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曰方 朗诵:杨建松

(钱三强)
那是1958年盛夏的一天,
钱三强把35岁的邓稼先叫到他的办公室,
向他传达了毛主席、党中央
关于要搞两弹一星的决定,
并通知他参加研制工程。
临别时,钱三强还特意嘱咐,
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邓稼先)
从此,邓稼先便隐姓埋名,
走进大漠深处。
这一走,
就是整整28年!28年啊,
看不见长安街的车水马龙;
听不到妻儿的笑语声 声……

(干打垒)
多少个日日夜夜,
他就住在干打垒里,
面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瀚海荒漠,
绵延起伏的皑皑雪山。
每天吃着粗茶淡饭,
就着风沙,就着汗水,
就着为祖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一起下咽!
然而,在这里,就是在这里,
他和他的战友,用生命的灯盏,
点燃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梦想,
用坚挺的脊梁,撑起巍巍昆仑,
用满腔热血,浇铸着共和国强盛的根基,
用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声,
向全世界宣告了敌人核霸权、
核讹诈的彻底破产!

(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
邓稼先作为现场试验的总指挥,
每次核试验,
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
甚至还亲自跑到沙漠里
寻找摔碎的原子弹碎片。

长此以往,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
1986年,邓稼先由于核辐射
造成全身皮肤大面积渗血,
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被迫住进了北京的医院。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上级领导和亲人都守在身边。
邓稼先微微睁开双眼,颤动着嘴唇,
对妻子断断续续地只说出几个字:
“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

妻子在耳边呼唤,战友在耳边呼唤,
罗布泊在远方呼唤,昆仑山在远方呼唤,
但是,邓稼先太累了,
一生的劳累啊,任凭千呼万唤,
此刻,他再也没有力气睁开那双明亮的双眼。
一位科学家的生命之花,
静静地,一如他床前的那束盛开的马兰花,
把缕缕不绝的馨香洒满人间……

今天,当我们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
当中国梦凝聚着民族复兴的信念,
当中国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
我们又怎能忘记邓稼先!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他的战友,
用他们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
用他们的大爱大勇、卧薪尝胆,
在共和国的血管里注入的力量,
用“两弹一星”精神,
在神州大地播撒的幸福春天!!
世上有一种奉献,
叫做无怨无悔;
同样,也有一种怀念,
叫做直到永远……

柳棣老师讲授《永远的怀念》
听课笔记和学习体会
一、时间:2024年6月9日晚17:30——22:00
二、地点:全民K歌歌房
三、授课形式:讲授作品和上线诵读点评指导相结合
四、主要内容:
1、柳棣老师介绍作品主人公邓稼先的简要事迹和自己对英雄的感悟理解;介绍作者郭曰方的创作经历和作品特点;讲解作品的结构、剖析和作品的情感基调,需要把握的关键。
2、学员诵读演绎,一对一进行指导、矫正音、词、句,以及轻重音、排比句等
五、学习体会:
1、这个作品属于缅怀英烈、歌颂英雄的篇章,情感上要体现出沉痛缅怀、敬仰之心、家国情怀、传承遗志的等基调。节奏上要先抑后扬,声音上要起伏变化,要饱含深情的倾心吟诵,首先要感动自己、真情演绎、感动他人,努力传承爱国奉献和英雄主义精神。
2、从柳棣老师的讲授中,深深感觉到她对作品所下了很大的功夫,背景挖掘,资料积累,情感投入,声音功力……充分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精湛修为和执着精神。她讲述邓稼先的几则故事,娓娓道来,深情诉说,几度哽咽;她对作品层次的讲授、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解读准确;她对学员发音、重音词、停连句、留白思考、讲述句和角色语、虚实声运用等矫正示范具体细致。
3、几位同学上线时反映出的认真态度也十分精彩。所做的课前功课让我大开眼界。听闻苗苗已经是柳棣老师连续六期的研修生,她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谨言吖同学提前学习了许多邓稼先的事迹报道,对英雄事迹有了较为丰富的了解,对读好这个作品有了很扎实的情感铺垫,这种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十分值得我学习,为他们点赞!
4、我对这篇文章诵读语速的感觉:总的语气是讲述、缅怀、回忆、思考,所以语速不能过快过急,要注意层次转换是的停顿和留白。
六、根据柳老师讲授内容,梳理如下:
1、文章结构层次上梳理为两大部分,七节(见文稿标注);
2、重点语句的语气和情感把控要真实、到位:
钱三强还特意嘱咐,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表情严肃、语气凝重)
用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声,向全世界宣告了敌人核霸权、核讹诈的彻底破产!(振奋激动)
邓稼先微微睁开双眼,颤动着嘴唇,对妻子断断续续地只说出几个字:“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临终遗言、气弱如丝、至死无悔)
世上有一种奉献,叫做无怨无悔;同样,也有一种怀念,叫做直到永远……(绵长悠远、歌颂赞美)
3、几组排比句,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强化——
每天吃着粗茶淡饭,就着风沙,就着汗水,就着为祖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一起下咽!
用坚挺的脊梁……,用满腔热血……用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声……
妻子在耳边呼唤,战友在耳边呼唤,罗布泊在远方呼唤,昆仑山在远方呼唤……
当中国……当中国……
……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不会……
用他们的无限忠诚……用他们的……用“两弹一星”精神,在神州大地播撒的幸福春天!!
有一种……叫做……;也有一种……叫做……
七、关于利用全民K歌底板进行朗诵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音质音色音量:朗诵配乐制作者上传之后,平台进行了统一格式化,播放时使用全民K歌平台中K歌的音效,音质音色有明显的衰减。所以朗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做以适度的调整,包括在录制时候,注意麦克距嘴巴的距离远近,以及朗诵者发声音量的力度,因为这直接决定着朗诵声音的大小,以及朗诵声音和配乐的音比,最终会影响到上传朗诵作品的声音效果和质量。
2、节奏和语速:同一作品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诵读时会有不同的展现。但是,如使用全民K歌中某一朗诵作品的底板,那是底板制作人(编配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绎诵读,每句话、每段落的语速和停连都是制作者个性的诵读节奏和语速,平台记录下句、段、停的时间码之后形成的K歌字幕。所以,使用该底板的诵读者如果完全按照字幕出现的进度,会感觉有时快有时慢的不适用。甚至感觉踩不到点子,无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很正常。这就要求诵读者事先预读、试听、稿子熟悉后,不一定完全按照字幕出现的节奏和速度来诵读,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诵读者诵读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加流畅自然,气韵通畅,明白情感气流断续的痕迹。
以上纯属个人感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拍砖斧正!

作者:郭曰方,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荣获“全球华语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等荣誉称号以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北京市科学传播人终身成就提名奖”“中科院文联终身成就奖”“红色诗歌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奖项。著有诗集《共和国科学家颂》等45部、散文《苦恋今生》5部、书画集5部,其他类科普与文学著作50余部。著作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热烈祝贺柳棣老师荣获中共中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朗诵:柳棣。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宣部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曾获全国首届最佳播音奖、全国播音主持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主持、配音、解说、导演的专题片、长纪录片、译制片等百多部集获国家级各类奖项。

诵读和笔记: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协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三年阅读已逾一亿四千多万。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