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里成长,历练中打磨
文/石雅
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一看是外地号,恐是骚扰或诈骗,果断挂掉。叮铃铃,同一个号码继续响起,再挂。又响起……烦燥犹豫后我才接,电话那头是稚嫩的孩子声:“您好,我是小宝的好朋友,您是小宝妈妈吗?”我立马端坐起来说话。“小宝晕倒了,阿姨,我们在学校医务室,医生正在给看病。”孩子的声音很低沉惊慌。听到“晕倒”,我焦急如焚,但必须镇定下来。“具体是怎样晕倒?你不着急,给阿姨详细一些说。”作为学医的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综合预判。孩子语无伦次,校医接过电话:“家长你好,孩子体育课参加了八百米快跑,紧接着打篮球,很可能剧烈运动后喝了冰镇饮料,导致晕厥,咯血,呕吐,我们等你还是先把孩子送医院?” 我恳请尽快能送医院!
突如其来的霹雳,我脑海像过电影一样思考着场景和处理办法 。商洛离省城一百多公里,我真想能插上一双翅膀啊!办公室里一帮同事听到消息为之担心和慌乱,各种催促不绝于耳。尽管我内心如千军万马奔腾,此刻也急不得,只能含泪先捋清头绪,就近得找最权威的医疗机构,找最信得过的人和老师对接。颤抖的手按照字母顺序一个个搜索着打电话。“婵娟,你从唐都急诊,先让医生给小宝做好急救准备!"”妹夫,你想办法迅速派一辆救护车去学校接小宝?”已经来不及详细解释,只想用最快的方式让孩子脱离危险!“老同桌,麻烦你马上赶往唐都急诊科对接老师电话,我已经发给你了。”没问缘由,我们默契的就好像提前排练过一样。收拾好行装,一切安排妥帖。生活中,我经受了多次突如其来的惊吓和变故,命运总是和人开着玩笑,在一次次的击打锤炼中我变得临危而不谎乱。此时,只有头脑清晰,然而身体感觉已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掏得很空,甚至于压抑的伤痛让我喘不过气!在告知我父亲时,虚脱的我在安抚的话语中才舒了一口气!颤巍巍的拿起钥匙,驱车西安。途中不停地告诉自己,慢慢来,慢慢来,不能急……
高速路口,方向盘交给父亲的那一刻,我母亲故作镇定的安慰着,孩子在医院绝对是安全的,不要心急。 六十公里,五十公里,四十公里……焦灼中,近了,近了,快抵达医院了!时间一点一点滴答流逝,终于进城了,城市的喧嚣都显得格外聒噪,焦灼的心愈加忧虑……
进了医院,急诊科门口便有人招手,那是母亲的同学, “别担心,孩子状况平稳。是呼吸性碱中毒,没有太大问题,心电图ST段有点抬高,心肌酶正常,现在等等CT结果,没有气胸就可以回家观察了。”我们在聆听说话的那一刻,画面似乎静止着……
孩子躺在冰冷的抢救床上,戴着呼吸面罩,浑身湿透,手脚颤抖,我的心是碎的,含着泪水。“没事了,在医院,一会就好了,冷不冷?难受不?你为啥不听妈的劝告啊?”万语千言一股脑的全想说给儿子。君梅拍了拍我说:“刚送来的时候吓坏我们了,孩子浑身发抖,手也颤,拽都拽不动,整个摊在治疗床上,叫孩子,都没有回应,真的很吓人……”我陪伴着孩子,看他脸色慢慢红润,渐渐好转!我心五味杂陈,只有对身边所有亲朋满满的感激和感恩!
孩子缓缓睁开了眼看到我们,很安静的说:“我没事了,不难受了,你们都去吃饭吧,妈妈,你也去!” 我哪里舍得离开,我忍住泪水,摸摸孩子的额头,帮他整理一下衣服鞋子,孩子就静静地躺着,我强忍着释怀后的感伤,含着泪水微笑着说:“妈妈在,大家都在,你没事的,别担心” ! “妈妈,我以前对你态度不好,老是不听话,对不起!”隔着面罩发出沙哑又柔弱的道歉,我吃惊的看着孩子!从不认错的他和我一样的倔脾气,也会说对不起!?我诧异!!孩子接着问:“妈妈,我是不是快死了?”引得大家哭笑不得! 为缓解这凝重的气氛,我同学说道,“父母的心都在儿身上,儿子的心在石头上!”这世间又有哪一份爱不是向下生长呢?也许,这就是成长,一个执拗的人,不碰壁是难以回头的!这次他真的感受到害怕,希望能引以为戒,珍惜身体。
对于孩子的健康教育,自我防护,不光是我做为一位母亲唠唠着反复提醒和叮咛:“剧烈运动后要拉伸,不能喝冰水,不能冷水沐浴……”学校也对孩子健康教育做足了功课。但却应了一句话,人教人百教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作家水木然说:事故降临后;东窗事发后;大祸临头后;重病缠身后;遭受失败后;撞到南墙后……这世上真正能让一个人醒悟的,不是说教或道理,而是经历生活的痛打,体会生死离别的苦楚,感受求而不得的无奈,面对无能为力的伤痛…… 有人说,通往地狱的路通常是由鲜花和赞美铺就,所有大彻大悟的人,都曾经历过无可救药和穷途末路!
是啊,人生就是一路经历,一路领悟,然后再一路苏醒的过程。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历练,在岁月中沉淀,在经历中懂得,在疼痛中清醒。不经世事不足以谈人生,不摔得头破血流不足以立智和充盈其内心,只有经历,方能成长!

作者简介:
石雅,笔名雪诗,八零后,爱好文学。民进党会员,曙光救援队队员。闲遐之余,潜心写作。供职于商洛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