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班第二讲:同头同心诗
溪水 日月
出处:此词语不属于成语,因为其真正意义上的词义出现年代过早,之前百科采取的是92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片尾曲《渡情》的歌词“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为出处。当前并没有官方收录为成语。
此外,明·唐顺之其《结客少年场行》有诗句“朱门倾盖争言晚,白首同心不愿余。”,但是与现在的词义并没有承接的关系,故不采纳。
现引用西汉·卓文君《白头吟》为最终出处,《白头吟》中有诗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其义与白首同心大致相等,白首同心”可看作其句的化用。
同头同心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其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唐宋时期。同头同心诗顾名思义是指以相同的字或词语作为每句诗的开头,且这些字或词语在整篇诗歌中始终贯穿如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内涵。这种诗歌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流行,尤其是宋代时期,被广泛用于表达夫妻之间的爱情和离别之情,因此也被称为“宋连理诗”。
同头同心诗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这首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开头,并以“草”字为每句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送别友人的离愁之情。这种以相同字或词语作为每句诗开头的形式,在唐代诗人中非常流行,
如杜甫、王之涣等均有以此为创作手法写成的诗篇。到了宋代,同头同心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均有以此为创作手法写成的同头同心诗。这些诗歌多以歌颂爱情、友情、山水等为主题,字数一般不超过四十个字,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表现出了宋代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诗歌风格。
总的来说,同头同心诗这种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同头同心诗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和传承。
例如一: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例如二:同头同心诗,“人生八雅”
唯琴可知音,
唯棋可领军,
唯书可养气,
唯画可传神。
唯诗可言志,
唯酒可销魂,
唯花可解语,
唯茶可倾心。
-同头同心诗
七绝 春
文/日月(敬金忠)
春柳飞丝梳月明,春芽飞翠万枝荣。
春归飞燕轻摇羽,春日飞光揽胜情。
同头同心诗·莲
文/溪水
莲花系客心,莲叶系根深。
莲子系中苦,莲香系素襟。
【盘古诗联】高研班第二期
日月 溪水
创作《同头同心诗》一首绝句,题目自拟,统一使用平水韵,韵部自选,格律自检。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刘梦龙
收稿: 徐成美 李文春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