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文/雪非(河南)
被忽略的眼光里
有我们的泪滴
晃来晃去的一片树叶
不可能为我们遮风挡雨
总是小心翼翼
却始终不能与春天在一起
一副被狂风摧残的面孔
一具被暴雨冲洗的躯体
还有光,还有向往
还有明天的晨曦
2024-07-03
大卫读诗:
这首诗《眼睛》通过深刻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和人生挫折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首先,诗人用“被忽略的眼光里/有我们的泪滴”开篇,这里的“被忽略的眼光”可能象征着社会对个体苦难的忽视,而“泪滴”则直接点出了生活中的悲伤与无奈。这样的开头,立即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感伤的氛围。
接着,“晃来晃去的一片树叶/不可能为我们遮风挡雨”进一步描绘了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助。树叶的飘摇不定,暗喻着生活的无常和个体的脆弱,无法为自己提供庇护。
“总是小心翼翼/却始终不能与春天在一起”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无奈。春天通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无法与春天在一起,意味着希望难以触及。
“一副被狂风摧残的面孔/一具被暴雨冲洗的躯体”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描绘了经历重重磨难后的身心疲惫。这里的狂风和暴雨,既是自然现象,也隐喻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还有光,还有向往/还有明天的晨曦”,诗人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无论经历了多少困苦,光和向往依旧存在,晨曦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体验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诗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欧阳新献,男,笔名雪非。自由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系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鹤鸣文学》终审编辑,《拉塔湖文学》编辑。已出版诗集五卷,书法集一卷。诗歌曾入选《诗刊》《中国诗歌》《北方诗歌》《河南诗人》《大河诗刋》《诗家园》《伊甸园》《文化中原》《莽原》《奔流》《国土资源文学》《影响力人物》等杂志、刊物。曾获“中华宝石文学奖新人奖”及“中华宝石文学奖提名奖”。曾获“中国毛体书法十佳书法家”“中国首届毛体书法润芝奖金奖”“中国书画院艺术成就奖”。曾多次在中国诗歌大赛中荣获“中国乡土诗人”“中国爱国诗人”“中国爱情诗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