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上刊作者
马 超 张文龙 寇兰春 张秀兰 韩永国 杨焕芝 董文海 贺成元 傅永明 张仲仁 和振洋 王景文 杨振喜 李 彬 曹 赟 罗顺龙 孙德力 刘成林 于海龙王俊华 郭 海 石 合 知 竹 伟 毛盛立 许生林 邢爱学 王贵林 白 洁 李永芳 成海泉 穆凤岐 梅 枝 聂尚奎 连胜厚 杨志 吴子民 袁振东 丹 阳 孙有 张玉荣 伊 人 张晓峰 风 儿 霍玉明 刘德平 直 爽 东 南 王忠玉 杜 华 贾 存 张体华 李广臣 李爱红 开 心 李吟英
马 超
端午念屈原
又来端午粽飘香,怀念屈原倾国殇。
忠亦见疑仍矢志,能而被谤更坚强。
汨罗江上波涛涌,楚地城中将士昂。
正气之歌传万代,离骚一曲永流芳。
张文龙
又逢端午
艾叶芬芳五月初,离骚不见万家福。
山生绿色春风荡,水显澄明雅韵抒。
综子一枚香大地,龙舟百舸暖江湖。
灵均若是英魂在,举笔欣然锦绣出。
寇兰春
赛龙舟
端午迎来百舸争,英雄聚会驾长龙。
震天呐喊涛汹涌,动地槌声棹沸腾。
众盼灵均酙美酒,舟经汨水纵激情。
拼将力量成新路,穿越风云誓远征。
杨焕芝
祭屈原
菖蒲艾草挂门窗,纪念屈原河岸旁。
仰望天空含落月,回眸水阔映初阳。
离骚劲节千秋颂,孤愤奇文万古章。
感慨英雄多壮烈,魂兮萦绕系炎黄。
韩永国
粽 情
端阳糯米粽情缘,竹叶红娘绕马莲。
艾草吟词欣柳翠,葫芦作赋赏花妍。
西湖碧水龙摇桨,北海清波凤摆船。
一曲离骚千古颂,诗魂不朽万年传。
董文海
端午颂诗歌审美巨擘屈原(步文山韵)
弃纵趋横转不经,媚秦屑小遍灾星。
九天浩问孤行旅,三楚完瓯散落萍。
哀郢声声啼杜宇,离骚句句寄伶仃。
云章水赋诗宗幸,厘定妍媸省白青。
董文海
端午节悼屈原
粽米流香竞比船,神州诗祖悼千年。
举能倡法兴廉政,合纵联齐抗霸权。
破郢一腔亡国恨,离骚满腹虑朝煎。
寸丹最重身唯舍,魂守汨罗扬碧渊。
董文海
端午粽子
端阳盛节共品尝,千古名餐寓翰章。
曾救灵均难阻噬,终归角黍永留香。
潇湘已出罗江水,闾里重投瓦釜汤。
食客可知芦叶内,层层粒粒寄诗殇?
董文海
端午节民俗漫咏
端午民风属最多,清晨山野客如梭。
人人釆柳还寻艾,户户悬葫复绣荷。
五彩丝镯消百病,鲜红纸剪镇千魔。
屈原史话缠香粽,又有蛇仙伴酒歌。
贺成元
端午吊屈原
濯足沧浪喝问天,秦师戟列郢门前。
长悲白发投流碧,不忍丹墀化断烟。
角粽纷抛花坠泪,头香共祭鼓催船。
西陵峡畔摩云厦,犹唱离骚入管弦。
张仲仁
端午节感怀
端阳佳节咏贤强,艾叶悬庭驱恶狂。
彩线葫芦迎百福,离殇天问诉情殇。
汨罗埋骨诗魂在,华夏英明敬意长。
忠义精神难泯灭,继承烈志永芬芳。
和振洋
甲辰端午节寄怀
岁月悠悠山水转,甲辰端午又逢临,
窗悬艾草门橫柳,口诵离骚泪满襟。
奸佞贪官遭众恨,清廉爱国得民心。
今朝有幸明君遇,静耳聆听屈子吟。
王景文
咏诗心
孤灯相伴夜风凉,老酒清茶墨染香。
腹内虽无千古句,心头却有百思扬。
翻书学句时光短,拙笔耕耘岁月长。
捧出诗心歌盛世,调和彩墨绘荣光。
杨振喜
端阳怀古
夜坐湖边忆古人,长天连水映星辰。
汩罗江泛千层浪,荡漾离情万代春。
奇志有方安社稷,雄才无力佐昏君。
壮歌一曲成遗恨,十问空寻岁月新。
李 彬
端午吟
蒲剑悬门碧叶香,荷衣粽籺更芬芳。
嘉辰酌醴青黄酒,端午灵芝锦绣囊。
波荡龙舟蛙歇语,风吹艾虎鸟悲翔。
驱邪捉鬼钟馗在,不忘骚人屈子乡。
曹 赟
端午节二祭屈原
绝世忠君赤胆臣,奸邪挡道弃佳宾。
超然天问悲愁意,卓越招魂愤懑神。
壮志倾情忧社稷,文韬武略舍红尘。
遗篇亘古离骚恨,爱国横空第一人。
罗顺龙
吊屈原
国破家亡屈子悲,捐躯汨水泪纷飞。
离骚不尽倾求索,饮怒无边诉不归。
杜宇声音沉痛寄,龙舟众庶载愁追。
怀忧怨恨鞭君主,祭奠端阳粽子推。
孙德力
诗人节怀古
每逢端午意难休,屈子忠魂归碧流。
不朽离骚民命表,相知橘颂国情忧。
龙船击楫寻千载,虎艾悬窗遍九州。
天问长吟追念久,贤良悲壮以诗酬。
刘成林
端午祭屈原
诗祖投河义举尊,不甘屈辱耀昆仑。
离骚传世千秋颂,傲骨遗风万古存。
竞渡龙舟拋艾叶,含悲泪水祭冤魂。
汨罗江畔波涛涌,追忆英雄致酒樽。
于海龙
读《离骚》吊屈原
屈原祭日长空泣,正则忠君品格高。
报国余生匡社稷,忧民散发著离骚。
词微纬地千秋颂,旨远经天万古褒。
铁骨铮铮真气节,湘江汨罗泪滔滔。
王俊华
端午节感怀
五彩丝绳牵吉祥,佩囊黄酒驱邪伤。
家家窗外葫芦挂,户户盘中粽子香。
水载龙舟飞竞渡,风吹艾草馥端阳。
屈原上下而求索,天问离骚万古芳。
郭 海
端午情怀
汨罗江水荡苍茫,糯粽香飘艾草芳。
舟棹条条争渡越,鼓声阵阵竞飞翔。
离骚天问九章著,哀愤情怀一段殇。
屈子忠魂今尚在,先贤精进气轩昂。
石 合
端午节遥祭有感(孤雁出群格)
华人遥祭汨罗江,悼念屈原为楚殇。
少小胸怀凌云志,逝夫留有雅辞章。
长河浪涌粽馐远,五月风吹艾草香。
吾辈关心家国事,无疆大爱铸辉煌。
知 竹
端午节
锦云绚烂染东方,乳燕呢喃栖草堂。
僻静芦汀飞白鹤,清幽柳岸倚青冈。
横桥雨过莲花美,野陌莺啼艾叶香。
不见龙舟江上竞,似闻楚水诉悲肠。
卢 伟
端午祭屈原
竞渡龙舟念楚臣,欣尝角黍味纯真。
宁酬清白遂投迹,敢献忠诚更舍身。
一卷离骚千古奉,寸心风雅九州循。
路行修远耽求索,感喟苍生泣鬼神。
毛盛立
端午四律(其二)
端午咏屈原
未上凌云泳浪波,人生几度竟蹉跎。
幽兰空谷识人少,碧树深山洒泪多。
惟见长沙天落雨,已无沅水夜吟歌。
谁怜贾谊重凭吊,千古伤心恨汨罗。
许生林
端午粽子
粽子传闻趣事连,祈丰避祸祭屈原。
每嗟骚客投江底,又痛清流依水边。
忠孝兴家思故老,古今立业效先贤。
美德不弃乾坤旺,崛起中华福祉绵。
邢爱学
屈原遗恨几千秋
江水滔滔岁月流,屈原投殒两千秋。
忠臣直谏谁能管,霸主危言不解愁。
至死含冤无处问,当年饮恨几时休。
每逢端午重来祭,角粽招魂志未酬。
王贵林
端午抒怀
仲夏花红艾草香,龙舟竞渡祐安康。
离骚曲韵传千古,惜诵诗词入九章。
不灭忠魂豪气远,长留碧血颂歌扬。
风调雨顺人民富,盛世中华万代昌。
白 洁
端午节漫吟
端午来临粽米香,门悬艾草饮雄黄。
楚王昏昧千年恨,屈子诚贞百世长。
滚滚汨罗悲谄佞,悠悠历史叹忠良。
龙舟竞渡英魂祭,我咏离骚诵九章。
李永芳
端午祭屈原
龙舟竞渡碧波扬,蒲艾荷包五色装。
入盏雄黄南北满,沾唇角粽古今香。
离骚百代吟求索,天问千秋探兴昌。
屈子投江殉身去,为民爱国永流芳。
成海泉
端阳节吟三首(其一)
六月晴空沐艳阳,悠悠艾草野坡香。
随潮芍药红裙秀,出水芙蓉粉靥芳。
屈子蒙冤魂泣泪,怀王应愧国沦殇。
离骚耀采千秋卓,愿我中华万世昌。
穆凤岐
端五魂
时逢五月过端阳,四海皆飘米粽香。
典祭灵均魂魄健,心牵碧水汨罗长。
群伦稽首思辞祖,万姓含情念楚湘。
爱国胸襟千古颂,乾坤无处不彰扬。
梅 枝
端午随吟
清风不屑拜榴裙,竹里鸟嫌炎气曛。
垂柳无聊闲蘸水,遥峰有暇暗生云。
门迎几点过山雨,桥引中流到岸纹。
垄稻未花蛙乱鼓,端阳梅熟又逢君。
聂尚奎
端午吟怀
汨罗江畔祭端阳,屈子英魂浩气长。
犹记诤言昭日月,更容雄魄赋华章。
离骚吟啸荆门老,天问歌行泽宇荒。
一曲悲箫千古恨,青山依旧鉴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