,在于自己为这个社会的贡献。厚德才能载物。
与会的企业老板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听过这样的课,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听得格外认真。
偃师区装饰协会柳向阳副会长结合他外出学习的收获和实战经验,以《如何解决企业“招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为题为大家做分享。从员工的资源共享,到员工的去留选择,从员工的工资待遇设定到员工的奖励绩效发放方法,都作了针对性的阐述。
他强调,企业招人用人,一定注重德行。首选德才兼备之人。他说,对于态度好能力好的,要重用;对于态度好、能力差的,要培养使用;对于态度差,能力也差的,要隔离使用;对于态度差、能力好的,坚决不用。他的用人之道也得到了老板们的一致认可,这充分说明,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并不是他拥有的技能,而是人品,品德,德行。
张老师从道的层面上引导大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柳副会长从术的层面传输给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案。两堂课相辅相成,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课程结束,进入分组讨论环节。为了实现本次学习的目标,也为大家明确了讨议题:第一,对抱团取暖有那些建议;第二,自己企业有那些服务大家的人才?第三,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的建议。
受到启发和感染的老板们讨论非常热烈,小组分享时都显得特别积极,从每个人的发言中,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动和课程对他们所带来的震撼。
个人分享环节,先是李会长邀请相对有经验的老板上台分享,给大家做示范和引领,随后是大家自觉传话筒,自由分享。
代理方太品牌的老板,从他的分享中能感觉到他的学习力特别强,不仅记了很多笔记,还非常真诚地告诉大家要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他说,张老师之前是从事政法工作,没想到今天能如此深刻地剖析我们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她用到的一些术语非常契合我们小微企业的情况,给出的方案也非常值得思考。这就是学习的力量。他说,枊向阳副会长,年纪轻轻,之所以有如此作为,也与他不断学习分不开的。他的学习体会是,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学习只能让大家有进步,而不会给大家带来反作用。可能通过一时的学习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一次学习中的一句话一个点对你起到了影响,那这次学习就是成功的。
偃师装饰协会首期企业赋能交流会应该是非常成功的,每个上台分享的老板都非常真诚,他们质朴的话语包含着深深的期待,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这样的学习交流会要定期举办,让大家都能够在这样的能量场获得更大的能量,能够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
通过这次学习,装饰行业的老板们已经深深意识到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的重要性,会议结束,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向张老师请教,了解文明十二家的模式。听说她们在迎宾社区有雷打不动的学习安排时,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有时间一定要去参加我们的课堂学习。
夏都文明十二家热烈欢迎所有人都走进她们的小课堂,通过学习,改变思维,改变认知,让家庭更幸福,事业更成功。
窗外乌云密布,会议室內激情澎湃。大家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长达四个小时的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小课堂,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成功,幸福,和美。她们也衷心地祝愿文明十二家在她们偃师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明十二家,盛开吉祥花,文明十二家,幸福千万家。
附件之一:本篇报道配音歌曲《中华好家风》附件之二:本篇报道作者简介
张玉芳个人简介
张玉芳,女,大学文化,家居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原在偃师区检察院工作,退休后她走上了学习传统文化大爱奉献社会的公益道路,去年5月她创建了偃师夏都文明十二家。她是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家风》特约记者,她的作品多发表在市级以上媒体及全国著名网刊上。今年5月份她被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授予“特约记者”光荣称号。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还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