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的厨师
文/马杰年
马绍国,一九三三年九月六日,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这辈亲叔伯兄弟10人,父亲马泽田排行老四,是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刚分家时只有父母和他3口人,分家后的第二年有了弟弟马绍泰,兄弟俩人相差8岁。当时靠着父亲的木匠手艺和几亩薄田勉强度日,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艰难。十六岁的他,为了帮助父亲养家糊口,在解放前夕,于1948年秋随舅舅来到当时战乱纷纭,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集于此的天津卫,在一家饭馆当学徒。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上年龄又小,对城市的生活很不适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也就适应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绍国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勤奋能干,博得了老板以及大师傅与伙计们的一直赞许和好评。
按常理学徒期满,能独挡一面需要3到5年的功夫,可他一干就是8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他的手艺没学精,而是这位狠心的老板,为了使用学徒工这廉价劳动力,为他获取更大的效益,虽然当时已挣得盆丰钵满,这贪得无厌的老板还依然不肯放手让其另立门户。
1956年天津市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101个私营工商行业,24000多个工商户,于1956年1月15日全部被批准公私合营。他就是在这个时期才脱离了老板的掌控,获得了新生,被聘到属于公私合营的天津川鲁饭馆工作。
在川鲁饭馆工作期间,是他一生中时来运转,风声水起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正赶上各行各业技术大比武,马绍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厨师行业中高级技师的光荣称号,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在川鲁饭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技术精湛,工作特别出色,于1964年被调入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联络部工作。(国务院直属单位)主要任务是接待外宾。
1968年被外交部派遣到阿富汗大使馆工作,主要任务是招待使馆工作人员的饮食起居。在大使馆工作的这四年是他厨师生涯中最鼎盛时期,可谓风光无限。1972年回国后继续在中国对外经济联络部任职。
1978年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华北石油总技校从事烹饪教学工作,后来又调到华北石油测井公司,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材。
1988年光荣退休。2009年1月1日在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医院病逝,享年78岁。
马绍国同志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勤奋刚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奉献与担当,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他一生勤劳朴实,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为党和祖国做出的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高贵品质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自强不息,励志前行,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0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