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 之 缘
——“资江情缘”10周年回瞻
文/刘湘宁
人生岁月像条河,缓缓流淌泛清波。夕阳余晖映河面,两岸情缘暖心窝。
回首刚刚走过的10年,是集温暖、快乐、感动、自豪于一身的10年,是伴随“资江情缘”幸福满满的10年。
记得那是2015年春节前夕,我和家人忙着在新落成的广州番禺万达广场的商场采购年货,在出口收银台前,迎面碰到好长时间没有见面的张铭。老同学见面分外高兴,虽有说不完的话,但由于都有家人陪伴,又各自忙着年前的准备,匆匆忙忙的我们留下联系方式就各自离去。
正月初四的中午,突然接到张铭从邵阳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正在邵阳与资江小学12班的老同学聚会,然后说好多同学都要跟你通话。接着电话那头传来几十年都没听到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当时我非常激动,小学毕业快五十年了没跟这些同学见面,现在居然又联系上了,这难道不是一种缘分?与分别几十年的老同学重聚,这是续缘!我在电话里大声喊道:明天我就从广州乘高铁回邵阳,后天中午我请同学们在老地方见!
初六上午我如期来到与晓林约好的地点——邵阳市一中校门旁边的“跳跳蛙山庄”,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几十年未见的老同学,虽然离别了几十年,当年天真无邪的少年,如今都是两鬓斑白,但说起儿时的故事,聊起资江小学同窗的情景,个个记忆犹新,仿佛就是昨天。我们大声欢笑,推杯换盏、调侃诉说,从轻言细语到豪言壮语.....,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尽兴而归。
重续的情缘格外浓。同学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但时间总是无情地流逝,离别总会无法阻挡地到来。有什么办法能让同学们每天都能见面,时刻都能倾诉交流?让那些还没有与大家联系上的同学也能回到资江12班这个大家庭?微信!同为邵阳老乡的张小龙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开创了微信交流平台,虽然2013年才完成功能完善提质升级,但已迅速得到普及。同学们建议,我们要利用微信这个现代科技的沟通交流平台,为老同学们架起一座延续友情的桥梁。我很快完成了晓林班长和全体同学的重托,建起了资江学校十二班同学群,取名——资江情缘。
资江情缘是一面旗子。在同学情、资江缘的感召下,“资江情缘”迅速成为12班同学聚集的中心,它象一块强力磁铁,把铁性的十二班同学紧紧地吸引在这面旗帜下。同学们纷纷回归12班这个大家庭;同学们珍惜这种同窗共读的缘分,看重这份来自发小的友情,在班长的带领下,大家倾情奉献,逐渐把“资江情缘”打造成为同学们离不开、放不下的家。
每天清晨睁开眼帘,看到的是“资江情缘”群里一串长长的问候,同学们那份炽热的真情常常萦绕在我的身旁。面对同学们的深情,我感到有责任与大家一起,把12班这种朴实的同学发小情缘,转化为同心共识的能缘,追求佛教最高境界的所缘,编织我们今生今世永不截流源远流长的缘之缘。
“资江情缘”是一个品牌。12班的同学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激情、几十年积累沉淀的智慧和坚定地信念,在“百年资江”的平台上,打造了集“知名度、美誉度、普及度”三要素于一身的“资江情缘”品牌,极大地提升了资江学校十二班的自身价值。
无论是50多年前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十二班都不缺知名度。当年的12班在班级管理、学习成绩、文体活动、同学友爱、获得荣誉等各方面都在资江学校名列前茅,至今仍令无数同学引以为豪;走出校门,12班同学尽显优秀学子本色,拼搏奋斗,自强不息,演绎精彩的人生,谱写绚丽的华章。如今“资江情缘”已成为资江12班的代名词,也成为“百年资江”回味无穷至今仍能炫耀的形象代表,“资江情缘”在用一种新的理念创造夕阳时尚,培育情缘文化。
一场50周年同学聚会,把“资江情缘”的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美誉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群年过花甲的老同学,至今仍然拥有纯洁美丽的心灵:感恩、重情、积极向上、追求完美。
2016年10月5日,阳光灿烂,资江学校多功能教室欢歌笑语,花团锦簇;一张张笑脸在黄杉和红领巾的映衬下是那样灿烂,美不胜收。主席台上,除了现任的学校领导,恩师们一一就坐:胡献华、徐成柳、刘月影、王双峰、邓广成。老师们激情的回顾,同学们真切的感恩和深情的朗诵,把师生情、资江缘、母校爱推向高潮!走出教室,来到那曾经杨槐参天、艳子花开,香气四溢的校园,远远看去同学们像一群金黄色的蜜蜂,萦绕在花丛之中、依偎在恩师身旁,他们仍象当年那样,辛勤采撷,吸取营养;更像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向着太阳微笑欢唱,展示健硕靓丽的身影。这场年龄跨度大、间隔时间长、参会人员齐、策划组织好、差异化特点突出的五十周年庆典,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及发小同学的高度关注和赞美,成为邵阳教育界当年众人知晓,争相传颂的美谈佳话。
“资江情缘”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充满充满活力,虽然所有成员都年过花甲,但仍然拥有青春永恒的心。难以想象这群老顽童,自建群以来,多次自驾出游。2016年5月晓林班长率领8位勇士登上西藏高原,挑战身体极限;10月50周年庆典以后,同学们接着自驾畅游梅山龙宫;刚刚进入2017年,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组队穿越十万大山,游览广西邕州(南宁)北海及越南小镇;5月更是“资江情缘”大巡游,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北上鄂州,直入中原,穿越豫州,跨过黄河,挺进大别山,畅游齐鲁大地。这群快乐的群友,一路欢笑一路歌,忘记年龄求欢乐。他们有人天天“打鸡血”——精神抖擞驾车行,日行千里不觉累;有人专盯前排细犟骨(脖子),以解当年未知馋;有人爱情桥上留靓影,不是情人似亲人。他们9月结伴再出行,选择的是有小九寨沟之称的祁东花屋。只要是和同学们在一起,大家就玩的尽兴,追求的是快乐,体验的是幸福快乐的团队生活。
建群10年,这样一个由当年小学同学组成的群团,经常在一起开展活动,分享快乐,并能以团队精神为依托,在尊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把个人爱好与团队利益有机结合,始终保持群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证群团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我们不由地对这群有着深厚底蕴、良好教养、注重修养的老同学兼快乐群友肃然起敬!为这支优秀的快乐团队点赞、叫好!
“资江情缘”是个家。这个家温馨和谐,积极向上,这里只有快乐和爱,没有其它。老班长衣晓林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热心的群管们协助关注、管理这个家,他们努力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这个家充满活力。
这个家以邵阳为中心,邵—娄—长连成一线,同学们无论是短途出行还是远行归来,邵娄长的同学都会热情接待,细心安排,倾情相待,豪气豁达,常常是一醉方休。
在50多年的长河中,每一位同学和家庭,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个人及家庭的境况也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因为多种原因生活在相对艰难之中。班长和群管们看在眼里,细致入微地将同学们的爱实时传递给困难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家的温暖。组委会在50周年庆典活动结束后,将剩余的活动经费和部分同学捐赠的专项资金组合在一起,代表全班同学专程看望慰问困难同学,送上同学们的关爱之情;班上有同学生病,班长带领同学们上门看望,鼓励他们战胜病魔;同学中有亲人离世,班长都安排同学陪同守护帮助料理后事。这种关爱让同学们深受感动,深切地感受到“资江情缘”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时光匆匆走过,眨眼间我们又从花甲步入了不惑。曾经的青丝早已变成白霜,行走也不再如疾风劲爽。但是人生路上拥有资江12班这个温暖的集体,有“资江情缘”把同学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们的心永远不老!
愿12班同学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把“资江情缘”建设成为同学们晚年生活幸福快乐的家园!愿这份难得的情缘似资江两源,山水相依天水一色,情真意切延绵不断,源远流长!
修改于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