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郑州商学院成立“中华文化传承团”--“观非遗皮影 传国粹之美”文化传播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罗山县周党镇龙镇村,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在探寻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中,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探寻皮影文化遗迹 感知探悟非遗魅力
罗山皮影,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先后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9日上午,团队成员在李雨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罗山皮影戏社会传承交流基地。由郑州商学院学院8名师生组成的“观非遗皮影 传国粹之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非遗传承人李世宏的带领下,参观非遗皮影展区,深入学习罗山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基地内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展览,让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在浏览的过程中品味百年传承的艺术佳肴。

6月29日下午,郑州商学院的李雨昕老师主持召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光影传薪者”团队借助互联网➕优势,在线上开展“传承非物质遗产——罗山皮影”直播。在非遗传承人李世宏的讲解下,了解罗山皮影的起源和历史。可以发现,历史文化遗产在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文明互鉴过程中,师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增强,赓续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走进文明实践社区 体悟非遗时代风尚
6月30日,在李雨昕老师的带领下,“光影传薪者”团队成员们再次前往罗山县周党镇龙镇村皮影戏基地进行皮影戏的观影并进行实时直播,感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体悟“光与影的艺术”,传国粹之美。

皮影戏这种艺术形式结合光影色彩,融合历史温度与时代特色,交织出中式的浪漫。皮影戏用光讲故事,用一把刻刀、一层影窗,一场“原汁原味”的皮影戏世界,穿梭时空的隧道,传达出深厚的非遗文化,让传统艺术在时光中焕发生机,让文化传承的魅力得以发扬光大!

皮影戏艺人们用巧手操控,让整个表演故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一张张皮影配上幕布舞台,加上光影,让大家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所在,传承独特的非遗匠心精神。“光影传薪者”团队成员们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视频号,以直播的形式实时地向大众展示了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表演。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对画面进行细致地讲解,线上直播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学非遗皮影技艺 触摸历史宝贵印记
7月1日,“光影传薪者”团队成员来到周党镇龙镇村,再次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专业所学,通过网络、直播等媒体平台,演示罗山皮影的制作过程。在直播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李世宏为广大群众普及相关制作皮影戏的常识,并且进行细致地讲解和演示。团队成员们以互动问答方式,向直播间粉丝们讲述皮影从选皮、泡皮、削皮、晾皮、到晾干、锤平、过稿、雕刻、锤平、上色、上油等制作工序。

皮影制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流传了数千年,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让人不禁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直播间观众们通过弹幕等方式实时互动、参与皮影的制作过程,其参与感和体验感进一步增强。通过直播,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和欣赏到皮影的魅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并发扬这一非遗文化,挖掘历史价值,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发扬文化自信的力量。
践行非遗传承使命 助力非遗再绽光彩
7月1日下午,直播制作皮影后,“光影传薪者”团队成员自行制作完成皮影人物刻画,随后,团队成员和所制作的皮影人物拍照留念。成员们通过亲手操作,不仅感受到了制作皮影的不易,也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坚守在传承一线的匠人们。于此实践,不仅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我们要以积极的行动传承和发扬非遗,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让更多人看到皮影戏这一艺术瑰宝的魅力所在,可以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非遗文化“出新”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述说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青春点燃梦想、以实践点亮未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散发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文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共建研学实践基地 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活动结尾,李雨昕老师代表郑州商学院文传学院与信阳市非物质遗产传习所建立研学实践基地。此次“光影传薪者”团队研学之旅,不仅促进城乡间文化的互动和理解,也为其他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直播效果立竿见影,总计直播间点赞次数高达5.4万以上、评论超455余次。通过直播的形式,粉丝们在了解和认识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扩大了罗山皮影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团队成员在亲身参与皮影制作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罗山皮影戏基地,学习与传播罗山皮影戏,将直播与皮影结合起来进行推广非遗文化,推动当代大学生为国家奋力拼搏,争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为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有志青年,郑州商学院“光影传薪者”团队通过“云端”直播,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现场制作皮影,不仅让万千网友领略到罗山县传统非遗皮影文化,提高罗山县皮影社会影响力;更促使我院学子感受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深厚内涵,与高度文化自信相结合,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脉!
来源:郑州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