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北京头条《青波访谈》之再访周明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北京头条-今日头条-环球同步
北京头条《青波访谈》之再访周明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北京头条-今日头条-环球同步
精华
热点
24-07-07 11:26
3110
阅读
关注
一道生动优美的文坛风景
——再访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馆长
周明先生
我们无法忘记并记忆犹新的、至今仍被报告文学界称道的作品,像徐迟的《
哥德巴赫猜想
》、冰心的《咱们的五个孩子》、黄宗英的《
小木屋
》等,都是在周明的策划和推动下问世的。
像台湾作家柏杨、罗兰等人藏书资料的捐赠,就是在周明奔波下顺利完成的,《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年冰心从报纸上得知西南地区修铁路,想捐几万元钱支援国家建设,趁旁边无人悄悄把存折交给周明,委托周明在“千万勿语他人”情况下办理。这既说明冰心老人有颗爱国心,同时也说明周明值得冰心信赖。周明跟冰心先生交往最多,他对于这位大作家的品性,自然也就格外了解和欣赏。在《九十五朵玫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周明去医院看望冰心,送上玫瑰花篮三鞠躬,又给冰心磕了头。磕毕头,周明俯耳悄声向老人开玩笑说:“红包呢?”冰心扑哧一声笑了,轻声说:“欠着。”寥寥数语,勾勒出的场景,生动有趣……
与著名作家、书法家、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馆长周明先生合影。这一天,是我的《深沉的思索》系列丛书发行式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走近书家周明
作为大作家的周明先生,几乎所有的人都知晓,而作为书家的周明恐怕鲜为人知。
当我第一次步入周明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办公室的时候,我就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墨香,他的几幅章草书法作品展现在我面前,我不由得心潮起伏,更令我对
周先生
刮目相看。在后来的多次接触和交流中,我看到周明先生的书架上、案边总是摆放着一些书法名家的碑帖书,还偶见周先生临摹古人的名帖。随着时间的延续,我与周先生的走动在我没有弃政北漂的时候就逐渐增多,每逢出差赴京,我都会抽空去拜见周先生,有时周先生还会把他精心创作的“墨宝”赠送给我。
周明先生书法的突出特点,是以韵取胜,用笔提按适度、转换自然、行笔沉稳,给人一种温雅娴静、清幽淡泊的美感。在此过程中,周先生力求使自己书写的字简净、笔断意连、首尾相应、浑然一体,从而显示出结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习书创作中,周明深知,书法是人化的自然,其中体现着审美追求、审美心态、审美主张,同时也体现着人的精神气格、人的精神风貌、人的精神世界,而这一切都会通过书家的阅历、经验、修养、学养、涵养等有所反映和体现,一句话就是写学养、写性情、写审美。
记得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曾经说过:书家重在字外功夫。对此我不仅有同感,更在周明先生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周先生博览群书,对于文学、散文、小说、诗词歌赋等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和扎实的功底,这是毋容置疑的,更是有目共睹的。而良好的学识、良好的修养和良好的性格特征,更是周明先生书风逐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他书风逐步形成的重要体现。
在习书中,周明先生崇尚传统、师法古人、取法乎上。但师古不泥古、入古出新,努力在追求重学养、重线质、重气势上下功夫,并力求使书法作品更加精彩纷呈、生气盎然。
周明先生曾经说过,书法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读得多、悟得深、领会得透、实践得多,就会收获满满……
我们祝愿作为大作家和书法家的周明先生一切更加美好!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68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