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这个特殊日子里,再次赴泰安参加了泰安市群众合唱比赛,做为我们肥城市文化馆合唱团的一员,倍感荣幸。
这次活动从接到通知,一直到正式比赛,只有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六月十九号,声乐课杜老师,通过简单的考试,挑选了一部分参加比赛的合唱队员。又过了好几天,才确定下最终的四十八名唱歌人员。我们这些队员都是各行各业的退休人员,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很多人员连最基本的简谱都不认识,全凭对音乐的一腔热爱和喜欢加入的合唱团。其中最年轻的五十出头,最大的已过古稀,这是一支实实在在的群众歌唱队伍。
杜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非常专业的声乐老师。因时间紧,任务重。挑选好队员后,就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练习中。首先,杜老师把所有队员分成高声部和低声部,每一个声部选出声部长。然后,根据各个声部进行教导,伴随琴声把每个声部正确的发音逐句逐段的教给我们,有的甚至精确到单个字的发音,最后由声部长带领大家分组练习。这次参赛的歌曲是经典老歌“万泉河水”和昂扬奋进的“复兴的力量”。
四十八名合唱队员,都积极听从安排,努力而用功的练习。“万泉河水”这首老歌,她那优美的旋律已深入骨髓,而加入的低声部却是新的挑战。男女低声部都得从头开始学习,把脑子里回旋的主旋律去除,其中的难度还不如学习一首新歌。所以,低声部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女低声部的十四名队员,在声部长杨团长和罗团长的带领下,苦下功夫,一遍遍的练习,最终都把低音顺畅正确的演唱出来。
“万泉河水”这首歌,加入了舞蹈,十二名舞蹈演员,平均年龄也五十多了,但是个个貌美如花,轻盈多姿。跳的舞蹈时而温柔似水,时而激情四射。给我们的合唱注入更深刻的灵魂,使其更加完美,更加饱满。在此,感谢十二位美丽动人的舞蹈演员。
练习歌曲的那几天,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温度一度飙升到四十度。但是杜老师,以及每一位合唱队员和舞蹈演员,都不惧酷暑,毅然参加排练。练习一周之后,各个声部都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在杜老师和录音师的指导下把这两首歌都录了下来,留作音响资料。
排练期间,一直加班加点,没有休息,即使周末,杜老师和文化馆领导也陪着合唱队员和舞蹈演员坚持排练。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团结的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值得赞美。
七月一号,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正式比赛演出。早晨七点半,从肥城出发来到泰安,行程紧张而有条不紊。八点半到达泰山大剧院,陆续进入院中。上午走台,下午正式比赛。领导抽签排序,我们肥城抽到了第一个,情绪有点小小的波动。走台结束后,便去化妆间排队化妆。十一点开始吃饭,饭后,杜老师又抽时间陪我们练习了一下发声。
下午大约一点半左右,便全体集合,准备比赛了。此时,杜老师又召集我们,做了赛前最后动员。不管现实条件怎样,也不管结果如何,积极认真正常的完成我们的比赛,就是最大的胜利。
大约两点,我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正式上台表演,看着指挥杜老师,听着伴奏音乐,每一位队员积极投入表演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时而细雨轻风,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心怀感恩,时而激昂奋进,用百倍深情演绎着每一首歌。随着“这就是复兴的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的歌词,我们的演出结束,获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比赛一共有六支合唱队伍参加,每一支队伍都实力雄厚。有的队伍演绎形式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队伍人员整体非常年轻,是我们所不能相比的;还有的队伍是专业的教师组成,实力更加不容小觑。最后,经过评委的严谨评审,我们获得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感谢杜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文化馆领导们的带领,感谢每一位演员们的精彩演绎!
演出结束之后,伴着绵绵细雨,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次比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进步的阶梯。通过十几天的学习,跟着杜老师学习到很多声乐知识、唱歌技巧。还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演绎歌曲,更加了解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辈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做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要始终饱含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这些热爱唱歌的人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红歌赞歌经典老歌,唱遍齐鲁大地。把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精神,洒满祖国的山山水水。让我们与歌同行,与爱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