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岭山记
宋文东
6月29日,我与好梦、君哥等10几位驴友一起游览了济南南部山区的七星台东岭山。
那天,是个夏天爬山难得的好天气——阴天,我们拼了3辆车,7点20分,从济南燕山立交桥出发,一路向东南方向疾驶而去。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于8点20分顺利抵达七星台风景区的武圣门外。
与到别的地方爬山有所不同,我们在武圣门下了车不是接着爬山,而是要下山。因为七星台风景区的大门就在山顶上,我们要去的东岭山与武圣门之间隔着一条山谷。如果从武圣门到东北面大约1公里处乘坐缆车,只需要几分钟即可抵达东岭山。如果从大门进入景区,可沿着山脊水泥路经人间仙境、四届首、鹊桥等景点到达东岭山,也不需要爬山,只是路程稍远,大约有10几公里。但这两条线路都不是我们的选项,因为我们是来爬山的,不爬山焉能称为驴友?因此我们只有走驴道下到山谷,然后再爬东岭山。
以前我们爬东岭山都是从索道站边上沿着一条驴道下山谷的,这次我们决定换一条线路下山。从武圣门东侧有条石阶小路弯弯曲曲地在山林里伸往山下。看得出来,这条下山路平时很少有人走,因为石阶只通到半山,下面就得走驴道小路了,也不明白当年修这条小路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通到山下岳滋村呢?

到了一处紫藤花棚架下,紫藤已经结了若干的长豆夹了。我就想,如果在紫藤花开的时节来,那该有多美呀!紫藤架子边上还有棵粗大的野杏树,树上结了很多的山杏,如烟台大樱桃一般大,还青黄着,好像没有成熟吧?我摘一颗尝尝,果然酸酸的,不怎么可口。书亭说,这山杏不嫁接就长这么大了,太难吃了。

离开紫藤架子,又过了一座小石桥,爬了一道上坡,就到了石阶尽头,往下走就是野路驴道了。驴道可能很久没有人走了,虽然小路痕迹可见,但由于灌木枝桠遮挡,比较难走。
谷底的梯田上多是种植了玉米,在这旱魃肆虐的日子里长势竟然颇为旺盛,看来它们并没有干着。走到坝头一看,原来梯田墙堰跟上有眼清泉,而且泉池里蓄积了不少的水,玉米长得这么好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沿着小路出山,发现每道坝堰墙跟上都有眼泉,但泉池里的水越往谷口走越少,靠近公路的泉池里就一点水也没有了。那些缺少泉水滋润的玉米长势明显地差了,有的叶子已经焦黄,看着很是可怜。
我发现在坚硬的小路上有一种植物长得比较多,而且长势健壮,我认得它是一种中药材——车前草。记得家乡的山路上也长这种车前草,不仅人踏驴踩车轧,它死不了,而且久旱无雨也旱不死它,其生命力之顽强给我的印象很深。

路边还有另一种植物已经结了红彤彤的果实,它就是牛叠肚,驴友们都称之为野草莓,在济南南部山区许多山上都有生长。牛叠肚浑身长刺,人不敢碰,不大讨人喜欢。我们爬山时,经常在陡峭险峻地段遇到它,却不仅得不到它的丝毫帮助,而且还得躲着它,的确很讨人嫌。不过牛叠肚虽然浑身长刺是个缺点,但其果实和根却可入药,有补肝肾,祛风湿的功效,对人类也有助益,并非一无是处。其果实颜色鲜艳,略酸微甜,但说实话,我在山上行走多年,对它的印象却一直没有多少改观。

我们刚出了东西向的山谷,接着又进入另一条南北向的山谷。一条水泥路从山外深入山谷的深处。水泥路边有条大沟,水沟里淌着潺潺的溪流,两侧分布着若干民居,这就是四面青山环绕,人称世外桃源的岳滋村。我们从一处民居院前开始爬东岭山。山坡较陡,大家不得不匍匐身体,手脚并用,否则就很难爬上去。

爬上半山,回嘱来路,只见远山如黛,层峦叠嶂,绿意满眼。山谷里的岳滋村尽收眼底,那红瓦蓝顶灰墙的民居多集中在山谷中间的平缓地带,周边青山掩映,淡雾朦胧,像一幅山水画一般美丽。

爬上索道站出口处,有水泥台阶往不远的山顶伸去。我们爬上山顶歇息。山顶上空气清新,山风阵阵,颇为凉爽怡人。奇怪的是山风带点冰意,就像空调风似的,我隐隐地感觉到这附近有的地方在下雨。突然发现路边立块牌子,上面写有“东岭氧吧”四个大字,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我深深地吸一口这略带点松香味的空气,感叹这“东岭氧吧”之称不是吹的。
山脊水泥小路在松林里就像一条灰带往山脊深处迤逦飘去。众驴走在小路上,可以忘却一切,感觉身心俱爽,快乐无比。

路边隔一段距离就建设一座简易木亭供游人休憩。木亭看似简陋,实则功能一点不少,呈现出一种古朴之美,简约之美。众驴休息片刻,补足了水,也分享了各自带的水果。好梦说,这个小亭子挺美的,咱们在这里合一张影挺好。

翻过几处小山头,路边出现一片槐林,想起去年春天,我们曾经来过,那槐花的清香仿佛还在树林里氤氲不散似的。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今日再来,树犹在,花不见,人也不是那原班人马了。
到一爬坡处,众驴绕开水泥台阶,抄近路往鹊桥前进。小路尽头是一道数百米长的矮墙,像随意堆垒的。墙不足一人高,一米宽,从山脊上往山谷蜿蜒而来,这就是建于2500年前的齐长城遗址。齐长城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修建的一道军事防御工程,西起长清黄河边,东至青岛黄海之滨,全长618公里,经过19个县市,几乎横贯山东,比秦始皇修建的秦长城要早400多年。东岭山这段齐长城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几段之一。另外在长清大峰山,淄博劈山上也有几段保存得比较完整的齐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好好保护。

齐长城遗址下端兀立起一座人行天桥——鹊桥。桥长280米,高50米,宽3米,跨越深涧,连接起南北两山,使得天堑变通途。君哥等几位驴友未曾来过鹊桥,就有点好奇,要求上去看看。好梦、豌豆花、寒梅、么么等美女也陪着一起上桥拍照去了。我们几个来过多次的驴友则在桥下等待。
等了半天也不见好梦、君哥等驴友下来,我们在桥下面的驴友就有点急了。自由哥吆喝道,快下来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去农家乐吃鸡呢!桥上马上有驴友回应,你们上来吧,咱们过桥去。我急忙说,咱们这次不过桥了,你们下来吧,今天探条新路。君哥、好梦等人下桥后,大家一起寻找下山谷的路,却发现谷坡陡峭,没有明显的下谷底的路痕。我们爬山一向谨慎,绝不走过于冒险的路,于是迂回到桥东面沿着一条石阶下了山谷。这条下山路我们曾经走过,因此并不陌生。
刚到谷底,忽然下起了小雨,不需要打伞的那种。有驴友调侃这周的天气预报,就像倪萍播天气预报似的,今儿刮风,明儿也刮,后儿还刮,没点准头了。确实近期的天气预报不大靠谱,周一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一天后又改为有中雨,再过一天中雨没了又改成阴了。结果折腾了几天,今天终究还是有小雨。再这样下去,这天气预报还有点信誉吗?众驴沿着山谷往西行走。经过鹊桥下方,仰眺鹊桥,只见一桥飞架南北,那桥面如同一位仙人手握墨笔从山谷上空的天幕上划了一道粗粗的黑杠似的,十分壮观。

众驴过了桥往西继续下山谷。谷底山坡仍然比较陡峭,而且乱石遍地,湿滑难走。君哥忽然跟我说,高哥一直没跟上来,他可能自己单独走另一条路下山谷了。我一听既有点生气,也替他担心,心里道,山谷如此陡峭,这里又是生路,你一个人单独下山,也没个照应,怎么能行?当我回过头来跟君哥说话的当儿,猛然发现鹊桥掩在绿树丛中的雄姿,真美!刚才还在为高哥的行为生气,一霎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拨打高哥的微信电话,不通,又大声呼喊,也无回应,就有点作难。是等他,还是派人回去找他呢?可是我们已经下山比较远了,此时还下着小雨。正在犹豫,君哥说,与高哥电话联系上了,他还没有下山谷呢。我说,这路难走,叫他别下来了,让他过鹊桥直接去人间仙境碑那里等我们吧。
众驴安全地下到谷底,这时小雨下得更大了一些。虽然我们正在下山的路上,说实话是不希望下雨的,但我从心底又为这场甘霖感到高兴,也希望老天爷能够多下一会儿,救救那些焦渴的禾苗万物。
众驴下到谷底,终于见到了一些零星的核桃树,凭经验,我知道我们找到下山的小路有希望了。果然在核桃林中又见到一小片山楂林,却不明白,这片山楂树为什么都不结果呢?在山楂林中,一条清晰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山下。我们沿着小路渐渐地走出山谷。

快要接近岳滋村时,一大群黑山羊与我们狭路相逢。山羊群很有绅士风度,见到迎面来了人,都马上停下脚步,却把小路挡得水泄不通。我们也是前进不得。众驴见状,便自动闪开路让羊群先过。放羊的老汉有60多岁,走在羊群的最后面。我问道,老哥这群羊得有上百只吧?老汉说,不到,有80多只。我笑着说,你发财了,到年底一卖,能收入10万块吧?看得出来,老汉是一脸的高兴,他说,差不多吧。羊群一拥而过,像出闸的水流渐渐远去。我在想,如果乡下的老百姓都能像这老汉一样,因地制宜,选择一个门路,勤劳致富,那么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希望!这时一只小羊“咩咩”的叫声从深谷里悠悠地传来,我觉得是那么地悦耳动听。

众驴进了村子,我打算往村南爬山去人间仙境碑与高哥会合,再一起到武圣门。但看时间已经12点半了,大家也有点饿了,于是更改计划,不去人间仙境碑,直接爬山去武圣门。
见我继续带路往村南走,自由哥说,牛哥,再往南走有点远了吧?从这往北面一点向西有条路可以去武圣门的。我说,那是条砂土路,比较滑,不大安全,我走过。咱们还是就近寻路上山吧。但这边咱们也没有走过,也不知道哪里有路。正在纠结,忽然见到一中年男子从家里走出来,自由哥向他问路。那人很热心,告诉我们这西面就有条小路上山,可以去武圣门,比北面那路近。
我们谢了老乡,绕过几户农家,非常幸运地找到了那条上山的小路。
山上有栗子园,小路比较好走,但接近山顶,栗子树没有了,小路也没有了,我就有点紧张,唯恐山顶上找不到下山路,如果再退下山就麻烦了。及至我们爬上山顶,再寻小路时,果然往西方向又发现一道山脊与前面的山连在一起,我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我急急地爬上前面那个山头,再寻找去前一个山头的路,又发现有稍矮的山脊通往前方,我简直有点喜出望外了,真是太感谢那位给我们指路的老乡了,如果没人指路,仅凭乱闯,不仅开路难,而且多了几分危险。我们就这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爬,直到听见了高哥那独特的大嗓门吆喝声,好像他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我知道高哥这是在给我们发信号,告诉我们他已经赶过来了。
爬上又一处山脊,眼前突然出现了水泥公路,我顿时明白这就是那条通往武圣门的景区公路,顿时如释重负。回首来路,远眺东岭山南头的鹊桥,依稀的淡烟之中可见鹊桥的英姿,令人震撼,也倍感自豪。这时已经13点多了,众驴从鹊桥北端下了山谷,翻越了几座山头,用去1个半多小时的时间,即将抵达武圣门。众驴个个笑逐颜开,颇有成就感似的。

往北看,高哥在离我们10几米远的地方正给我们打招呼呢。武圣门也近在眼前了。

(本文部分插图借用了同行爬山驴友之摄影作品,在此致谢!)
2024年7月4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