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轻:传承顶级食材
你心目中的顶级食材是什么?
中午吃饭时,丈夫和我闲聊:“李店(我酒店的店长)给我说摘几个丝瓜给他媳妇吃,他让我告知你一声。”
“摘呗!后面菜地长了那么多。”
睡过午觉,想着李店媳妇才生了一对双胞胎,既然喜欢吃丝瓜,我就再送他些,正好上午才摘了许多菜。
食品袋中装了五根丝瓜、两个紫色圆茄子、三个紫色长茄子、十来个圆柿子椒、十来个没多少辣味的长辣椒,又装了鸡鸭鹅蛋十来个,提着下楼。
给李店打电话,约了在他车那见面。我也正好接着照例看我那小菜园和小型动物园。
装好蔬菜,李店双手合十:“谢谢!谢谢!我媳妇有口福了。前两天说吃丝瓜下奶,我下班后去超市买,看到一根蔫巴巴的快烂了的丝瓜,没买。昨天在咱们镇上的菜店买了两根。”
我笑道:“我以为你们年轻人都不喜欢吃家里的东西,喜欢吃那些卖相好的买的东西。我女儿就不喜欢吃家里种的,毕竟品相大大小小胖胖瘦瘦无一相同。既然你们喜欢吃,那以后就别买了,后院丝瓜早期自己出的那一架快不结了,中期我种的那一架正在结,后期种的那一架也长到一尺高了,能一直吃到上冻。我们种的丝瓜即不施化肥,也不打农药,还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老品种。这些老品种的蔬菜我还种了好多,像辣椒、茄子、大葱、小香葱、香菜、菠菜、韭菜、苦瓜、黄瓜、丝瓜、北瓜、南瓜、冬瓜、根达、荆芥、紫苏、小油菜、花生、绿豆、红豆、黄豆、黑豆、四季豆、眉豆等等等等,年年自己留种,不买种子。这也是一种传承,种子传承和文化传承一样,是一代又一代人留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我想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
“您这个都是宝物,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好食材,我们都喜欢的不得了!谢谢王总!谢谢王总!”李店又连连道谢。
我和丈夫在宾馆后院的后院种了半亩地的菜,丈夫负责施农家肥、翻地、锄草、浇水、搭架什么的(美其名曰:找锻炼身体的机会,既减肥又省了去健身房的钱),我负责收集种子,种下种子,指挥他干活。他没种过地,不像我自小就种地,种菜的经验更是如数家珍。
我也不喜欢种新品种的种子,只喜欢种老品种。老品种的东西有原始本真的味道,再者也不能丢了老祖宗给留下来的保命的东西呀!
菜地的旁边我还养了鸡鸭鹅,母鸡是本土的花鸡,公鸡是本土的喜庆的大红公鸡,蛋类也能自给自足。改善时杀一只老母鸡,炖老母鸡汤。或者杀一只鹅,炖老鹅汤。鲜美的汤汁总是让人两眼放光,欲罢不能。杀一只鸭子,让做烤鸭的朋友给烤了,那是必喝二两小酒的,才配得上那让人垂涎的美味。
鸡鸭鹅也不买,每年春末夏初,有几只老母鸡抱窝,便分别放入鸡蛋、鹅蛋、鸭蛋孵化。大概二十一天,小鸡崽便出壳了。大概二十八天,小鸭崽、小鹅崽也叽叽叽叽地满地跑了。有大鸡带着的小崽子们省心,不用打疫苗,成活率还高。
种菜养家禽即是一种家国传承,又是一种和画画、写字、弹琴一样的兴趣爱好,还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小天地中有大乾坤。

作者简介:王明轻,女,1972年4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笔名:荷风细语。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城铺镇作协主席,古筝老师,现任如家精选酒店(石家庄机场店)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