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哥 周 年 祭
作者:刘汉江
再过几天,我的大哥汉伯去世就整整一周年了。昨天,大嫂给我打来电话,商量在大哥周年忌日安排个祭奠活动,我忍不住悲从心来,泪水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
大哥去世以后,我也一直想写点文字来悼念他,但一直没有动笔,我试图逃避这个让我悲伤心碎的现实,我也害怕心底尚未结痂的伤口被撕裂,让我再一次鲜血淋漓、撕心裂肺。
汉伯是我一娘所生的亲哥哥,比我大十岁。从这个年龄差距上看,用人们常说的“长兄如父”来形容我和大哥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贴切的,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大哥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和标杆,是对我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每天都要到生产队上工,白天基本上都是大哥和汉英姐姐陪伴和照料我和弟弟,这种兄弟姊妹之情比之一般的家庭要紧密浓厚得多,我的整个童年就是在哥哥姐姐的关怀呵护下度过的。每当想起,我的心里就会涌出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让我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我刚上小学的那年,哥哥已快高中毕业了。时隔多年,我还记得我们兄弟几个一起挤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的情景;记得哥哥手把手教我学写生字、教我写作文的样子;我记得我读的第一首诗是哥哥课本上的毛泽东诗词,看的第一本小说是哥哥从学校带回来的《高玉宝》,唱的第一首歌是哥哥教给我的《浏阳河》……
哥哥很聪明,读书时成绩也很优秀,只是那时“文革”国家取消了高考,哥哥与大学无缘。哥哥写得一手好字,犹以毛笔字为佳,端庄秀丽,飘逸灵动,让我引以为豪,羡慕不已。我记得每到春节前,总会有左邻右舍拿来红纸请哥哥写春联。后来,我暗地里也学着哥哥的笔迹练习写字,直到现在,我写的字依然能看出有当年哥哥的笔锋。甚至,后来我上了初中,还有曾经任教过他的老师在课堂上把我叫成了大哥的名字。
大哥毕业后,先在生产队务农,后来被大队选中,送到苏州学习车工,一年后回到家乡,在村办的五金厂工作。他工作勤奋,踏实肯干,一度被提拔到副厂长的位置。在这期间,国家虽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也曾复习参加考试,可毕竟离开书本很久了,最终没能考上,只能死心塌地地干着车工手艺,身边还带了几个徒弟。
大哥性格善良温和,甚至有些懦弱,人前背后从不多言妄语,为人处世绝不争强好胜,他朴实真诚、厚道公正,熟悉他的人都有口皆碑,一致公认。
后来,他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与我和父母们分家另过了。期间,工作、家庭的压力使他饱受委屈困顿,历经风雨坎坷……但表面柔弱的大哥内心却十分要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从不肯对我们或者外人说,总是一个人坚强面对,默默承受,把生活的苦辣咽进肚子里。
1995年初夏,他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被机器扎掉了一只手臂的四个指头,这对于一个靠手吃饭的人而言,无疑是飞来横祸。那次,我和母亲到医院去看望他,他躺在在病床上,这个堂堂五尺的汉子竟然像个孩子似的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再到后来,村里办的工厂倒闭,他在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了。好在,凭着他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名声,被一家私营企业聘用为技术顾问,负责指导机械修理,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生活才渐渐步入正轨,归于平静。
他在五十九岁那年,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后经医院确诊得了胃癌。他动手术的那天,我正在西安参加一个会议。会议刚一结束,我无心浏览古城的景点,提前坐飞机回到盐城,去医院看望他,并轮流在病房里照应陪伴他。他在住院恢复期间,只要精神状态好一些,就会和我聊家常,一起回忆我们过去的往事,我们谈了很多很多,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我们都很珍惜这难得闲暇的时光,仿佛穿越了时光,又回到了我们曾经的童年和故乡!只是我们都已不再年轻,而我们的父母也已过早的长眠于地下了……
出院后,他在家静养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恢复得不错,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我有时会路过那里去看看他,给他带点香烟、茶叶什么的,他总是对同事和家人炫耀,说是三弟(指我)带给他的。
前年下半年,他又感到病情复发了,到医院复诊,是癌细胞扩散转移了,后来又经过几次化疗,身体每况愈下,我们姊妹兄弟经常去看他,给他带点东西,他总是再三推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姐姐六十岁生日和我儿子十岁生日,他硬撑着病体前来参加祝贺,有时还会到我家喝喝茶,聊聊天。
去年农历正月二十七,父亲九十冥寿,我们搞了个简单的纪念活动,大哥虽然病得很重但仍坚持来参加了。吃过午饭,我想请他到我家喝点茶再走,他说累了,想早点回家歇歇。我就送他到附近的公交站台,我搀扶着他慢慢地走着,一路上我安慰他说不要有心理负担,配合治疗,安心养病等等,他轻声应答着。快到站台了,他停下脚步,拉住我的手紧紧地握着,眼里溢满泪水,动情地对我说:“汉江,谢谢了!来世我们还做好兄弟……”
2023年农历六月初一,我的汉伯大哥走完了他的一生。等我急忙赶到他家,和亲友们一起帮他穿上寿衣,他就在我的怀里合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禁不住汹涌而下,悲情难抑。谨以此文,为大哥周年祭。愿我的汉伯大哥在天堂安息!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