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2期毕业证的故事
作者 马俊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父亲马登华(后改名马炎)所就读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员提前于8月份毕业(红军大学无2期,抗大无1期,抗大2期即红大2期)。毕业后,在党的安排下他又就读了红军军事队(对外称抗大3期)。
同年冬,父亲从红军军事队毕业后来到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等候分配。在这里父亲结识了张子清、彭雪枫等八路军高级将领 。 几天后父亲和一批干部东渡黄河到达山西临汾刘庄中共北方局所在地。 这天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接见了他们这批刚从抗大毕业的学员们。会后刘少奇还单独接见了父亲,对他在红军东征山西后不远千里一人投奔红军的行动予以了表扬,并鼓励他为民族独立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一切。
随后,父亲在党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山西闻喜县为党拉队伍。短短几个月,父亲和当地党员就拉起了中共在闻喜县的第一支百余人的武装——中共闻喜人民抗日自卫大队。父亲任大队长兼军事教员。利用回家乡闹革命的这段时间,父亲回到裴社岺村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随后他把这张珍贵的抗大2期毕业证用油纸包好塞进了自家土窑洞小院大门一侧的土墙缝中。
1938年春,父亲带着他拉起的队伍回到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他担任了连长。 从此,父亲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大小战斗一百零二次,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全国解放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家和中央军委为表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开国将士们,要为他们颁发相应的勋章和奖章。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能够证明父亲参加红军的战友一个也联系不上。此时父亲想到了那个当年藏在自家院门夹缝中的抗大2期毕业证,于是他专门请假回了趟老家。
1955年秋,四十岁的父亲在任北京军区空军保卫部部长时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并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红军战士的“八一奖章”(纯金)和八路军连以上干部的3级“独立自由勋章”(镀金)。
今天,这张陈旧、泛黄,薄如蝉翼的珍贵革命文物——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毕业证在历经九十年的风雨后静静的陈放于展柜中,但它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所爆发出的灿烂光芒将永远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争做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
2024.1.14
百度图 片在此致谢
马俊生,书法用名骏生,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院山西分院常务副院长、山西省书协会员,外交部国礼书法家、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品牌神州行特邀书法家”,作品2016年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捷克驻华大使馆和乌克兰国家博物馆,并于同年上了央视“看春晚”节目。书法九级。
责任编辑 李汪源
文字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