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门口今昔
作者:朱海明
主播:小 黎
监制:飘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站在我的家门向北望去,三十里外的燕山余脉如在眼前,山顶上的长城城墙和敌楼清晰可见,如同一天巨龙婉蜒东下,直奔大海而去。
长城上还有个重要关口九门口,是明朝洪武间在原址上重建的,九孔城门屹立在九江河上,是万里长城唯一的水上长城。近年来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
九门口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明朝崇祯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打山海关的吴三桂时,曾派一支“偏师”也就是主力之外的协同部队袭击九门口,与清兵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一片石之战”。100年前的直奉之战,曹锟与张作霖的军阀部队曾在这里进行拼杀。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歼灭了负隅顽抗的国民党部队。
1980年,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古今中外专题节目》,我作为节目的特邀作者,根据史料撰写了广播稿《李自成的山海关大战》,提到了偏师激战九门口。稿子被采用播出后,得了3元钱稿费,相当一个礼拜职工食堂的生活费。
2006年仲春,我在秦皇岛现代写作学校任教,曾与学生们共同游览九门口,亲眼见了九孔城门下的河床铺砌着巨大的过水条石,特别是条石之间凿有燕尾槽,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锁住条石,形成了牢靠坚固的河床。我这才知道九门口的别称“一片石” 是怎么来的。
我们参观了明代的大炮,虽然锈迹斑斑却依然威武雄壮,凛然杀气不减当年。我们还参观了明代的藏兵洞,洞子好长啊,里面有睡觉的地方,吃饭的地方,还有武器库,都是用来作战的。我在大炮前和藏兵洞口留了影,作为永远的纪念。
九门口旁边的长城直上山巅,非常陡峭。同学们气喘吁吁地往上攀爬着,我不时停下来给他们讲解什么是城台,什么是垛口,什么是女墙,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似乎忘记了疲劳。
忽然,在长城脚下的桃园中,出现了几位红颜少女与艳丽的桃花融为一体,给这个青山和古城融入了一抹亮丽的春色,我不禁心有所动,即赋小诗一首:
春日长城九门塞,山青水绿亚天台。
村姑丽影桃花色,疑是仙姬下凡来。
九门口至今保存良好,是辽宁省绥中县的重要旅游景点,也是全国重点文织物保护单位。2002年11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的验收,正式挂牌为世界文化遗产。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