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改革与流血革命
文/王建龙
改革与革命最大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是相对温和的、一个是暴力的、是流血的。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同一个社会目标。就是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消除朝代长久统治带来的弊病。
封建王朝经过几代或者统治后期,氏族大夫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对下欺负百姓、对上蚕食国家,各个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积重难返。这个时候就需要战争来重新洗牌,让农民重新成为土地的主人。一般情况下新王朝的建立,特权阶级相对比较少,而且一般情况下新朝对老百姓都比较好,社会资源重新划分,社会矛盾在战争中被消灭或者减少。这也就是天下大乱后,通过大的战争夺取天下的王朝国祚也比较长的原因。
搞政变上位的新王朝与革命获得政权相比,流血比较少,但留下的社会矛盾却很多。政变的上台王朝士大夫阶级没有重新洗牌,而且上一个王朝的社会弊病也被继承了下来。它的改变往往就像个裱糊匠,只能在旧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上一个王朝大的社会矛盾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晋朝司马氏通过高平陵政变获得曹氏政权,可是曹氏时期的社会尖锐的矛盾,没有通过大的流血的战争而重新洗牌,所以它的国祚不长。
朱元璋和刘邦这样的底层人物,通过一刀一枪打下的天下雄主得位很正。而搞政变和阴谋上位的皇帝,最容易被别人觊觎皇位,因为这样得来的皇位付出的代价很小,你既然抢的,那我也可以抢的。
靠阴谋上位的王朝是不敢进行大的社会变革的。比如王莽的新朝,朝廷的班底和社会中坚力量的士大夫还是刘家王朝的原班人马。这个时候强行改革,一、没有得到士绅阶级的支持。二、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王莽时期老百姓并没有到被逼的活不下去。如果是老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他们自己就会起来和起义军首领一起杀了士绅阶级。而王莽的问题是在士绅阶级还掌握社会权利和老百姓没有响应的情况下发动了变革,必然是失败的。
商鞅变法是在血腥杀戮和军功激励基础上,自己身死而变法成功的。而王莽变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统统失败了。难道这些变法全部是错的?恰恰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了维系王朝延续这样的变革是全部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为什么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呢?纵观历史你会发现,社会的制度与人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利益的,那怕是危害到国家利益,个人的利益也不会放弃。没办法改变不了想法,只能改变肉体来解决。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僵化,以及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尖锐矛盾。改革来实现社会变革的办法往往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暴力的、流血的的革命来重新洗牌。
原文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