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涂岭镇秀溪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道通往涂岭,这条驿道是进出泉州通往莆田、福州的交通要道。古道之旁,昔日的车马喧嚣,商旅云集,繁忙景象历历在目。而在秀溪这条山道之侧,有一口古井历经风霜雨雪,静静地守候在那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它见证了无数过往的繁华与变迁。
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的一个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大地干裂。驿道上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缓缓而来。原来是告老还乡的当朝大学士李光地。伴随他的是恩遣护送回家的朝廷侍卫和一家大小。正值大旱之年,人马皆渴,仿佛置身于一片焦土之上。正当众人疲惫不堪之际,李光地突然发现那口古井。“此处真的有一口井?”他心中好奇,下令队伍停下。古井水清澈,冒着丝丝凉意。一位侍卫小心翼翼地取水而来,一碗井水递到李光地面前。他轻轻捧起碗,饮下那甘甜的井水。只觉得清甜如玉,如清泉流过心田,疲惫之感顿时消失无踪。他不禁赞叹:“这井之水,清甜如玉,故乡竟有此珍宝。”一旁的村民听闻此言,纷纷围拢过来,他们面带自豪之色,纷纷向他讲述这口井的神奇之处。一位老者缓缓说道:“这口井啊,自古以来便是我们村的瑰宝,纵使在最热最干旱的时节,泉水始终不曾枯竭。先辈们说过,此井蕴含着天地间至高的奥秘和丰富的生机。”听闻此言,李光地也不禁动容,他心中暗自惊叹:“真是神奇!想不到这小小的村落竟藏着如此深厚的传说。”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村民说道:“记得那年大旱,整个村子都几乎失去了生机。但自从喝了这井里的水,土地得到了滋润,连我们心中都仿佛充满了希望。”又有一位村民补充道:“不仅如此,据说这口井的水还有神奇的疗效。许多乡亲身体不适时喝了这井水,病痛都会有所减轻。”大家争相述说着与这口井有关的故事和经历。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对这口井深深的敬仰与感恩之情。这井已然成为村民们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寄托,村民爱它,珍视它,不仅因为它带来清凉甘甜的泉水,更因为它见证了村民们的过去和现在。
正当村民们与李光地讲述着这些传说时,四周的微风带来了稻田的清香和淡淡的水汽交融的味道。李光地静静地听着村民们的讲述,心中感动不已。他深知这是天赐之宝,也是乡亲们的福气。
这井不仅仅是一口普通的井,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默默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守护着这片家园。他望着井口那悠悠的水面,仿佛看到了岁月的印记和历史的痕迹。
因为李光地饮过这井水,自那以后,村民们开始称此井为“宰相井”,以纪念这段佳话,宰相井从此成为秀溪村的一处胜景,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驻足。
传说有一日,风雨微停,尘埃未落。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经过秀溪,听闻了宰相井的传说。他意欲探寻那深藏于民间的历史痕迹,于是向村里的老人探询宰相井的位置和现在的情况。
老人缓缓道,古井之水的清澈仍旧如昔,仿佛岁月未曾在此留下痕迹。但为了保护这古井,他们盖上了巨大的石头,掩藏了它那古老而又神秘的面庞。年轻人闻之,心生好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向老人请求,希望能揭开那古井的神秘面纱,一睹其真容。经过一番诚恳的商议,老人被年轻人的真诚所打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太阳刚好爬到头顶,光芒洒在那块巨大的石头上,仿佛为即将展现的古井加冕。他们一同努力,移开了那块大石头。随着石头的缓缓移开,古井的面容逐渐展现,那清澈如镜的井水映入眼帘。年轻人探头望去,只见井中倒映着天空与云彩,还有那古老的石壁,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捧井水,轻尝一口,那清甜甘冽的味道仿佛穿越了时空,直达心灵深处。
老人站在一旁,眼中含着笑意,解释道:“这井是我们秀溪的宝,见证了我们村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虽然人事变迁,但井水始终如一,它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也承载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年轻人深受感动,他向老人深深鞠躬,表示由衷的感谢。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口古井,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他重新盖上井口,尊重地离开,心中充满了对古井的敬意和对文化的热爱。回到城市之中,年轻人将这次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
我在秀溪村王志成书记的导引下,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来到这古井之前。古井,还是那口古井,井水还是那样清甜甘冽。我们在古井旁交流分享故事,我对秀溪的历史更有兴趣,便欲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宰相井成了这片土地的标志,也成为了秀溪村村民们心中的宝藏,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文化的记忆。
正所谓:古井映翠传佳话,清泉涌瑞鉴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