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丢了,别扯什么文化》
最近连续参加了若干的研讨会,论坛,纪念庆典等大小社交聚会。开会严肃认真当回事儿的人并不多。
我属于一般的会虫,坐板凳捧场子充数的角色多。一向喜欢坐在会议室的后排。行动起来方便,常有中途溜号的准备。会场从后向前看,也属于一道多彩的人文风景。会场是又一种游戏场。没有几人正襟危坐。手机世界培养出一色的低头族,坐在那里可以不声不响的周游列国,也可以悄然观赏视频号的各类热闹。

桌面上摊放有秩序册子,纸张,一支记录笔。横扫一眼,只有一男一女两个人动笔文字。每次开会,台上发言的也不尽然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个别人也能迸溅出些许思想的火花。可是多数人不在乎。压根儿没想动笔把这些名言警句记下来。
人人都仿佛和文字记了仇,很没心情对付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方块字。
文字被冷落,早已经导致平面媒体的不少书报杂志关门大吉。以至于那些吃文字饭的编辑,记者混的连建筑工地的民工不如。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有了互联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看新闻,追剧,打发时间,购买支付等。今后更便捷了,人工智能,不是说什么,而是想什么手机要代替一半脑子。文字真没什么鸟用了。快视,脸书,抖音号,要什么有什么。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尽管这句话还没有过时,但制造烂笔头的工厂也快倒闭了。朝着机屏一卷舌头,语言就变成了文字。省的自己用很多功夫。
相应手写文字被时代抛弃的同时,我们所处的现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文化。注重体现在呐喊的声音,飘过眼前的概念。好在横流物欲的世界,也懂得即使投资几亿百亿的水泥钢筋怪物,如果不灌注点儿文化,这些个庞大的躯壳毛钱不值。
文化是宇宙万物的灵魂,是每一个大小物件的内容。生命不死的标志,是灵魂在,思想在,文化在。
文化被如此热闹的捧着,文字被鄙夷的沦为文化的小妾,真是一种难解的怪事。
道家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存在自然合理。尽管觉得自己蚍蜉都不是,还想撼动大树,还企图挡住历史的潮流。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啊。还是憋不住想胡说。
汉语文字自从岀生,由一个叫苍颉的上承神的旨意,弄出一堆蝌蚪状的东西,至今已经3千年了。文字这个东西帮我们记录了历史,定格了消逝的事物,把华夏民族从野蛮的过去,带到今天的文明时代。文字对人有类多么重要,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假如我们有一天相伴着太阳起床,突然发现文字不在了,舌头不会转动,书写没有内容,真不知道眼里看着那些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热闹的游戏场,还有什么意义。

文字,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百度上这么解释,"文字是人类用表义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人类自然是先有口头语言才有书写的文字。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民族,都是依赖文字记录了一代代人的聪明智慧,逐渐走到今天的文明。许多小民族,小语种,因为只有口头语言,没有能力发明出文字,只能在原始社会徘徊不前。
人类几大文明古国,也是依赖文字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如最早的中东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文学,印度文明的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中国人的汉字。
有学者说,几大古文明都断层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这是什么意思,笔者不是吃文字专题研究的饭,认为华夏民族手中的方块字功不可没。这是任何一个民族没有的信息工具,老天垂青自有理由。
21世纪了,科技高度发达,供人类消费的各类智能化产品不断傻瓜化。电脑夺去了人的一部分工作,敲键盘代替了笨拙的书写,方便的使用还省去了许多人工的思考。文字渐渐遭到冷遇。以至现代人拿起笔来写几个字儿显的很费劲。书写文字本身是沉思的过程。方块字儿每一个有很大的信息量,组织语句,调用词汇,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把逻辑顺序弄的畅通,的确是费心也费力。相比用舌头陈述语言,书写很艰苦。
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年代,已有多年了,人们惊呼,吃的喝的不缺了,玩的乐的花样翻新,人们却觉得幸福感走低。道德滑坡的现象常见。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却没有得到地球各民族应有的尊重。
地球语言文字中最漂亮的汉文字,外国人为她的神奇惊讶。每个方块字的创造都是神的作品,笔划里装着满满的思想。但有些学者却崇拜外邦的字母语言,对我们汉字的伟大漠视了。

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精神文明现在将复兴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喊什么一定是缺什么。精神文明些什么,当然是文化,文化是人的行为总和,表现在皮上是语言。文化和语言岀了问题,首先应该追寻细胞的症结,毛病的根源是对文字的忽视。
文化的堕落一定是从忽视文字开始的。
伟大的人总有先天的预见。早在半个世纪之前,我国顶尖的科学巨人钱学森就说过一段话,科技落后不怕,只要我们花费几十年的努力,就可以追赶上去。但文化风气坏了,几代人很难恢复。蒋介石在民国抗战期间,也提出保护中华文化,他反复嚷嚷着,文化完了,娘希匹一切就完了。
一个国,一个家,一个人统统如此,没有了文化,就等于缺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君不见,巍峨的高楼大厦,它的寿命超不过几十个汉字讲述的成语小故事。浑身财宝气的男女,如果不穿文化的衣裳,在大家眼里就是个十足的小丑。人类对大小人物体现岀来的敬仰和尊重,无不和文化有关系。
中国人现在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摩天大厦,太阳落山之后有赛过天堂的灿烂夜景。但匹配这种夺目光辉的灵魂还不够。号称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能充分的发扬。
文化这个东西不能显摆,她是属于骨子里的修养,经年累月植根于身体细胞中的品质。国风,家风,个人的作风,文化处处都渗透在我们的言行之中。自己说行不行,清场式领先更是笑话。大家都尊重与佩服,才是文化走在了高度。
英国前首相,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曾经有过两句很恶毒的诅咒。她说看到中国的高速发展,她并不担心,也并不害怕,因为她认为中国没有思想家。撒切尔的弦外之音很明确,她小看中国人没文化。我们听了当然很生气。但反思一下,不说三两千年的过去,就是近代几百年来,我们总是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原因就是没有岀现几位灯塔般的伟大思想家。守着这么神奇的文字,却没有生出几位旷世思想巨人。疏离了文字,丟了承载思想和文明的工具,饱满的精神和魂魄将不复存在。
前几年,网上的觉悟者就深挖出我们道德下滑的根由,就是上世纪美国一个叫布热津斯基的,输出毒害中华文化的奶瓶阴谋,让我们麻醉在狂欢中,娱乐至死。苍蝇叮不住无缝的蛋。问题还是岀在自己身上。国人被欲望绑架,陷入到物质的疯狂追求中,一切以实用主义的动机出发,自然会岀产批量的精神白痴。

北大的老校长周其凤老先生感叹,诟病我们的教育,什么都教,就是不教为人之道,待人之道。一批批中国制造闪亮登场,一座座摩天楼拔地而起。这些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左右一看,男女心无所依。精神恍惚,抑郁症,今天有跳楼的,明天跳桥的。这个时代不存在活不下去的理由,是欲望把自己糟的,是文化生了病。忘情的活在手机世界,已经是现代人通病。手机是天使,跟着它可以魂飞九霄。手机又是魔鬼,它会不知不觉带你到地狱。一边感恩着,一边还得诅咒。
振兴中华,复兴伟大的民族文化,如果对文字失去了钟情,活在看图说话的快视、抖音号里不能自拔,那我们只能越来越趋向傻瓜化,坐待硅基生命来统治我们吧。
人类被人工智能统治,已不是新鲜话题。2千多年前的中国人老子明确揭示出天道,企图让人类多存活些年轮。清心寡欲,别着急,慢慢的活吧。但他踩不住高速发展的油门。文化不了脑子,只能由资本疯子带领世界肆意折腾。
文化毁灭一定先从蔑视文字开始。不让自己堕落,有一种笨拙的办法是坚守文字。
思想的光辉让人类不会迷失。文学的光芒照亮前程,每一个方块的文字会给我们灵魂的滋养。文字就是人类的文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古代文明的辨识,文字是首先的元素,其次才是冶炼术,城市居住群落等。
人们一直探寻,生命有什么意义。生命就是过客,意义没什么。但人活着有两件事情需要做。一是和普通动物一样,为了不灭绝繁殖后代。二是人比动物高级一些,有时间与空间知识的文明信息,通过文字传下去做历史。
扯了这么多,归结为一点,文字有多么重要。忽视了文字,丟了文字,那思想呀精神呀文化呀,统统会随着唾沫星子蒸发。
如果不想娱乐至死,还想让生命有点儿质量,语言和文字是必要的装备。刀郎那个"罗刹国"里唱岀来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叫维特根斯坦。他给千百年嚼舌头发麻的哲学重新来了5字定义,"语言即世界"。语言是一切的话,文字就算上帝的化身了。
苦心发心就是让世人再拿起笔头,不厌其烦的亲近铅块黑字儿。写着写着,灵气就会从头顶上冒岀来。写着写着,你就发现与别人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