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行吟(10首)
姜华
华山渡
时光会让许多山水低下去,却有一座山
仍在拔高,让世人仰望。那些黎明前
攀山的人,谁愿意错过昨晚的月光
弯曲的山道上,有风声、雨声
和鸟叫声,追赶着一支逐光而行的队伍
那些花岗岩上遗存的脚窝,个个
怀揣执念。初夏在莲花山上,有凛冽
陡峭的风,于高处生长
甲辰五月,我们同行20多位诗人,沿着华山
西峰向上攀登。阳光雨从华山松叶隙间
穿行,落在谁的头上都是福报。今天
我来这里,不仅是为了揽胜,一位65岁
高血压老人,登上人生又一处标高
那些在山川间游曳的白云,站成
雕塑的华山松、奇石和山里自由地发疯
的鸟兽,在时光里出尽了风头
站在西峰上,观远处黄河和渭河如两条
彩色丝带,扎细了华山的腰身。一座
隐身在云里的山,吟诵着一段春秋
闪烁的星光,是登顶的路标。悬崖上
陡峭的脚印,让白云低头。山风
吹着哨子,仿佛在给登山者
加油。那只飞过南峰的雄鹰,鸣叫着
把五岳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山中台地,苍劲的古松让众生仰望
看不见的,是山川里凝固的图腾
天际线上,一群人字形归雁指向正北
它们正在穿越生死门槛。那些山中
的金丝猴、黑鹳和翠云宫放生池中的鱼虾
个个身怀绝技,悠闲而从容。看到
生命如此巨大的反差,我突然
感到一阵眩晕。在山中,人不能去
的地方,风都去了
几位男女背山工,弓着腰,在我们
前面负重登高。正午的阳光投在
他们身上,像云端里行走的佛
紧跟在年轻的榆林诗人霍竹山身后
年过花甲的我,仍在奋力向上
攀登,那怕是今生最后一次
初夏的色彩,印染了一片江山
一群访山的人,在一粒名词上停下
脚步。大山的回音壁上,刻录出
壮观画面。2160.8米,这是个
有想象力的高度,在落雁峰
我感到大山在轻轻摇晃。视野里
唯白云苍茫,再苍茫
登上南天门,观四野空灵,河山
大美。霞光如箭矢穿过群峰
投射在中华之根上。天门开合处
一场盛大的东方叙事徐徐展
在桃花源,你不能只写桃花
你要写桃花源,就不能只写桃花源
你要写出一棵桃村发芽、开花
结果,分娩的痛苦和喜悦
你要写胆小、敏感、害怕寂寞的桃花
一夜之间,全从四合院跑到了树上
其中一朵,勾走了崔护的魂
你要写属于我的那一朵,仍在枝叶间,
迟疑、徘徊,等待牵手的人
她忘了前朝订得童亲
你要写一双痴情、忧伤的眼睛在寻找
期待并躲闪着,从前世踅出
为了爱,她不在意名分
你要写去临渭区三张镇,还没有攒够
足够的自信和爱。心胸狭窄的我
只能容纳小小一朵
你要写一只蝴蝶停在女孩头上,男孩
仍在桃林中徘徊、寻觅,哪一朵
才是他复眼中不败的花
你要写那些七彩桃花,如后宫嫔妃
的头饰。春天落在了桃花源
变成了我前世新娘的样子
在渭华起义旧址
谁也无法复制逝去的月光。这个春夜
轻轻拨开渭河上雾岚,沿着1928年
起义路线图,去瓜坡镇拜会一支头顶
红星的队伍。穷苦人高举大刀、长茅
和火把,纷纷向华县聚集。那些
穿越世纪的枪炮声、呐喊声,惊天动地
渭华,撕开一页红色日历
在高塘小学旧址,两棵五百年古槐
默默守护着97年前一幅砖铺
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
前进啊。在华州这块土地上
行走,1928年渭华起义的场景仿佛
仍在眼前推演、再现
今天的华州,已被一粒闪亮的名词抬高
用国槐和月季花编写的华州导游词
早已红遍了神州大地。当我离开
阳光掏出了所有的宝石,春风
伸出手,把一个民族曾经的屈辱
苦难和伤痛,轻轻拭去
尧头村
在尧头村,一群异乡人,谁也无法厘清
那些白瓷、黑瓷和青花怎样通过
七十二道门槛浴火涅槃,只有在刘忠明
师傅作坊前排起长龙。古瓷气息弥漫
流动,在岁月里坐化为宠物
老街店铺里摆放的磁器和陶器,据说
皆出身名门。那些1600年前烧制
瓷器的作坊和民窑,大多已在
岁月里风化、斑驳。那些垒窑的匣钵
如前朝的眼睛,日夜睁着
当年的匠人们已从前朝走失,现在
只剩下商人。初夏正午,一个人
穿行在尧头古街上,阳光从
东坡梁上斜过来,我就是被大唐
丢弃的一片残瓷
脚下流过的黄河,它啥都看清了
它啥都不说。唯有村道上那些
游客的脚窝,高仿了一处国宝传说
夜宿澄域,子夜,耳畔有瓷器
晃动的声音,时断时续
初入少华山
把秦岭最隐秘的风水搬来,安放
在一座山中。那些进山的人
大多内心空虚。弯曲的山水追赶着
游人奔跑,在山中一只蝴蝶
也能点化人生。初夏入少华山
在动植物的合声中行走
石门峡的水声一直流进心里
在华州区行走,我的行程被渭河水
一次又一次打湿。有得道老翁
如仙,从山道上过来,口吐莲花
古藤和山风用手式说出,这块
土地的异数,就像山里水草一样的女子
绝壁上,天仙瀑布凌空飞渡
掀动一座山神韵。石崖上的像形文字
让一位诗人感到绝望
还有成群结队的动物、植物在向你
招手。隐在木桥彼岸的红房子
神秘如蓝田猿人。这时,一只红狐
突然从道旁射出,像谁抛出
一块石头。彼时,四野空晗,清泉
蛇行于幽谷中,声若古铜
如果允许,我愿意把少华山的海拔
再升高一些
潼关慢
没有一个地名能被岁月反复擦拭
130余场战火,早已把一个城池锻造成刚
初夏,我于一座汉时雄关狭路相逄
那些从关内突围的青铜和简牍
布满了前朝尘埃。仿佛有呐喊声贯通
东西咽喉,从风陵渡上远远传来
仲夏午夜。月光下的潼关,高古、隐秘
幽深。潼河如丝绸,正在穿针引线
而我的前世,在与李闯王的一场
血战中,丢失了通关文谍。站在黄河边
想起“六六战役”八百抗日将士
投河的壮烈,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站在关楼上,那些前朝遗存的伤口
让我嗅觉长出翅膀。炮台上残留
的火药味,伴着垛口陡峭的风,正在
从关道夹缝中突围。给一个民族
留下了永恒的底气,黄河与渭河每日
斟满美酒,为一座雄关壮行
山西的女儿嫁过来,陕西的商贾到河南
要结秦晋之好,要货通长安,只需要
在潼关领一把钥匙。三地的语言
和血缘,早已混为一谈。就像关口上
自由的风,吹过去又吹过来
用黄河水为一个民族上色
谁愿意不停地回忆,复制岁月的底片
那些历代扛枪守关的人,已纷纷
在月光下走远。我看到一个闪亮的名词
矗立在黄河边上,霸气不减当年
党家村
初夏炙热的风,在古街巷里疾走
一棵从前朝生根的花,开错了
季节。爬山虎伸出手,去摘墙头上花
一只乌鸦坐在节孝碑上,它在
选择发言的时机。两扇斑驳城门
于开合间把历史拉进推出
党祖祠躺椅上主人手纹,陷入岁月
深处。一股腐败气味,漫过案头
一把铜水烟斗,停在一只灰猫
胡须上。蛇的眼晴,被天花板上
一条璧虎粘牢。党老太爷陈旧
空洞的咳嗽声,破壁而出
行走在党家村,我显然有些恐惧
不安,冥冥中与一座座老宅
用暗语和解。那些视力不及处
隐约潜伏着身份不明的刺客
这时,一股穿堂风从诗礼第扑出
伸手把我抓进门去
文星阁旁,一对老人在37度高温下
卖汽水、雪糕、花椒饼和杏,秤上
提着厚道和良心。我吃雪糕时
突然发现文星塔倾钭的阴影部分
如一根鞭子抽在我身上
在司马迁墓前
一个人一生只干了一件事,一个人
一生只干成了一件事。当六月
如火骄阳,掠过韩城市南乡芝川镇
司马迁墓词,站在太史公雕像前
我的仰望有些乏力
当我从《史记》扉页中踅出,沿着
九十九道丰瞻抬级而上,前辈,今天
我来拜你。从磨盘小径返回西汉
观朝代更替、世事轮回,山河无言
让我瞬间有了作古之心
征和三年。武帝伐四夷而天下和平
先生殁。彼时,尚不知我在汉水
下游哪一处茅舍里安身。谣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我
只是时光中的一枚弃子
西边的黄河又悄悄拐了一道弯
依旧不动声色
在仓颉庙学字
我现每日书写、或敲击,赖以生存
的文字,大多是仓颉所赐。现在
这些汉字,更是我生活的组成
部分。这个六月在白水县史官镇
仓颉庙,面对那些三千年甚至
五千年古柏,我做声不得
当我绕着仓颉墓转了三圈,如进入
先生鸟迹文字暗道,冥冥中仿佛
在与先圣对话。站在那棵五千年
仓颉手植柏前,我就是一粒
前朝遗失的偏旁,被随手摆放
在时光轮回的路边
夜晚,有文字如蚁,结队从五千年前
赶来,把我咬伤
家在黄河边
一条大河涵养的土地,承传了我
不羁的性格。奔波江湖的日子
风雨、寒冷和疼痛接踵而来
把我吹飞如一粒尘埃。让我的故乡
流泪。奔跑的江湖,一条小道
越走越窄。星子高悬
夜凉如水。蜷缩在异乡最低处,仍然
做翱翔蓝天的梦。黑夜多么忧伤
一只水鸟在孤独的哭泣。湘江的水声
掩盖了黄河的方言。故乡的橹声
水声、号子声、叹息声穿越梦境如刃
把我的伤口割开,又缝合
生存的压迫,我经常在别人的屋檐下
低头,翻越世俗难过翻越西岳
远离母语的滋养、关怀和爱,飘泊的路
一头是故乡,一头是异乡。徘徊
在江湖十字路口,想念故乡一条大河
从内到外,我的颜色越来越黄
若干年后,你会在禹河故道旁找到
一块骨头,那就是我。如一块
记事碑,深深戳在泥沙里
作者简介:姜华,笔名江南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签约作家。首届“全国十佳网络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百优会员,“中国新诗百年”全球最具活力华语诗人。陕西文学奖诗歌奖、“五个一工程奖”、杜甫诗歌奖、李白诗歌奖、杜牧诗歌奖、海子诗歌奖、鲁黎诗歌奖、紫荊花诗歌奖(香港)、天津诗歌节奖、柯蓝散文诗奖、第二届加拿大国际大雅风文学奖获得者。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十月》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等8000余件。获奖300余次,作品被收入220余种选本。出版诗集《生命密码》等八部,小说散文集《太极城笔记》,诗合集《周冠军诗选》等,主编《旬阳文化旅游》《太极城文化研究》《旬阳作家》《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旬阳卷)》等多部。
诗观 诗歌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剖开生活的断面,让真相裸露出来。然后把汉字排列出陡峭的落差,呈现道义和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