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之三)
作者:梁蜀生
云 境
像奔腾的马群,
似吸水的飞龙,
如晒鳞的锦鲤,
又童子拜佛,
恰波涛汹涌,
呈七彩丹霞,
看蓝天飞虹,
云南的云变幻多端,
高原的云造型奇异,
在普洱在德宏,
在怒江在卡瓦格博峰,
看不够蓝天映衬下云的变幻飘逸,
览不尽红土高原的云深邃神秘,
多彩只是一种印象,
它真正的魂魄却在飞扬的梦境。
雨 意
十里不同天,
下雨就是冬,
这是形容云南的雨季,
也是高原的一大特色,
云南没有春夏秋冬之分,
只有雨旱两个季别,
雨季来了东边太阳西边雨,
彩虹一道接天地,
从高寒山区的乌蒙山腹地,
到版纳坝子的热带雨林,
下雨了铺天盖地,
可以𣊬间就过,
也会数月不停,
于是云南的人群便成了多伞的民族,
雨天里能采摘的蘑菇遍地。
水 韵
源自青藏高原,
冲出千山万壑,
流过峡谷和平原,
挟一路涛声,
看波涌浪翻,
怒江澜沧金沙,
像三个兄弟携手并行,
穿过三迤大地,
一路向前永不回头,
云南的大江气势磅薄,
高原的浪涛洗尽桑田,
如今大坝截流,
建起乌东德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
令狂放无羁的云南蛟龙,
造福华夏亿万百姓。
雾 魂
攥一把能捏出水来,
走一路又遮住眼帘,
坝子像盖上了花絮,
山巅如飘浮的航船,
云南的雾浓如浮云,
高原的风再吹也散不去,
漫过沧源山岭,
罩住盈江的竹林,
老山主峰是雾的世界,
雾能缰住士兵的双腿,
挤进两米见方的猫耳洞里,
于是雾里行车要人作路标,
一旦闯进雾的海洋便分不清南北东西,
一脚踏进雾的世界,
又如若身临净化杂念的仙境。
风 鸣
时而轻柔拂面,
时而呼啸而起,
有时像利刃断枝,
有时如彩笔乱绘,
云南的风可以染绿原野,
高原的风又能助威烈焰,
像脱缰野马狂奔不止,
又似轻盈的柳絮飘飞大地,
大理的风再大也不进家门,
昭通的风再狂不会飞沙走石,
风力发电是云南的资源,
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
竖起高大的风塔,
缓缓旋转的羽翼,
像孩童手中带哨的竹蜻蜓。
霞 灿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七彩斑斓绘天际,
不需人为的调色,
不用刻意的构思,
大地就是天然的宣纸,
江河好似天造的彩砚,
云南的彩霞令人眩目,
三迤的色泽用之不竭,
看朝霞染就了玉龙雪山的金顶,
喜晚霞祥兆傣家佛寺的塔林,
东川的山峦被飞霞抹红,
元阳的梯田倒映霞的美影,
罗平的油菜花黄得无垠,
丘北的普者黑湖被荷花点缀,
滇池洱海盛满彩霞的精萃。
泉 灵
像沸腾不息的大滚锅,
似蚌群吐出的珍珠串,
能煮熟肉食蔬菜,
可洗尽浑身的汗渍,
掬一捧清流润润嗓子,
这就是云南的山泉,
是喀斯特地貌的产物,
是上苍赐予高原的福泽,
腾冲的火山热海日夜蒸腾,
龙陵的邦腊掌热浪扑面,
弥勒的湖泉半山冷热适宜,
安宁汤池成了打卡圣地,
富宁的八宝瀑布泉涌终年不止,
云南山有多高泉就有多高,
正应了那句古诗“有水则灵”。
写于2024年6月
编者的话:
认真体会和观察,云、雨、水、雾、风、霞、泉,这些自然界的气候和地理現象,在云南确有特别之处。于是,就形成了红土高原别具一格的生理体验和心理感受。作者以这七个方面为题材,高度概括又画龙点睛般的描述了它们的存在和惠及人类的恩泽,读来生动形象、余味无穷。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优美而朴实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另一面,也拓宽和升华了这一命题的内涵和外延。
创作策划、图文编辑: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