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铁人
文/黄秀峰
不知这一场大雨是昨夜几点开始下的,直到轰鸣的雷声与风声和着一阵急似一阵的蛙鸣声把我惊醒。连日来,随着全国各地作家纷纷咨询“时代之光”稿件是否收到的电话,及高强度的审稿进度,在连续的37度高温天气中,越发觉得疲惫不堪。
看看手表才刚刚清晨五点,天气阴沉沉中仍雨水不停,空气中透出一份少有的舒爽。移步到二楼书房打开电脑,浏览邮箱中新增的稿件。不经意间,看到电脑旁边印盒中那一方泛着章料纹理光亮的印章。
这是一枚高不到8厘米、宽不到2厘米的印章,上面是《凤凰山诗刊》的篆字图章,刀法利落,字体纹理清晰,虽然经常在印泥中浸润,尤其显得拙朴厚重。这是好友张铁人为我专门制作的印章之一。
想起铁人,便想到了青岛与青岛的知青大姐大哥们:王静波大姐、马志耘大姐、朱积荣团长、肖永墩团长…..
一时之间青岛的一个个老友的音容笑貌都浮现在眼前,与张铁人兄交流的每一次过往,如同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
与青岛结缘,源于老作家张清义的一部电影剧本《热血染红桃林地》,正是有这《热血染红桃林地》的发表,才有了与知青烈士廖晓东的生前好友马志耘大姐的相识,才有了与青岛市总工会原宣传部长王静波大姐、青岛老战友艺术团豪爽仗义的朱积荣团长、青岛沙滩艺术节创办人知名作家王磊、军人出身的著名朗诵家方亚东、梵音艺术团肖永墩团长、才华内敛温文尔雅的黄淑美大姐、敦厚重义讷言务实的曹景超、身材魁梧、白发长须的书画艺术家张铁人等人的先后相识……

张铁人是山东省级劳模,当年是青岛市石料厂一名普通工人,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中,是参与者之一,后研习书法,成为岛城及省内外比较具有实力的书画艺术家。几乎每一次青岛之行,都会与他欣然碰杯畅饮一番,当然,每一次相见,他总会为我准备一幅书法作品。
2023年,我筹备了一次全球诗人“和平颂”诗歌征集活动,为了让活动进一步达到传播效果,经与美国方面和平友好协会负责人涓子女士商议,精选全球二十位著名诗人作品,由方亚东先生负责协调相关朗诵专家进行诵读事宜。
在这期间,一次闲聊中,与亚东先生谈到铁人兄,我很感慨地告诉亚东兄:铁人给我的印象不仅仅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敦厚的师友,每一次握着他的大手总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称铁人兄为“铁翁”,源于对他齐胸的美髯给予艺术气质的呈现,更是对他出生年代及参与的纪念碑刻制这一经历的敬重,在青岛,到目前为止,称他铁翁的也许只有我一人。
“他不仅人厚道,书画造诣深厚,他的制章水平更是别出心裁,在岛城可谓一印难求呐!”亚东兄的言谈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敬重,更是一种炫耀,因为他二人私交甚笃。
听到印章二字,不由得令我为之一振,爱方印成痴的我,真希望能有他的一枚印章,铺陈在我的印盒之中。
适逢《凤凰山诗刊》即将创刊付梓,对外赠送此专刊有一枚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印章,岂不为《凤凰山诗刊》增添令人一抹心旷神怡厚重的文化气息。
不料,当我把想法刚说不到一半,亚东先生在另一端信誓旦旦地说:“兄弟,放心吧,把章文告诉我,我立即去找铁人兄…….”
就这样,这一枚印章与铁人先生刻制的我的名章,一直以来成为我经意不经意间拿在手中把玩的奢侈品,由是,这一枚印章泛着清新细腻的光泽。

听好友黄淑美大姐谈及铁人兄近期身体小恙住院,连忙给亚东兄打电话问询,因为铁人兄住院期间是由他在身边照料。
殷殷的关切,深情地祝福,美好的祝愿。在电话中我与亚东兄谈到了铁人兄,也谈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敬重与欣赏的情谊。天地之大,缘分很贵,人海茫茫,相遇极难。生命不过百年,能够在芸芸众生中遇到三五好友成为彼此欣赏敬重的莫逆之交,更是一种上天赐予的造化。
祝愿铁人兄早日康复,也祝愿我青岛的每一位好友安康幸福!
雨渐渐停了,天色已大亮,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2024年6月28日初稿7月7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