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诗
退休宅家,无所事事。还好,儿子儿媳很争气,给咱老俩口先后添了两个孙女。协助带孙女,还真的是有活干了,而且干得没早没晚,无怨无悔。那天伦之乐呀,让我乐不可支,乐不思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眼看着孙女从嗷嗷待哺,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上幼儿园,小学,逐渐脱离了我的怀抱。失落感和寂寞感又涌上了心头。怎么办?怎么办?总不能空空两手,闲得骨头疼吧。幸亏有爱好,有特长,根据目前的身体状况,筛选出写作、朗诵和唱京剧。这三件事密切关连,写的作品,发表在《清江文学》自媒体上,全国的网民都可以浏览。每天早晨在亲友群里诵读,可以练习普通话,给字正腔圆的戏曲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唱戏的好处多多,能促进身心健康。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朗诵对我来说,年轻时就爱好,因此充满信心,从没有怕出丑的想法。然而,从听众的反馈来看,评价实在是一地鸡毛。一是zi、zhi;ci,chi;si,shi不分,该卷舌的没卷;不该卷舌的,倒是卷了,有的字音发的不对或者不准。二是我的本音太重。既不是北方人的口音,又不似南方人口音,是我独特的口音,不太好听。只好硬着头皮,不管不顾地咬牙坚持。淮安经济广播电台的金牌主播华中老师,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会向他当面请教。有些票友也会主动而善意地帮我指正。
今天早晨,在各群诵读之后,立即收到反馈。在北京人组建的票友群里,有位网名叫青衣程韵的票友,在群里说:她用语音转文字的功能,检验我普通话的标准度,结果与短文一字不差,完全吻合。并且将页面的截屏发给大家看,表扬我诵读的好。既然素不相识的票友夸我,我焉能不回复?我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从您的表扬声中,我领悟到:一个人既然在群里发声(包括文字),也得接受群友们的监督。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起责任,努力将自己最佳的一面展示出来。努力了,有瑕疵也没关系,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普通话并不是很好,学唱的戏曲也有很多瑕疵。但我确实在学、在练,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海鹰群主和老师们给予我的指导和鼓励,都是我进步的动力。衷心地感谢!
我在群里发帖、转帖、诵读和唱京剧,到时到点,找回了上下班的感觉。不但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结交了新朋友。有的人或者是在群里面表示,或者是见面时竖大姆指,夸我写的文字很有意义,正能量。不仅仅收听诵读,还将文字抄在笔记本上;或者转发朋友圈。每当听到赞扬声,我这心里头啊,真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舒服极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十分庆幸在老年期里,学有所成,仍然在进步。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在网群里散发出正能量,收获美言,说明我初心不忘,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看起来呀,这件利己又利他人的事情,还得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哦。
此刻,窗外正在下雨,那叮叮咚咚的雨滴声,伴着隆隆的雷声,分明是天地之间奏响的交响乐,震撼且温柔心灵,让我甜甜的进入梦乡。
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