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过的地方
一 纸
洪五,曾是我少年时向往的地方。在家乡的山坡上干活,看到在村西厂里务工的洪五少女,下班从我们村南经过,到东面的村头乘电车回家。她们的那清逸超度的步态,那对于芸芸农家人近乎相怜的远望,我心里生出一种伤感和疼痛,也许那也是我的心向往远方的开始。
由于一场历史大变化的缘故,中学毕业的学生不能再升中专、大学,农村子女回乡种地,市民孩子上山下乡或入工厂务工。那时候,我努力学习文学写作,希望通过它去更广阔的地方,为国家尽力。因为那时候,我参不上军,农村人个别招工也没我的份,但毕竟也没有成功。
后来,因为职工子弟照顾,我到洪山煤矿工作。也向往住到洪五宿舍区,晚上到大俱乐部看完电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说笑着回家。但是,由于我妻子是农民户口,按国有矿山的住房政策,不能入住。
后来,因为国家的优待知识分子政策,我妻子和儿女们农转非,够条件了,但我们却艰难地住到另一个地方,不再到洪五居住。我的—位弟弟曾在洪五住过。
洪五,成为我生命的疼和逝去的青春的梦。
现在,我离开洪五那片我曾经摔打过的青春,那里的人们曾用爱抚育过我的房舍,我曾经流着泪离开那里的那片阳光照耀下的土地,我曾在写下一篇煤矿井下的第一年恢复高考的作文,那请假七天复习,考上了大学的地方。不知为什么,我没有迈进那大学的门。夜晚的时候,想起曾经的洪五,我自己悄悄地痛哭……
现在,我离开洪五多年了,离开曾经的煤矿多年了,离开山东多年了,我的弟弟也离开那里多年了。听人们说,那里由平房区中又盖了一些楼房,我的老师和有些工友曾住在那里。又听人说,后来那里,由开发商接手,开始兴建正规的社区,我心里好高兴。
我想起一位曾很为这里的未来着想的矿党委书记张道纶,在煤炭资源枯竭后,主力的采矿队伍要离开这里。大转换前,他力主重修了洪五宿舍区的平房、道路和配套公共设施。他没有为了自己的政绩先多报点减亏增盈指标,没有给洪山矿留下创伤。他离开了那个地方,洪五的人们都说他是好人。
我还在外边的地方,遇到一些洪五的子弟,是几位很好的人。一位叫李广清的人,他在区公安局户籍科工作的时候,曾为我们困难的职工,办理过家属“千分之二”农转非。后来,我离开了那里,听说他好像调到市公安局工作了。他的父亲是洪山矿的一位老职工,身体不太好。退休后的医药费常常需要到矿上报销。
还有一位老职工,他叫翟慎鑫 ,是与我父亲在一个区队工作的工友。他义务为工友们修了大半辈儿手表,我的手表坏了,父亲还带去让他给我修过。 听说他退休后,管区特意为他建了钟表维修部,招了徒弟,为管区和近乡的人们修表,直到终年。他的儿女们都很好,努力地帮助着社会上的人,继续了他们父亲的精神。
还有一位老师傅,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但竟记不住他名字了,只听口音他家大概属黄河边。我离开了那里,再也找不到他。想必退休后,他们已经回到家乡。
感谢洪五,我少年的梦,我的老师,我的告别的脚印!祝洪五的人们幸福,祝他们的孩子们迎着太阳奔跑!愿有一只怀念的歌,永运在未焚尽的矸石山上,每一个春夏秋冬,都响……
洪五的老人们,你们的孩子们,谢谢你们!
2024年7月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