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光禄山
作者||崔和平(河北)
光禄山,这座巍峨的山峰,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其山势险峻,岩石裸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山体仿佛被火焰灼烧,散发出滚烫的气息。
光禄山的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山间峡谷深邃,溪流潺潺,瀑布飞泻,水声轰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而每当夏季来临,阳光直射山巅,整个山体仿佛被烈火焚烧,热气腾腾,令人叹为观止。
光禄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他们登山望远,咏史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光禄山的名字,也因其地理位置和文化内涵而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作为一座自然与文化并重的名山,光禄山以其滚烫的气息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感受到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光禄山,这座滚烫的山峰,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见证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承载着传承革命历史重任的光禄山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展现新风貌新气象。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相继落成。慕名前来瞻仰和参观的人流如潮如织。原本宁静的山坳里反复着那些难忘的记忆。
为此,笔者思绪万千,经过充分酝酿,心书小诗一首,以表感怀:
滚烫的光禄山
一颗晶莹的泪滴
滚过革命烈士纪念碑
那可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们
鲜血的凝结
随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不仅书写在石头上而且要镌刻在心里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既是誓言又是理想信念
泪滴化作濛濛细雨
滋润着革命历史纪念馆门前
团结之花花蕊
镰刀和斧头凝聚生命力
小米加步枪之所以能够打败日寇消灭蒋匪
凭的不是财力人力武力而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老百姓
此等精神何其高贵
最后一担米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民拥军 军爱民 军民一家亲
依靠群众 为了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 做群众的知心人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信任党 拥护党 支持党
雨过天晴我们寻根溯源
在庄严的烈士陵园内
我们缓步依次参观
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痕迹
英雄事迹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老物件虽旧尤新
良作风严纪律
侧耳细聆听
仿佛他们刚刚从这里离去
穿着草鞋踏上硝烟弥漫的战场
光禄山王子村
南山坡上打游击
孕育新中国的好摇篮
缔造共和国的雏形
滚烫的泪滴
无尽的心血浸透着希冀
写在2024年党的生辰之后,小暑节之前,愿与读者共勉。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