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奔赴
文/菩提花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3000年前,作者早起,看见眼前一大片的芦苇,在白色的雾气中缓缓升起于天地之间。此时,作者眼前浮现出这八个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能作者想在寻找心中的那个美好。我们都在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个一美好。追求什么样的美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于我,现在追求的美好就是一个人一生能走多远,能有力量在山水之间行走,用自己绵薄之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体悟教学相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2000年,深圳弘雅小学以“特殊人才”准备把我调入贵校。23年后的2023年,我又以“通才”被雅正学校录用。走过了36载教书历程,我由外在的荣誉高光走向内在自给自足的本自具足。为己之心,为人之心,不求回报,只求半径内有能量播撒植入文化火种。用良知建功立业,再过诗意生活,体悟菩提花开中的凤凰涅槃。

半江瑟瑟半江红,遇水搭桥,逢山迂回。
2020年1月10日,我随黑龙江省校长班从厦门研学归来。七天后,哈尔滨因为“新冠病毒”的扩散开始封城。
三年抗疫,我穿梭在大江南北。2020三月飞往桂林!从此,以南方为根据地开始半径轴心放射性的研学之旅。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在春暖花开的五月,我开始了播讲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二稿《丰碑长青》、三稿《英雄王杰》并开笔回忆录——《芳华半世一菩提》。
金秋九月,我随家乡摄影专业大咖们,从故乡哈尔滨驱车去内蒙古、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丶平遥古镇。在放飞心灵中,我常常叩问自己,我要走多远,我还能再走多远。十月国庆,返乡领取在“冰城文学艺术社”获奖作品《老道外的幸福往事》一等奖证书。感受冰城的美丽和文化的魅力。之后,直飞威海,去"童蒙幼儿园"任教。12月赴井冈山做中华志愿者。
2021年3月,在苏州周庄与家乡“阳春三月”摄影团19人集结,一起去徽州拍油莱花。人间四月天,返家乡回哈尔滨,参加2021年建党百年哈夏专场——大型舞蹈"花开中国"演出。排练其间,因哈市疫情出现反复,于5月18日去北京泰学参加华学十年庆典后直达内蒙。近70余人,从黄河上游内蒙古清水河徒步到黄河中上游山西(三省交界处,蒙,山,陕),沿着老牛湾,乾坤湾和万家寨徒步,十天后抵达河南郑州黄河下游。在夏荷怒放的六月,家乡黑土的奖项追着我,我再次归乡,领取国际101个"三八“朗读者《春节序曲》获奖纪念品。七月盛夏,从齐齐哈尔长春课程服务中直奔内蒙鄂尔多斯大草原,做中华志愿者,服务为期15天的夏令营。10月初,从桂林直奔湖南衡阳,做孩子们辅导员并攀登南岳恒山;10月末,去湖南怀化做成人辅导员,参观芷江博物馆,感受中国人站起来的风雨历程。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我像雪花天上来。
内圣外王是知行合一,是良知共享,是躬身耕作。身心自由了,放下了制度下的束缚和羁绊,让道与术的双翼驶入教书的故事里,我要的真教育已走进了阳光地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它在我的课堂里熠熠生辉。
2022年,我不再逍遥游,把自己关进学校。从此,我又走进退而不休的教书生涯,惠州惠台初中教书。其间,暑假8月去陕西服务为期20天的"奔跑吧黄河"夏令营,《奔跑吧黄河》一文 收入陕西葭县纪念史册。

2023年,步入具有儒家文化校园文化的东莞雅正学校教书。上学期,选送的六年级语文课《为人民服》获得东莞市品质课堂魅力组二等奖。撰写的《我和孩子们的草原之夜》一文,在东莞官方网站播出。指导“播音主持班”的二位学生参加语言表演类第十七届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大会暨2023年中国艺术特长生专项技能大赛:故事《小猫拉拉》(“三木秉凤”一文节选)和我的原创诗歌《一粒小豆豆》重奖,我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下学期,组建的“天使吟唱组合”吟唱的《诗经 蒹葭》《论语》、古诗新唱,参加星海音乐学院青少年艺术展演语言类比赛,9人获奖,我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十月末,我开始启动了微课堂《诗经 蒹葭》、《诗经 木瓜》及20集《论语》和10集《道德经 》吟唱的编辑录制。

2024年,在雅正学校指导学生诵读的《短歌行》、《念奴娇 赤壁怀古》及《将进酒》,在18届中国百花奖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本学期,我带着《论语》和《诗经》课程走进雅正的课堂。通过一个学期学习,孩子们学会吟诵10首《诗经》——1-《诗经 周南 芣苢》2-《诗经 小雅 鹿鸣》3-《诗经 卫风 木瓜》4《诗经 秦风 蒹葭》5《诗经 豳风 狼跋》6《诗经魏风 十亩之间》7《诗经 周南 关雎》8《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9《诗经 卫风 芄兰》10《诗经 王风 兔爰》,并在参与了学校文化大舞台的表演中,孩子们真正感觉到了吟诵《诗经》的魅力及自我成长的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录制的每一首,不同场景的《诗经》吟诵,及时发送到家长群,让小手拉大手的自然状态润物无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生能从小学就与经典文化链接,是能量的集结,是智慧的拔节。我将与学生们一起在《诗经》的海洋里畅游,让中华文化走进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课堂里,学生在吟诵学习《论语》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吟诵。它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诵读的另一种渠道。在《论语》的解读中,我立足《论语》生活化,生活《论语》化,引领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与《论语》对接,从而提取每个人的认知高度,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实效。
我非常享受《论语》、《诗经》与学生一起学习解读和吟诵过程,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我为能帮助孩子们真正成为一名知行合一,大写的人而欣慰。

唯有漫天作雪飞,方能有观赏世界的可能。
完美是相对的,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提高自己,投资自己,在不完美的路上向着完美做着不完美的事业。我的讲台,是修心、修为和修行的能量场;是养生、养身和养心的大舞台。回望前路,日出有盼,日落有念。我悟到:枯木逢春,是重新发芽、生长,这属于自然现象。但人生无处不在柳暗花明中循环,这一复杂现象隐藏着的魅力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人生使命的初衷非是"海棠依旧",亦非是"绿肥红瘦"。
茫茫人海,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流泪也都是头一遭。

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唯有根本才是正道,唯有规律方是始终。不拘一格,放射性奔赴 我心才有永远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